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单质法合成直接Z型CuS-WO_3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春冬
张静
+2 位作者
高莹
卢圆圆
王芳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91-1897,共7页
以Cu粉和S粉作为CuS前驱体,基于单质法在低温下原位合成了CuS-WO_3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CuS-WO_3的晶相、形貌、粒径及光学性质等进行了...
以Cu粉和S粉作为CuS前驱体,基于单质法在低温下原位合成了CuS-WO_3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CuS-WO_3的晶相、形貌、粒径及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S对WO_3的晶相结构、粒径及比表面积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有效提高WO_3对可见光的吸收。以降解罗丹明B(Rh B)为反应模型,研究了CuS对W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CuS-WO_3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优于CuS、WO_3的光催化活性,且CuS的含量对CuS-WO_3光催化活性影响显著,CuS含量为7%(w,质量分数)时,光催化效率最高(91.3%)。进一步结合CuS、WO_3的能带位置,荧光光谱(PL)活性物种鉴定试验,提出CuS-WO_3复合光催化剂的"直接Z型"光催化机理。直接Z型CuS-WO_3复合光催化剂中可以有效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因此,与CuS和WO_3相比,CuS-WO_3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
氧化钨
直接Z型
罗丹明B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保持量对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岳娟
孙嘉隆
+2 位作者
孙珊珊
宋春冬
杜晨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3-445,477,共4页
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对电解液保持量的合理控制是保证电池循环寿命非常关键的工艺步骤。研究了电解液的注入量、化成压力与电解液保持量的关系以及电解液保持量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材料体系下,电解液的注入量与电...
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对电解液保持量的合理控制是保证电池循环寿命非常关键的工艺步骤。研究了电解液的注入量、化成压力与电解液保持量的关系以及电解液保持量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材料体系下,电解液的注入量与电解液的保持量呈正相关,当电解液注液量足够时,注入量为1.60 g/Ah以上时,电池0.7 C下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化成工艺参数,当化成压力为2.2 MPa,保持量大于1.56 g/Ah时,0.7 C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同时,随着注入量的增加,电池循环失效的概率也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注入量
电解液保持量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单质法合成直接Z型CuS-WO_3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春冬
张静
高莹
卢圆圆
王芳芳
机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91-189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310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20107)
+4 种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JQ2014041)
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13]1792号)
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2015]153)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项目([2017]9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N-15-10)资助~~
文摘
以Cu粉和S粉作为CuS前驱体,基于单质法在低温下原位合成了CuS-WO_3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CuS-WO_3的晶相、形貌、粒径及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S对WO_3的晶相结构、粒径及比表面积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有效提高WO_3对可见光的吸收。以降解罗丹明B(Rh B)为反应模型,研究了CuS对W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CuS-WO_3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优于CuS、WO_3的光催化活性,且CuS的含量对CuS-WO_3光催化活性影响显著,CuS含量为7%(w,质量分数)时,光催化效率最高(91.3%)。进一步结合CuS、WO_3的能带位置,荧光光谱(PL)活性物种鉴定试验,提出CuS-WO_3复合光催化剂的"直接Z型"光催化机理。直接Z型CuS-WO_3复合光催化剂中可以有效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因此,与CuS和WO_3相比,CuS-WO_3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硫化铜
氧化钨
直接Z型
罗丹明B
光催化
Keywords
CuS
WO3
Direct Z-scheme
Rhodamine B
Photocatalytic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O64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保持量对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岳娟
孙嘉隆
孙珊珊
宋春冬
杜晨树
机构
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宁波维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3-445,477,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9M662012)
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zj2019062)。
文摘
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对电解液保持量的合理控制是保证电池循环寿命非常关键的工艺步骤。研究了电解液的注入量、化成压力与电解液保持量的关系以及电解液保持量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材料体系下,电解液的注入量与电解液的保持量呈正相关,当电解液注液量足够时,注入量为1.60 g/Ah以上时,电池0.7 C下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化成工艺参数,当化成压力为2.2 MPa,保持量大于1.56 g/Ah时,0.7 C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同时,随着注入量的增加,电池循环失效的概率也会降低。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注入量
电解液保持量
循环性能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electrolyte injection volume
electrolyte retention volume
cycle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单质法合成直接Z型CuS-WO_3及光催化性能
宋春冬
张静
高莹
卢圆圆
王芳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保持量对性能影响研究
岳娟
孙嘉隆
孙珊珊
宋春冬
杜晨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