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阶煤孔隙结构差异性及其对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彩霞 禹艺娜 +3 位作者 李志军 吴健平 金涛 宋御冕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采集沁水盆地高阶煤、二连盆地低阶煤,采用氮气、二氧化碳吸附法对煤基质纳米级吸附孔隙进行测试,分析高低阶煤的储气特征,从而确定影响高、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高、低阶煤的比表面积相似,高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 采集沁水盆地高阶煤、二连盆地低阶煤,采用氮气、二氧化碳吸附法对煤基质纳米级吸附孔隙进行测试,分析高低阶煤的储气特征,从而确定影响高、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高、低阶煤的比表面积相似,高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215.33 m~2/g,可吸附甲烷49.53 cm~3/g;低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212.17 m~2/g,可吸附甲烷48.96 cm~3/g。高、低阶煤储气主要为吸附气,占总储气量的99%以上,高阶煤储气主要是微孔吸附气,占总储气量的99.71%;低阶煤不同孔隙均有贡献,微孔最多,占比47.33%,其次是中孔,占比32.644%,大孔最少,占比19.69%。地层水侵入对低阶煤储气量影响大于高阶煤,平衡水条件下,高阶煤可储气量43.46 cm~3/g,低阶煤可储气量33.89 cm~3/g;受微孔特性影响,高阶煤储层储气量较高,但易储难逸,因此煤层气开采的关键问题是疏导微孔吸附气;受中、大孔及亲水性强影响,低阶煤储气量较低,且易储易散,勘察储气聚集区是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首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煤 低阶煤 孔隙结构 气体吸附法 比表面积 储气量 煤层气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遮蔽的HPAM干扰下聚合物微球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涛 冯丽娟 +5 位作者 陈亚娟 何萌 王莉 吴健平 王旭东 宋御冕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5-349,共5页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已经在华北油田各采油厂广泛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由于油田产出液中存在线性聚丙烯酰胺(HPAM)的干扰,聚合物微球含量难以准确测定。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特定波长下不同浓度样品线性拟合曲线斜率最大...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已经在华北油田各采油厂广泛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由于油田产出液中存在线性聚丙烯酰胺(HPAM)的干扰,聚合物微球含量难以准确测定。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特定波长下不同浓度样品线性拟合曲线斜率最大化方法,优选最佳检测波长;采用部分遮蔽紫外响应的方法,向参比及待测溶液中添加含铵离子的遮蔽剂以消除HPAM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聚合物微球的最佳波长为196 nm。在遮蔽剂加量为2 g/L、聚合物微球质量浓度为1~200 mg/L时,明确了吸光度与微球浓度的线性关系,相关判定系数为0.9987,实现了HPAM干扰下聚合物微球含量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掩蔽剂 微球 聚丙烯酰胺 产出液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膜过滤组合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栋 王桂林 +4 位作者 雷创 宋御冕 蔡超 宋晨 黄海丽 《石油石化节能》 2014年第12期25-26,共2页
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孔隙小、喉道细,对注入水质要求非常高,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其注入水质要求。通过在车城油田应用微生物+膜过滤组合技术,水质达到了1级标准,实现了污水有效回注,年节约清水资源54.75×104m3,节约电量3... 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孔隙小、喉道细,对注入水质要求非常高,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其注入水质要求。通过在车城油田应用微生物+膜过滤组合技术,水质达到了1级标准,实现了污水有效回注,年节约清水资源54.75×104m3,节约电量350×104k 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田 污水处理 膜过滤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