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制作高质量病理标本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彬妤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12-13,共2页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结果是临床治疗的可靠依据。石蜡切片标本是目前临床病理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检验标本。高质量的石蜡切片标本可长期保存,此标本不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还可有效地防止医...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结果是临床治疗的可靠依据。石蜡切片标本是目前临床病理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检验标本。高质量的石蜡切片标本可长期保存,此标本不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还可有效地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制作病理石蜡切片的过程中,进行标本固定、脱水、浸蜡、透明、包埋、切片、染色时的要点,以便为制作高质量的病理标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染色技术 病理标本制作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2
作者 宋彬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将不同浓度(0.4,0.8,1.6,3.2μg/ml)的吉西他滨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24 h、48 h,观察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根据结果计算得知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将不同浓度(0.4,0.8,1.6,3.2μg/ml)的吉西他滨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24 h、48 h,观察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根据结果计算得知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57μg/ml,然后在1.57μg/ml的吉西他滨的基础上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观察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吉西他滨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的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MDC染色后细胞自噬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表达的变化。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浓度的剂量依赖性,用药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57μg/ml吉西他滨作用基础上加入自噬抑制剂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上升,由(48.7±1.23)%变为(61.22±2.17)%(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诱导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随着吉西他滨浓度升高,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MDC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吉西他滨可以诱导HepG2细胞发生自噬,引起自噬相关基因基因的Beclin-1和LC-3表达的增加。结论吉西他滨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来导致细胞最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HEPG2细胞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BECLIN-1 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维芳 许瑞龄 +3 位作者 王登妮 王明亮 宋彬妤 徐军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23-426,480,共5页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silybinin)在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抗肝维化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纤维化模型组(n=33)和水飞蓟宾治疗组(n=32),后两组各自再随机分为1周、2周、4周、6周组。纤维...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silybinin)在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抗肝维化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纤维化模型组(n=33)和水飞蓟宾治疗组(n=32),后两组各自再随机分为1周、2周、4周、6周组。纤维化模型组以CCl4造成化学性肝损伤;水飞蓟宾治疗组注射CCl4的同时以水飞蓟宾50mg/(kg·d)灌胃。各组动物(也包括正常对照组)按设计分别于给药后1周、2周、4周、6周末,在乙醚麻醉、无菌无热源条件下,行腹主动脉采血和肝组织取材进行病理学观察。用Western-blot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测定各组血浆内毒素(ET)含量,同时也测定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纤维化模型组和水飞蓟宾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且ET含量升高先于CTGF;与纤维化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治疗组肝脏病理学损伤性改变有明显的减轻,血浆ET、AL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Hyp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CTGF表达也明显的下调。结论水飞蓟宾可有效地改善实验性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水飞蓟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纤维化肝组织中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维芳 徐军全 +3 位作者 许瑞玲 王登妮 王明亮 宋彬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07-41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上调是否与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纤维化模型组(n=32)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n=32)。纤维... 目的探讨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上调是否与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纤维化模型组(n=32)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n=32)。纤维化模型组和PDTC组各自再随机分为1周、2周、4周、6周组。纤维化模型组给予CCl4建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PDTC组大鼠在给予CCl4的同时给予PDTC灌胃。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GF的表达。结果纤维化模型组NF-κBp65、CTGF表达呈递增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NF-κBp65和CTGF表达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875,P<0.01);PDTC组NF-κBp65和CTGF表达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且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1)。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上调CT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星状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史慧敏 徐军全 +2 位作者 王登妮 王明亮 宋彬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易行的分离与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方法,为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良好条件。方法:采用离体循环酶液灌注法对成年大鼠的肝脏进行消化,经两种密度的Nycodenze密度梯度液高速离心(20000r/min)和细胞悬液低速离心(40&...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易行的分离与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方法,为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良好条件。方法:采用离体循环酶液灌注法对成年大鼠的肝脏进行消化,经两种密度的Nycodenze密度梯度液高速离心(20000r/min)和细胞悬液低速离心(40×g)去杂质后得到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率,desmin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抗单染色法鉴定肝星状细胞的纯度。结果: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为(3.6±0.1)×107/肝,肝星状细胞存活率为(92.8±0.8)%,对培养24h的肝星状细胞行desmin和GFAP共同鉴定DAB显色,细胞阳性率为(96.2±0.5)%。结论:本改良法在保证大鼠肝星状细胞产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细胞纯度,有利于对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及肝纤维化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 原代培养 细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杜丽娟 徐军全 +3 位作者 宋彬妤 康杰 姚瑞强 王明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在造模过程中...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在造模过程中每天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腹腔注射,6周后,乙醚麻醉,腹主动脉采血,产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评测肝纤维化程度;West-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内Nrf2蛋白的表达,TBA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酶显色定量分析法检测肝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含量。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肝损伤较轻,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Nrf2蛋白表达量增多,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GST的含量升高。结论川芎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内毒素血症,激活肝内Nrf2/ARE抗氧化通路进而使得抗氧化酶GST等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川芎嗪 抗氧化 NRF2 内毒素 NF-E2-Related FACTOR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海娟 徐军全 +3 位作者 康杰 宋彬妤 王明亮 姚瑞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286-287,共2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肝纤维化时肝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例、肝纤维化模型组11例、川芎嗪治疗组11例,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川芎嗪治疗组在复制肝纤...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肝纤维化时肝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例、肝纤维化模型组11例、川芎嗪治疗组11例,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川芎嗪治疗组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过程中同时给予川芎嗪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植物油代替CCl4,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川芎嗪注射液。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浆内毒素和肝组织羟脯氨酸、丙二醛(MDA)及LC3B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LC3B蛋白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肝纤维化时肝组织LC3B的含量明显升高,主要分布于肝窦周隙细胞,且LC3B-Ⅱ/LC3B-Ⅰ的比值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呈正相关;川芎嗪治疗组LC3B表达明显减弱,尤其是肝窦周隙细胞。结论川芎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浆内毒素、肝星状细胞(HSC)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内毒素 自噬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敏 李锦平 +4 位作者 石静 李卫萍 武莉 王明亮 宋彬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血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 目的观察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血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给药14 d后,断尾采血测血糖,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胰岛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损害严重,TNF-α表达呈强阳性;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血糖均下降(P<0.05),胰腺组织病理损害减轻,TNF-α表达下调。结论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中的TNF-α表达增高,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可降低血糖,下调TNF-α的表达,减轻胰腺的病理损伤,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α 胰岛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成瘾诱导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慧 常芬 +2 位作者 宋彬妤 王明亮 刘晓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探究吗啡成瘾小鼠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两组:吗啡组和对照组。吗啡组小鼠以剂量按日递增的方法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建立急性吗啡成瘾的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每日注射与吗啡组小鼠相同体积的... 目的探究吗啡成瘾小鼠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两组:吗啡组和对照组。吗啡组小鼠以剂量按日递增的方法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建立急性吗啡成瘾的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每日注射与吗啡组小鼠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提取两组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PFC)的总RNA,利用l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PFC中lncRNA的表达量变化。从芯片检测结果中筛选出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前10个lncRNA,并用qRT-PCR的方法验证其表达量变化。结果芯片结果显示,有493个lncRNA表达上调,255个lncRNA表达下调。qRT-PCR的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小鼠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中有5个lncRNA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K157323、AK018061和AK140599表达显著上调,AK007908和AK160450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吗啡成瘾可诱导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中lncRNA表达谱发生较大变化。AK157323、AK007908、AK160450、AK018061和AK140599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吗啡成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成瘾 长链非编码RNA 大脑前额叶皮层 RNA表达谱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对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峰杰 徐军全 +3 位作者 宋彬妤 姚瑞强 康杰 王明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4期15-17,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与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KCs)培养上清(KCCM)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LPS刺激HSCs表达CTGF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H...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与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KCs)培养上清(KCCM)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LPS刺激HSCs表达CTGF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HSCs、KCs。培养72 h的KCs经1 mg/L LPS刺激48 h后收集上清标记为KCCM1,未经LPS刺激的上清标记为KCCM0。将培养72 h的HS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C-CM0组、LPS组、KCCM1组、PDTC组、(PDTC+LPS)组、(PDTC+KCCM1)组。各组HSCs经相应的处理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SCs表达CTGF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含量。结果各组HSCs中CTGF蛋白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1.95±0.67)、KCCM0组(2.15±1.10)、LPS组(4.56±4.16)、KCCM1组(5.21±3.23)、PDTC组(0.06±0.02)、(PDTC+LPS)组(0.10±0.08)、(PDTC+KCCM1)组(2.77±4.08)。LPS与KCCM1作用于HSCs后CTGF表达增加(P<0.05);PDTC几乎可以完全阻断正常及LPS剌激的HSCs表达CTGF(P<0.01),但只能降低KCCM1组CTGF的表达(P<0.05);KCCM1组HSCs上清中Ⅰ型胶原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 LPS可直接通过HSCs内的NF-κB通路使其表达CTGF水平上调,LPS刺激的KCs还可能通过其他途经使HSCs表达CTGF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KUPFFER细胞 肝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在肝胰岛素抵抗中对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递 林雅玲 +5 位作者 宋彬妤 刘晓梁 王明亮 赵成瑞 王旭文 吴惠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果糖饮食及皮下注射内毒素(LPS)致大鼠肝胰岛素抵抗(IR)及内毒素血症中,LPS对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C组):普通饲料喂养;果糖组(HFD组):10%果糖水喂养;LPS组:皮下注射LPS 300μg/(k... 目的研究果糖饮食及皮下注射内毒素(LPS)致大鼠肝胰岛素抵抗(IR)及内毒素血症中,LPS对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C组):普通饲料喂养;果糖组(HFD组):10%果糖水喂养;LPS组:皮下注射LPS 300μg/(kg·d)。8周糖耐量实验后,检测血浆肝酶、空腹胰岛素、LPS变化,计算IR指数;检测肝组织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指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线粒体内膜蛋白(UCP2)表达;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培养大鼠肝细胞分为四组。NC组:DMEM培养液培养;HFD组:培养液+果糖水(4.5 g/L);LPS组:培养液+LPS(10 mg/L);果糖+LPS组(H+L组):培养液+果糖水(4.5 g/L)+LPS(10 mg/L)。20 h后,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FD组与LPS组LPS、肝酶及氧化损伤产物显著升高,能量代谢异常(P<0.01),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降低,UCP2表达升高(P<0.01);HFD组与LPS组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LPS组和H+L组细胞上清液氧化损伤产物高于NC组(P<0.05或P<0.01),能量代谢异常(P<0.05),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下降,UCP2表达升高(P<0.05或P<0.01);各干预组之间以上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饮食及皮下注射LPS致大鼠肝IR中,伴有内毒素血症。LPS可促发肝氧化应激,影响肝细胞线粒体功能,促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棓丙酯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平 徐军全 +3 位作者 宋彬妤 康杰 姚瑞强 王明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棓丙酯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棓丙酯组,棓丙酯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棓丙酯注射液皮下注射。6... 目的观察棓丙酯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棓丙酯组,棓丙酯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棓丙酯注射液皮下注射。6周后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观察肝纤维化程度;赖氏法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A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产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棓丙酯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①肝脏的损伤性改变较轻,肝组织HYP及肝纤维化指数(FI)明显降低。②血浆内毒素含量、ALT及肝组织MD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棓丙酯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肝纤维化 棓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