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梳状热塑性聚氨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有信 任乃青 +5 位作者 丛冰 鲍俊杰 陶灿 许戈文 黄毅萍 程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3,共7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Ymer-N120)、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合成了系列具有梳状结构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再在TPU中加入锂盐得到系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 以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Ymer-N120)、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合成了系列具有梳状结构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再在TPU中加入锂盐得到系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研究了TPA-1000和Ymer-N120加入量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SPEs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随着Ymer-N120含量的增加,SPE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拉伸强度减小,其中以质量比m(TPA-1000)∶m(Ymer-N120)=1∶2制备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4)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0.88 MPa、80℃时离子电导率为1.07×10^(-4) S/cm,以SPE4组装的LiFePO_4/SPE4/Li全固态电池在80℃、0.2 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3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改性聚氨酯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振 许戈文 +3 位作者 丁冉 宋有信 范宏蕾 徐鑫 《中国皮革》 CAS 2020年第8期22-28,共7页
以聚乳酸二元醇(PLA)、聚氧化丙烯醚二元醇(N220)、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一缩二乙二醇(DECG)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氨酯,并加入占体系质量比为20%的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制备得到系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研究了PLA与... 以聚乳酸二元醇(PLA)、聚氧化丙烯醚二元醇(N220)、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一缩二乙二醇(DECG)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氨酯,并加入占体系质量比为20%的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制备得到系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研究了PLA与N220的比例对SPE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表征了聚氨酯基电解质的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谱图显示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减少,SPE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减小;力学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减少,SPE膜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交流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电流法(LSV)测试结果表明,SPE膜的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基本符合Arrhenius方程,80℃时电化学稳定窗口达到4V以上。以PLA和N220质量比为1∶1制备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4)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0.50 MPa,电化学窗口为4.2 V,离子电导率达到1.59×10^-4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乳酸二元醇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