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PWI及IVIM-D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度
1
作者 周聪 宋承东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119-126,139,共9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ABCD评分系统2(ABCD2)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46例TIA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ABCD评分系统2(ABCD2)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46例TIA患者,均接受MR-PWI及IVIM-DWI检查,并随访90天。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AIS组和非AIS组,比较两组入院24h内MR-PWI、IVIM-DWI结果、ABCD2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TIA患者发生AIS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246例患者中,90 d内51例(20.73%)发生AIS。AIS组于入院24 h内MR-PWI(+)检出率显著高于非AIS组(P<0.05),IVIM-DWI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灌注分数(f)显著低于非AIS组(P<0.05)。AIS组TIA发作次数、TIA持续时间、颅内狭窄程度、ABCD2评分均高于非AI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DCfast降低、f降低、MR-PWI(+)、ABCD2评分升高均是导致TIA患者90天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表明,联合应用ADCfast、f、MR-PWI、ABCD2评分的预测效能最高(AUC=0.973,95%CI:0.945~0.990)。结论:MR-PWI与IVIM-DWI能准确反映TIA患者脑灌注及弥散状态,与ABCD2评分系统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对TIA后AIS发病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ABCD评分系统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连续变化过程对盆栽红叶石楠苗期蒸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静 王华田 +4 位作者 宋承东 张培法 王迎 谭秀梅 董玉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研究了在连续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中盆栽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 2年生扦插苗的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和蒸腾速率的日周期变化和连日变化过程,以期找出土壤水分条件对红叶石楠的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和土壤水势的持续... 研究了在连续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中盆栽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 2年生扦插苗的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和蒸腾速率的日周期变化和连日变化过程,以期找出土壤水分条件对红叶石楠的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和土壤水势的持续下降,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日变化过程均呈V字型,于10:00-14:00达全天最低值,且波动幅度随水分胁迫加剧而加大;日平均蒸腾速率随土壤水势下降逐渐下降,蒸腾速率日变化波动幅度逐渐减小,蒸腾速率高峰值出现时间逐渐提前,由开始胁迫的10:00(3.620 mmol.m-2.s-1)提前到最后的8:00(0.952 m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叶石楠的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呈极显著(r=0.804**)和显著(r=0.566*)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红叶石楠 蒸腾特性 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新品种‘金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2 位作者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4-194,共1页
‘金带’是对斑叶银杏进行枝条和植株优选,通过嫁接繁殖试验,选育获得的斑叶银杏新品种。主要特点是叶片为扇形,中裂较浅,叶缘浅波状,有长柄;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斑纹叶片底色绿色,其上间有黄色竖条纹。斑纹叶占全树全部叶片的40%~80... ‘金带’是对斑叶银杏进行枝条和植株优选,通过嫁接繁殖试验,选育获得的斑叶银杏新品种。主要特点是叶片为扇形,中裂较浅,叶缘浅波状,有长柄;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斑纹叶片底色绿色,其上间有黄色竖条纹。斑纹叶占全树全部叶片的40%~80%。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叶片春夏秋3季均能保持特色,可广泛应用于行道、公园、庭院、广场、旅游景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带 银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新品种‘聚宝’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2 位作者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189,共1页
‘聚宝’是从银杏资源圃中发现的窄冠单株,通过优选比较栽培试验获得,树冠冠形明显与众不同的品种。树冠呈紧密狭长卵形,所有枝条均以树干为中心弯曲斜上生长,冠幅最宽处仅为40cm左右;叶片为扇形,小而密集,侧枝的长枝为28~30cm,着生叶... ‘聚宝’是从银杏资源圃中发现的窄冠单株,通过优选比较栽培试验获得,树冠冠形明显与众不同的品种。树冠呈紧密狭长卵形,所有枝条均以树干为中心弯曲斜上生长,冠幅最宽处仅为40cm左右;叶片为扇形,小而密集,侧枝的长枝为28~30cm,着生叶片61~82枚,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宝 银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新品种‘夏金’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2 位作者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174,共1页
‘夏金’系自众多黄叶银杏中经多年比较观察,从湖北省安陆市引进的黄叶银杏中优选所得。叶片为扇形,中裂极浅,叶缘浅波状,有长柄;春季叶片色泽金黄,至夏季叶片虽有个别转为黄绿,但大部分叶片依然金黄。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 ‘夏金’系自众多黄叶银杏中经多年比较观察,从湖北省安陆市引进的黄叶银杏中优选所得。叶片为扇形,中裂极浅,叶缘浅波状,有长柄;春季叶片色泽金黄,至夏季叶片虽有个别转为黄绿,但大部分叶片依然金黄。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由于该品种春、夏、秋三季叶色金黄,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又由于其繁殖容易,管理简单,应用于行道、公园、庭院、广场、旅游景点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金 银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新品种‘泰山玉帘’
6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2 位作者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8-208,共1页
‘泰山玉帘’是从银杏种质资源圃中发现的1个枝条自然下垂的单株,经过嫁接繁殖试验所得。叶片有2种类型:一种为人字形叶片,中裂极深,可达叶片基底或接近基底;另一种叶片的中裂较浅或极浅,叶片呈扇形、窄扇形或半圆形,叶片上缘呈波状或... ‘泰山玉帘’是从银杏种质资源圃中发现的1个枝条自然下垂的单株,经过嫁接繁殖试验所得。叶片有2种类型:一种为人字形叶片,中裂极深,可达叶片基底或接近基底;另一种叶片的中裂较浅或极浅,叶片呈扇形、窄扇形或半圆形,叶片上缘呈波状或齿牙状短裂。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种核(即白果)较小,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玉帘 银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新品种‘松针’
7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2 位作者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4-174,共1页
在国内外已有的银杏品种中,在任意枝条上同时出现针形、扇形、筒形3种特异叶片形态,至今未见报道,本品种系全新型品种。可应用于行道、公园、庭院、广场、旅游景点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松针 银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形态学的逐步判别分析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昌勇 刘沛武 宋承东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形态学的逐步判别函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分析90名患者114例甲状腺结节,经组织学确认67例良性结节,47例恶性结节。对甲状腺结节CT特征通过单变量统计和逐步判别分析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符合度。结果影像报告... 目的探讨基于CT形态学的逐步判别函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分析90名患者114例甲状腺结节,经组织学确认67例良性结节,47例恶性结节。对甲状腺结节CT特征通过单变量统计和逐步判别分析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符合度。结果影像报告与病理无显著差异(P>0.05),灵敏度85.11%,特异度86.57%,正确度85.97%。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淋巴结异常、微钙化、“咬饼”征及增强后结节边界缩小或模糊常见于恶性结节(P均<0.05),囊性为主、包膜完整以及高强化多见于良性病变(P均<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CT特征纳入逐步判别分析,共筛出病灶边界、包膜、囊变为主、“咬饼”征、强化程度、增强后边界缩小或模糊及淋巴结异常7个独立预测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回顾性判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达93.9%。结论基于CT形态学的逐步判别函数可以显著提升术前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甲状腺结节 判别函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