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十字形互通方案研究——以S39机场路互通改造方案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宇衡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10期15-18,M0005,共5页
机场路是连接城市快速路环线与S39高速公路及常州国际机场的交通干道。机场路高架快速化改造时,同步对既有S39机场路互通进行了改造。以机场路高架与S39高速公路机场路互通节点改造方案为例,阐述了充分利用既有高速公路互通资源改造提升... 机场路是连接城市快速路环线与S39高速公路及常州国际机场的交通干道。机场路高架快速化改造时,同步对既有S39机场路互通进行了改造。以机场路高架与S39高速公路机场路互通节点改造方案为例,阐述了充分利用既有高速公路互通资源改造提升,以实现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间"客货分离"、"快、高一体"的快捷、高效、安全衔接的功能,确保城市内外快速交通转换运行的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高速公路 交通衔接方案 既有互通节点 改造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双修”的老城区道路大修提升工程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宇衡 叶华林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20期135-137,共3页
以常州市光华路为例,通过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在老城区道路大修提升工程设计中运用"城市双修"理念,通过总体交通设计、车行道翻建、人行道及建筑退红线空间一体化设计、市政管线改造设计完善道路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通过"... 以常州市光华路为例,通过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在老城区道路大修提升工程设计中运用"城市双修"理念,通过总体交通设计、车行道翻建、人行道及建筑退红线空间一体化设计、市政管线改造设计完善道路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通过"理""补""增""建"的手法,修复沿线遭破坏的自然环境和绿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处理好近期大修与远期规划之间的关系。工程实施过程中,针对道路所处区位特点,采用"不断交通、分幅施工、确保单向通行"的方式进行交通疏解设计,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和交通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大修提升设计 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兼顾远期 施工交通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工程总体设计
3
作者 宋宇衡 史夕金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8期1-3,M0004,共4页
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是常州市“一环八射”快速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射线快速路,是衔接G42沪宁高速公路青龙互通的一条城市对外交通快速转换的重要通道。以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工程总体设计为基础,分析了项目的建设背景、规模、功能定位,... 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是常州市“一环八射”快速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射线快速路,是衔接G42沪宁高速公路青龙互通的一条城市对外交通快速转换的重要通道。以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工程总体设计为基础,分析了项目的建设背景、规模、功能定位,并详细介绍了快速路形式、标准横断面、平面总体布置、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衔接设计、桥梁工程及综合管线工程等方面,为其他城市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放射线 功能定位 总体设计 高速公路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互通节点交通衔接方案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夕金 宋宇衡 高政 《市政技术》 2019年第4期56-59,共4页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内部各区域间快速交通的主动脉,高速公路是城市对外交通的快速通道,两者互通节点的高效衔接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常州市青洋北路高架(桥)快速路与G42高速公路青龙互通节点交通衔接方案...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内部各区域间快速交通的主动脉,高速公路是城市对外交通的快速通道,两者互通节点的高效衔接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常州市青洋北路高架(桥)快速路与G42高速公路青龙互通节点交通衔接方案为例,阐述了互通节点的现状、设计思路、方案比选及详细设计等内容,并进行了总结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高速公路 互通节点 交通衔接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砖骨料在底基层用水泥稳定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磊 金阳 +3 位作者 宋宇衡 张滨 李天龙 朱留莉 《建材世界》 2022年第2期26-29,共4页
研究了再生砖骨料使用量、不同级配砖骨料掺和比例、水泥用量等因素对水稳材料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以及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稳材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逐渐降低... 研究了再生砖骨料使用量、不同级配砖骨料掺和比例、水泥用量等因素对水稳材料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以及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稳材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逐渐降低,且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水稳试件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减小,强度变异系数增大;砖骨料246∶砖骨料0~14=40%∶60%时,所制备的水稳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随着水泥用量增加,所制备的再生砖骨料水稳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大,根据水泥用量与试件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关系拟合公式R_(d)=0.48·C+0.54(C为水泥用量,%),可为实际工程中不同等级的道路用水泥稳定材料选取适宜的水泥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骨料 水泥稳定材料 无侧限抗压强度 最佳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