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琴德”与“文心”——论嵇康《琴赋》之袭故弥新及其余韵流风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展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8,共9页
嵇康《琴赋》在效仿两汉音乐赋的创作模式及经典语汇的基础上,将骈俪之体与论说文风融入赋作,该赋体物神貌俱至、寄情清俊不俗。嵇康对于雅琴进行玄学化的描写,并赋予琴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嵇康建构起"含至德之和平"的琴德... 嵇康《琴赋》在效仿两汉音乐赋的创作模式及经典语汇的基础上,将骈俪之体与论说文风融入赋作,该赋体物神貌俱至、寄情清俊不俗。嵇康对于雅琴进行玄学化的描写,并赋予琴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嵇康建构起"含至德之和平"的琴德论,对于先秦两汉乐论、琴论有所继承并推新。嵇康《琴赋》扭转了两汉琴论以悲为美的风尚,从传统儒家乐论中重塑以和为贵的观念;同时摆脱了儒家琴论正心修身的教化观,将道家声无哀乐论引入其中,突出音乐的自然特性以及导养娱情的现实功效。古今中外文士对于嵇康《琴赋》的研读、欣赏与慨叹,丰富了文本的意义空间,使其琴德可感、文心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嵇康《琴赋》 音乐赋 琴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展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7,89,共7页
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有其历时性的演变过程,琴曲在充分吸收前代渔樵母题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的生命思索和价值判断。《渔歌》体现出"逍遥物外"的人生追求,《樵歌》被赋予更多的"招隐"意味,《渔樵问答》蕴含着历史兴... 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有其历时性的演变过程,琴曲在充分吸收前代渔樵母题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的生命思索和价值判断。《渔歌》体现出"逍遥物外"的人生追求,《樵歌》被赋予更多的"招隐"意味,《渔樵问答》蕴含着历史兴衰之感。这三首琴曲音律潇洒、结构精微、技法高妙,生动再现出渔樵形象的生存空间与情感寄托。琴曲中的渔樵主题对渔樵母题有所继承与扩充,使得渔樵文化富有更为普遍和持久的生命力。渔樵主题琴曲塑造出的隐逸形象,使古琴艺术与隐逸文化的关联更为密切,成为古代士人精神寄托、性情所注的人格典范。对于琴曲文化母题源流与演变的探析,有助于加深古琴艺术史的研究,且利于建构多元化的艺术史理论与文化史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曲 渔樵 文化母题 隐逸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兰亭山水玄言诗的特色及其影响
3
作者 宋展云 《船山学刊》 2012年第1期162-165,共4页
永和九年的兰亭雅集所赋诗作集中体现了东晋山水玄言诗的特色,其独特的山水审美意识以及其中蕴含的会稽侨寓士族的逍遥情怀,使兰亭山水玄言诗有别于嵇、阮的玄言作品,继而对晋宋之际山水诗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兰亭 山水玄言诗 山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论释郁结 援笔兴文章——论建安谈论与文学之关系
4
作者 宋展云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101-102,104,共3页
建安谈论之风是汉末清议至正始玄学的过渡阶段,其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点: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以气为文"的文学风貌以及书信体的文学批评样式。建安文学独抒情志与儒家诗教观并存的现象与谈论之风影响下的建安学术... 建安谈论之风是汉末清议至正始玄学的过渡阶段,其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点: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以气为文"的文学风貌以及书信体的文学批评样式。建安文学独抒情志与儒家诗教观并存的现象与谈论之风影响下的建安学术转型有关,汉末文士反对两汉经学的繁缛,希冀原始儒学精神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谈论 建安文学 以气为文 书信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尘世与天宫之间——柳宏先生《惊天一吻》赏析
5
作者 宋展云 《写作》 2012年第10期14-15,共2页
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随着岁月的磨砺,青春的悸动逐渐消退,诗歌创作也似乎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八十年代 蒋捷词 无情 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写作课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生机与美感--以毕飞宇先生的一堂小说写作课为例
6
作者 柳宏 宋展云 《写作》 2017年第1期34-37,68,共5页
在网络发达和自媒体繁荣的当下,写作课程日趋边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的一堂小说写作课,在课程设计、课堂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为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应... 在网络发达和自媒体繁荣的当下,写作课程日趋边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的一堂小说写作课,在课程设计、课堂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为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应该重视写作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修养等问题,让写作课堂焕发出生机与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小说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侃《文选平点》考据学成就述论
7
作者 朱云杰 宋展云 《图书馆界》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文选平点》是黄侃代表著作之一,以往学术界虽有关于黄氏考据《文选》的研究,但往往忽略了其与乾嘉考据学的渊源关系,且大多未能阐明其独特价值与不足之处。黄氏踵武乾嘉学者,强调征实引史,主张摭拾异文,其考据立足小学,尤重音韵。黄... 《文选平点》是黄侃代表著作之一,以往学术界虽有关于黄氏考据《文选》的研究,但往往忽略了其与乾嘉考据学的渊源关系,且大多未能阐明其独特价值与不足之处。黄氏踵武乾嘉学者,强调征实引史,主张摭拾异文,其考据立足小学,尤重音韵。黄侃亦绝非泥古之人,他将辞章之学融入对《文选》的考据中,打破了清人“独重考据,轻言辞章”的传统。以黄侃治《选》对于乾嘉先贤的继承与突破为切入点,总结《文选平点》的考据学成就及其不足,对于《文选》学及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侃 文选平点 考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