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以数智时代“人”的培养为中心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武全 李正福 张照旭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5,共11页
日本教育数字化转型秉承以“人”为中心,确立了“技术赋能”的转型路向。通过采取教育数据标准化、建构政产研学协作机制、打造教育数字化全融通平台、筑牢网络信息安全屏障等举措,保障了数智时代“人”的培养生态。通过围绕数字素养打... 日本教育数字化转型秉承以“人”为中心,确立了“技术赋能”的转型路向。通过采取教育数据标准化、建构政产研学协作机制、打造教育数字化全融通平台、筑牢网络信息安全屏障等举措,保障了数智时代“人”的培养生态。通过围绕数字素养打造数字化课程并开展数字化教学,助力每一个人差异化全面成材。日本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定位数智时代“技术”的作用、拓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评价维度、研发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课程等方面可为我国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教育数字化 转型 以“人”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阪每日新闻》的涉华报道战略与芥川龙之介的新型江南创作——以《江南游记》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武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3,共6页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坛的代表作家,以娴熟的文学技艺著称于世。其记述中国之行的《江南游记》突破了传统游记文本的纪实属性,以独特的诗学技法颠覆了纪行文泾渭分明的"虚实分界"与"文体定式",开创了新型纪行文本的...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坛的代表作家,以娴熟的文学技艺著称于世。其记述中国之行的《江南游记》突破了传统游记文本的纪实属性,以独特的诗学技法颠覆了纪行文泾渭分明的"虚实分界"与"文体定式",开创了新型纪行文本的先河。由此,芥川对以启蒙者自居,标榜帝国主义列强给中国带来"现代化恩惠"的《大阪每日新闻》的涉华报道战略进行了批判,在抒发对华善意与同情的同时,对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对华殖民政策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阪每日新闻 涉华报道战略 芥川龙之介 纪行文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媒涉华报道战略与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叙事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武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7,共7页
芥川访华文本描述的对象虽是中国,却折射出投向日本媒体的光影,其中国叙事的背后浮现了日媒涉华报道的立场。《上海游记》和《江南游记》表达了对《大阪每日新闻》涉华报道战略从容忍到反抗的态度;《长江》契合了《女性》将大众从"... 芥川访华文本描述的对象虽是中国,却折射出投向日本媒体的光影,其中国叙事的背后浮现了日媒涉华报道的立场。《上海游记》和《江南游记》表达了对《大阪每日新闻》涉华报道战略从容忍到反抗的态度;《长江》契合了《女性》将大众从"关东大地震"的"焦躁和不安"中解救的理念;《北京日记抄》表达了《改造》对"五卅惨案"等中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报道立场;《中国游记》则回馈了改造社对"五卅惨案"后日本读者对华关注的读者策略。访华文本中芥川不断调整自己的对华态度,在回应不同发表媒体涉华立场的同时,表达了对华同情和友善,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殖民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涉华报道 中国叙事 日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