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领会文化本质特征,推进民族文化艺术繁荣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宋家宏
-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文艺评论家协会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74-77,115,共5页
-
文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凝聚力。"十八大"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文化本质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阐述。深入理解文化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繁荣边疆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觉意识,开掘民族精神价值的重要意义,推动社会的进步。
-
关键词
文化本质
民族文化艺术
自觉意识
精神价值
文化自信
-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文艺批评家群体的变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宋家宏
-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11期61-70,共10页
-
文摘
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文艺批评群体经历了从“四个群体”到“三分天下”的历史性变迁,文艺界领导逐渐从批评现场隐退,学院派批评转型,大众文艺批评从弱势走向蓬勃发展。批评载体也因此发生明显变化,一些曾经对文艺发展产生过重要意义的批评空间消失了,同时,新的空间、新的表达方式则在不断出现。这对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适应其变化的策略。
-
关键词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家
学院派批评
大众批评
文艺批评变迁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形神兼备的详传、真传-略谈刘川鄂《张爱玲传》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宋家宏
-
机构
滇池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4期216-219,共4页
-
文摘
一张爱玲,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话题。她在中国大陆经历了升沉起伏。1940年代,在一个特异的环境中,出手不凡,红遍上海;之后却像流星一样,消失于中国大陆读者的视野,长久沉寂,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有少许学人重新翻读其作品,了解她的人生。港台地区另是一番景象。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读张热潮涌起,一浪高过一浪。当然,仍限于读者市场,中国大陆至今没有召开过一次张爱玲的全国性研讨会,这是现当代著名作家中仅有的现象。按现行标准,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学者,要申请到关于张爱玲研究的高级别的“课题”“项目”之类,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如此,评说张爱玲的著作、文章还是在图书市场上,在各种刊物上长久地占有极重的份额,她已经从学人的视野走向了大众的阅读。
-
关键词
张爱玲
港台地区
当代著名作家
形神兼备
图书市场
刘川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简论“心灵现实主义”
- 4
-
-
作者
宋家宏
-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80-86,共7页
-
文摘
当前,从西方引入的“心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在阐释与运用的过程中处于矛盾与混乱的状态。“五四”以后,自鲁迅开始,中国作家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向人的心灵世界挺进,发展、创造了“心灵现实主义”小说,延续至今,蔚为壮观。这些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并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来阐释。深入人的心灵世界,整体把握人的性格与气质、情感与情绪、感觉与知觉、意志与意识等心灵内涵,在挺进人的心灵世界的同时,重视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遵循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生活逻辑关系,在整个叙事策略上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这是“心灵现实主义”的显著特征。
-
关键词
心灵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
心理小说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