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式桥抗震韧性评估方法:Ⅰ.基于专家意见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伟 叶爱君 +6 位作者 吴学平 周连绪 宋开辉 李军 娄亮 魏新农 彭俊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梁式桥是中国交通路网中最普遍的桥型,建立其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是“韧性城市”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需求,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梁式桥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尚未建立。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表征了结构在遭受地震后使用功能损失-保持-恢复的过... 梁式桥是中国交通路网中最普遍的桥型,建立其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是“韧性城市”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需求,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梁式桥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尚未建立。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表征了结构在遭受地震后使用功能损失-保持-恢复的过程。为填补这一空白,该文第一部分采用专家意见调研的方法,构建了梁式桥主要受力构件(墩柱、主梁、支座、基础、桥台)和次要受力构件(挡块、伸缩缝)的震后功能恢复模型。首先,系统地定义了各构件的多级损伤状态和性能指标;然后,设计了调研问卷,面向全国各地124位桥梁设计、科研、施工、检测、养护、加固领域的专家,征询各构件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桥梁震后通行决策、残余通行功能、决策时间、构件修复策略与时间、以及构件修复期间桥梁残余通行功能;最后,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梁式桥各构件的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该文第二部分将利用该模型对我国量大面广的板式支座梁式桥开展抗震韧性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韧性 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专家意见调研 功能损失 构件修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赤水地区天然气勘探远景和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伯忠 杨传忠 宋开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10,共6页
贵州赤水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迄今仅发现旺隆、太和2个气田和1个含气构造,未打开天然气勘探局面。近年来,通过对地质、钻井、开发及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该区具有万米以上,有多套良好的生油气层系,初估生气量达2000亿&... 贵州赤水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迄今仅发现旺隆、太和2个气田和1个含气构造,未打开天然气勘探局面。近年来,通过对地质、钻井、开发及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该区具有万米以上,有多套良好的生油气层系,初估生气量达2000亿×3;在地史发展中处于加里东期黔中古隆起和印支斯泸州古隆起的斜坡带,有利于气的运聚;区内存在东西向南北向两组构造,潜伏构造发育;已发现圈闭19个;钻井证实该区为具多压力系统、多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洲 赤水地区 天然气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