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激光辐照下光学天线的像质研究
1
作者 李响 吴东宇 +4 位作者 孙梓庭 高亮 安岩 宋延嵩 董科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8,共11页
离轴两反光学天线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起到改变光束直径的作用,而高功率激光加载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光学天线的像质劣化,严重影响高功率激光系统的性能。为量化其影响效果,建立了离轴两反光学天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高功率激光作用环... 离轴两反光学天线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起到改变光束直径的作用,而高功率激光加载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光学天线的像质劣化,严重影响高功率激光系统的性能。为量化其影响效果,建立了离轴两反光学天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高功率激光作用环境,完成了激光加载下的瞬态热分析以及静力学分析,并得到离轴两反光学天线激光加载时间对波前劣化的影响关系。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求解离轴主次镜的刚体位移,具体分析了各项刚体位移随加载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完成了镜面的波面拟合,将拟合结果导入ZEMAX中,最终得到了该光学天线在平均功率为1 000 W,重频为0.2 Hz,入光直径为30 mm的激光加载300 s下的波前均方差为0.064 6λ。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使用较低功率(10 W)激光进行原理等效实验,结果表明光学天线在激光加载下实际波像差与模型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偏差小于7.93%,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离轴两反天线在高功率激光加载下的像质劣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离轴两反光学天线 瞬态热分析 波像差 高能激光系统 激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时域抗扰型光电转台广义预测控制设计
2
作者 姜霁恒 董岩 +3 位作者 宋建林 王伟 宋延嵩 董科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223,共11页
为了提高光电跟踪伺服控制系统中速度环的跟踪精度和抗扰能力,基于连续时间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一定参数自调节能力的抗扰广义预测控制(STGPC)进行速度环的设计。首先,通过对伺服转台系统进行建模,构建线性扩张状态观测方程估计系统中的... 为了提高光电跟踪伺服控制系统中速度环的跟踪精度和抗扰能力,基于连续时间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一定参数自调节能力的抗扰广义预测控制(STGPC)进行速度环的设计。首先,通过对伺服转台系统进行建模,构建线性扩张状态观测方程估计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扰动,给出了算法推导所需的状态量;其次,给出了从预测模型、性能指标到滚动优化的转台速度环广义预测控制律推导过程,并采用跟踪微分器输出控制律中所需的参考轨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输出控制律中所需的系统状态,实现控制律的计算;进一步,结合梯度下降思想设计广义预测控制中预测时域的更新公式,实现其自我调节,并利用Lyapunov理论对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别验证了控制方法的跟踪性能、抗扰性能和时域参数自调节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PID控制和传统线性模型广义预测控制(LGPC),文中所述方法提高了伺服系统的速度跟踪精度和抗扰能力,且对于被控对象参数摄动,所述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伺服系统 广义预测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扰动估计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仰式导引头跟踪策略研究
3
作者 姚佳志 宋延嵩 +2 位作者 宋建林 王伟 安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31-4038,共8页
为了简化滚转-俯仰式导引头的跟踪过程,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应用于此结构的跟踪方案。通过分析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提出基于解像旋机理跟踪目标的新方法,以简单、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与传统坐标转换法不同,新方法的... 为了简化滚转-俯仰式导引头的跟踪过程,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应用于此结构的跟踪方案。通过分析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提出基于解像旋机理跟踪目标的新方法,以简单、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与传统坐标转换法不同,新方法的精度受到光轴等机械误差的影响更小,容错率更高,适用性、实时性更强,且可以同时通过角速率陀螺数据作为反馈进行任意方向的扰动补偿。根据陀螺安装方式的不同,通过推导导引头稳定平台状态及导引头与弹体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得到稳定公式,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半实物仿真进行实验验证,静态跟踪实验结果证明了新的跟踪方法具有可实用性。在动态跟踪实验中分别使用传统坐标转换法和新提出的解像旋法进行跟踪。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解像旋法在存在载体扰动情况下仍然适用;相比传统坐标转换法,解像旋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跟踪精度,x轴跟踪误差RMSE值减小了79.10%,y轴减小了9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横滚-俯仰式 稳定平台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精跟踪单元变结构控制技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宋延嵩 佟首峰 +1 位作者 姜会林 宋鸿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4-938,共5页
APT(Acquisition Pointing Tracking)复合轴子系统是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机载激光通信的前提和保证,其中,精跟踪单元对粗跟踪残差进一步抑制,决定着整个复合轴的跟踪精度,是APT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精跟踪伺服单元结... APT(Acquisition Pointing Tracking)复合轴子系统是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机载激光通信的前提和保证,其中,精跟踪单元对粗跟踪残差进一步抑制,决定着整个复合轴的跟踪精度,是APT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精跟踪伺服单元结构的分析及复合轴APT系统对精跟踪单元的要求,设计了精跟踪的控制函数模型。根据不同飞行平台振动环境的特点,实现了变结构的精跟踪智能控制,使精跟踪的控制精度达到最优,并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最后,经过APT复合轴的室内实验系统测试得出:在几种典型的机载平台环境下,最终的跟踪精度都保持在3μra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通信 复合轴控制 精跟踪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间激光通信系统视轴捕获技术
5
作者 宋延嵩 赵馨 +2 位作者 董科研 常帅 董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6-19,52,共5页
空间激光通信逐渐成为舰船间通信新型手段,但捕跟问题是舰船间激光通信最大的难点,阐述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特点,分析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捕获策略,并着重研究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建模分析,... 空间激光通信逐渐成为舰船间通信新型手段,但捕跟问题是舰船间激光通信最大的难点,阐述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特点,分析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捕获策略,并着重研究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建模分析,优化捕获系统中的参数,包括捕获概率、捕获不确定区域,以及捕获时间等。结合具体使用器件对捕获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并通过野外舰船间试验对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测试捕获概率优于98%,不确定区域大小为26mrad,捕获时间优于3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激光通信 不确定区域 捕获时间 捕获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光端机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会林 胡源 +5 位作者 宋延嵩 丁莹 付强 董科研 赵义武 娄岩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年第5期52-59,共8页
随着高分辨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高数据率信息传输的迫切需求,研究高速率激光通信的全光网络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优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可用于激光通信组网的几种光端机光学原理及系统方案,分析了多反射镜拼接形式光... 随着高分辨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高数据率信息传输的迫切需求,研究高速率激光通信的全光网络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优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可用于激光通信组网的几种光端机光学原理及系统方案,分析了多反射镜拼接形式光端机的APT控制模型,为空间激光通信链路组网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组网 快速捕获和高精度跟踪 多反射镜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辐射式干扰弹能量测量装置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常帅 高秀伟 +2 位作者 佟首峰 宋延嵩 董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7-251,共5页
为了实现对干扰弹能量及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开展了基于红外辐射式干扰弹能量测量装置研究。首先,针对干扰弹的能量和辐射的波段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接着,确定了用红外辐射能量的量级来表征干扰弹的能量及其特性;然后,在以上的理论... 为了实现对干扰弹能量及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开展了基于红外辐射式干扰弹能量测量装置研究。首先,针对干扰弹的能量和辐射的波段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接着,确定了用红外辐射能量的量级来表征干扰弹的能量及其特性;然后,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上,对红外辐射的能量测量进行仿真和研制,包括探测器的选取与应用设计,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的处理,采用相关测量方法对能量进行检测以及计算。最后,介绍了红外测量装置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优势。实验结果表明:红外辐射能量测量装置的响应时间小于2.5ms;探测灵敏度优于2.5×108cm·Hz1/2·W-1。基于红外辐射式的能量测量系统成功实现了对1~21μm的长波红外能量的准确测量,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相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干扰弹 高灵敏度 快速响应 相关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的Cameralink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磊 姜会林 +1 位作者 宋延嵩 佟首峰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6-58,62,共4页
针对星间激光通信中光斑实时检测与跟踪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Cameralink的图像采集、传输与显示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接收Cameralink接口图像数据并在片内RAM缓存后,由数据通用传输(GTP)完成无压缩并行图像数据至高速串行数据的转... 针对星间激光通信中光斑实时检测与跟踪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Cameralink的图像采集、传输与显示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接收Cameralink接口图像数据并在片内RAM缓存后,由数据通用传输(GTP)完成无压缩并行图像数据至高速串行数据的转换,然后经单模光纤实现至上位机的实时传输。对系统架构、收发端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表明,在2.5 Gb/s链路传输速率下,系统可实现图像数据的准确解析与稳定传输,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满足工程项目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斑检测 CAMERALINK G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式激光目标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科研 佟首峰 +3 位作者 宋延嵩 苏建刚 杨迪 姜会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9-612,共4页
根据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原理,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性能测试中影响仿真置信度的重要参量,设计了基于透射式结构的激光目标模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光斑大小变化范围0.1~20 mm,抖动范围±9 mm,能量变化范围大于50 dB的模拟,并... 根据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原理,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性能测试中影响仿真置信度的重要参量,设计了基于透射式结构的激光目标模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光斑大小变化范围0.1~20 mm,抖动范围±9 mm,能量变化范围大于50 dB的模拟,并结合研制需求搭建了演示实验装置。结果表明:透射式结构的采用,有效增大了激光目标的模拟范围,同时有利于激光目标特性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 激光目标模拟器 半实物仿真 透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电机闭环细分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鸿飞 佟首峰 +1 位作者 孟凡涛 宋延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3-95,53,共4页
介绍了螺纹非接触光电测试系统中步进电机闭环细分控制系统的设计,并结合系统要求对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对步进电机的特性与系统的性能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TA8435专用芯... 介绍了螺纹非接触光电测试系统中步进电机闭环细分控制系统的设计,并结合系统要求对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对步进电机的特性与系统的性能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TA8435专用芯片的细分驱动设计电路,对系统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设计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硬件设计中采用了传感器反馈的全伺服控制方法,软件上采用升频离散化处理,很好的解决了步进电机在高速启停过程中的堵转和丢步现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控制 细分驱动 升频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相机灵敏度测试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新坤 张磊 +3 位作者 佟首峰 宋延嵩 江伦 张艺蓝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9,共5页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以激光为载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大气信道干扰、剧烈平台扰动、强烈大气附面层等不利影响,使得捕获探测器接收到的光斑信号非常微弱,影响通信链路的建立,对捕获探测器的灵敏度测量有助于分析和评价捕获链路建立的最远距...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以激光为载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大气信道干扰、剧烈平台扰动、强烈大气附面层等不利影响,使得捕获探测器接收到的光斑信号非常微弱,影响通信链路的建立,对捕获探测器的灵敏度测量有助于分析和评价捕获链路建立的最远距离。在充分分析捕获链路功率的基础上搭建实验系统,用扫描振镜及CCD相机完成对其灵敏度测试实验。实验表明:当曝光时间为2 ms和0.2 ms时,相机的探测能力分别为-80.83 d Bm和-72.43 d Bm。在极限探测灵敏度下,选用高斯拟合算法进行激光光斑中心的定位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可达0.01pixel,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灵敏度 高斯拟合 亚像素定位 激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终端中编码器信号正弦性的EMD修正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汉洲 宋延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9-63,共5页
为了抑制编码器莫尔条纹正弦性偏差引入的细分误差,保证光通信终端的捕获、对准、跟踪(APT)精度,设计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正弦性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莫尔条纹正弦偏差给系统带来的细分误差并给出满足工程需求的正弦性阈值。然后... 为了抑制编码器莫尔条纹正弦性偏差引入的细分误差,保证光通信终端的捕获、对准、跟踪(APT)精度,设计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正弦性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莫尔条纹正弦偏差给系统带来的细分误差并给出满足工程需求的正弦性阈值。然后,在阐述了EMD分解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EMD的正弦性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编码器自身粗码信息计算转速,从而确定精码莫尔条纹信号的基波频率值,并采用EMD分解在原始信号中提取与该值相匹配的模态分量。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原理和转速自适应性仿真,并应用在去掉光学滤波光阑后的粗瞄回路编码器中。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转速下,修正后的莫尔条纹正弦性均<0.85%,满足细分要求;修正后精码译码结果光滑,编码器测角精度维持在1"以内,满足终端对准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 莫尔条纹 正弦性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场景产生器双波段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科研 宋延嵩 +3 位作者 娄岩 王健 孙强 姜会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满足红外双波段制导弹药性能测试与评估的实际需求,根据动态红外场景产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长波8μm~14μm和近红外0.8μm~1.1μm双波段复合共口径红外场景产生器光学系统,系统中长波准直光学系统使用了衍射光学元件,结果表明:在... 为满足红外双波段制导弹药性能测试与评估的实际需求,根据动态红外场景产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长波8μm~14μm和近红外0.8μm~1.1μm双波段复合共口径红外场景产生器光学系统,系统中长波准直光学系统使用了衍射光学元件,结果表明:在双波段的视场为7.6°,出瞳直径为82mm,出瞳距离为400mm的情况下,长波红外准直光学系统在1.25lp/mm时,MTF大于0.9;近红外准直光学系统在1.8lp/mm时,MTF大于0.8,表明光学系统的像质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仿真 场景产生器 双波段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提高相机动态范围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洪博 董岩 +2 位作者 刘云清 赵馨 宋延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7-893,共7页
为提高相机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光电参数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相机的转换增益以及黑电平偏移进行测试确定融合系数,得到高动态范围图像,经过灰度拉伸后得到可显示的图像。从像质评价方面选取3组不同光强下融合图像... 为提高相机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光电参数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相机的转换增益以及黑电平偏移进行测试确定融合系数,得到高动态范围图像,经过灰度拉伸后得到可显示的图像。从像质评价方面选取3组不同光强下融合图像,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与2种传统的融合算法进行比较同时将相机融合前后的动态范围进行了比较。选用辰芯G2020型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完成实验测试,融合前高增益模式以及低增益模式下相机动态范围分别为59.2 dB和66.1 d B,经该方法处理后相机动态范围达到87.5dB,且成像质较好,同时本文方法计算量小,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动态范围 像素级图像融合 光子转移曲线 像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光斑尺度控制单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树方 佟首峰 +3 位作者 于笑楠 宋延嵩 安岩 董岩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94,共7页
针对制导弹药激光目标模拟系统中对光斑尺度控制的需求进行研究。根据系统对光斑张角的变化范围、变化最大速率和控制精度的设计指标要求,对光斑尺度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了力矩电机与平台负载的传递函数,并利用ELMO驱动控制器、... 针对制导弹药激光目标模拟系统中对光斑尺度控制的需求进行研究。根据系统对光斑张角的变化范围、变化最大速率和控制精度的设计指标要求,对光斑尺度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了力矩电机与平台负载的传递函数,并利用ELMO驱动控制器、直流力矩电机构成单向有限角位置伺服控制,内部实现电流反馈、速度反馈和位置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直流力矩电机闭环伺服带宽82.1 Hz,光斑张角从0.5 mrad变化到5 mrad的最大误差为112.1μrad,小于设计要求的0.15 mrad;光斑张角从5 mrad变化到90 mrad的最大误差为326.1μrad,小于设计要求的0.5 mrad。光斑张角变化范围内,其误差均在设计误差范围内,从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目标模拟 光斑尺度 伺服控制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探测器复合轴伺服系统解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世森 佟首峰 宋延嵩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9,共9页
本文分析了单探测型复合轴系统探测器大视场与高帧频之间的矛盾以及主轴与子轴单元控制输入耦合的问题。采用智能相机控制技术,在线调整CCD探测器的工作参数,实现了探测器在捕获/粗跟踪阶段大视场与精跟踪阶段高探测帧频状态之间的切换;... 本文分析了单探测型复合轴系统探测器大视场与高帧频之间的矛盾以及主轴与子轴单元控制输入耦合的问题。采用智能相机控制技术,在线调整CCD探测器的工作参数,实现了探测器在捕获/粗跟踪阶段大视场与精跟踪阶段高探测帧频状态之间的切换;将PZT位置输出与脱靶量进行位置信息的合成并将该信息作为主轴控制输入以保证子轴正常工作。并对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提出根据跟踪精度作为判断系统是否解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系统的耦合,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智能相机 单探测器 复合轴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光偏转器在定向激光通信精跟踪单元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雷 佟首峰 +3 位作者 齐芹 宋延嵩 董岩 王红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19,23,共5页
为更好地改进激光通信的精跟踪单元,抑制卫星平台的高频扰动,本文从带宽和迟滞性两方面比较了PZT及AOD。分析得出,AOD对千赫兹量级下的扰动信号响应只有1%的相位延迟,PZT的则失真很严重。在迟滞性方面,PZT去程和回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了1... 为更好地改进激光通信的精跟踪单元,抑制卫星平台的高频扰动,本文从带宽和迟滞性两方面比较了PZT及AOD。分析得出,AOD对千赫兹量级下的扰动信号响应只有1%的相位延迟,PZT的则失真很严重。在迟滞性方面,PZT去程和回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了18.6%,而AOD的只有万分之2,其数值占PZT的1/930。这为AOD在激光通信中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精跟踪 声光偏转器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开窗口的大面阵CMOS相机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峥 佟首峰 宋延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3-38,共6页
为了满足国内相机市场对大视场和设置开窗的要求,设计了基于GMAX0505图像传感器的大面阵科学级CMOS相机。此相机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基于FPGA的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Cameralink输出单元与电源转换单元。FPGA功能模块主要包括SPI配置... 为了满足国内相机市场对大视场和设置开窗的要求,设计了基于GMAX0505图像传感器的大面阵科学级CMOS相机。此相机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基于FPGA的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Cameralink输出单元与电源转换单元。FPGA功能模块主要包括SPI配置模块、时钟模块、数据采集模块、Cameralink数据转换模块、串口通信模块。详细介绍了CMOS相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电路设计,实现了大面阵相机开窗口的功能。经实验测试,该相机设计方案合理,整体运行稳定,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正常,可输出最大5120×5120的高分辨率图像,且可以开窗口输出,满足科研项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大面阵 开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的三自由度实时测角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博 宋延嵩 李金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针对基于自准直仪的三自由度测量系统所成的十字丝狭缝图像,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宽度且不均匀,从而会导致三自由度测量准确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十字丝细化与Hough变换相结合的高精度三自由度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十字丝细化与Hough... 针对基于自准直仪的三自由度测量系统所成的十字丝狭缝图像,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宽度且不均匀,从而会导致三自由度测量准确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十字丝细化与Hough变换相结合的高精度三自由度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十字丝细化与Hough变换相结合的三自由度测量方法,在±600"的测量范围内,俯仰角的标准差为2.69";偏摆角的标准差为2.28";滚转角的标准差为12.58",三自由度的测量准确度均高于只采用十字丝细化处理或只采用Hough变换求三自由度的准确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测量 自准直仪 CMOS图像传感器 FPGA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光斑小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词 宋延嵩 +1 位作者 李金旺 刘天赐 《遥测遥控》 2022年第4期37-43,共7页
在空间激光通信链路中,大气湍流、结构设计误差、平台扰动等因素为链路的精确对准和精密跟踪带来了困难。为提高激光链路的跟踪精度,首先对光斑跟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继而对跟踪算法做出改进。针对跟踪目标特性,设计了一种... 在空间激光通信链路中,大气湍流、结构设计误差、平台扰动等因素为链路的精确对准和精密跟踪带来了困难。为提高激光链路的跟踪精度,首先对光斑跟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继而对跟踪算法做出改进。针对跟踪目标特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板目标相关跟踪算法,并搭建了基于粗精复合轴跟踪系统的实验平台,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当前常用跟踪算法相比,该设计处理速度可达1 kfps,目标跟踪位置与真实位置基本重合,目标跟踪准确率高于98%,在处理速度、跟踪准确率与算法鲁棒性上均有较大提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ATP系统 光斑小目标 目标相关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