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改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学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158-158,共1页
通过对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改进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办法采用田边杂草赶蛾和大田赶蛾相结合来预测发生期;将大田定点调查改为随机调查卵密度来确定发生量的方法,测报技术简便,准确性高,工作强度比原... 通过对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改进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办法采用田边杂草赶蛾和大田赶蛾相结合来预测发生期;将大田定点调查改为随机调查卵密度来确定发生量的方法,测报技术简便,准确性高,工作强度比原测报方法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纵卷叶螟 测报技术 改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机械化育插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学林 平永林 《农技服务》 2010年第6期691-691,共1页
从机插秧培育要点、单季晚稻机插要点和大田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单季晚稻机械化育插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关键词 机插秧 单季晚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乡市崇福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学林 徐建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387-387,390,共2页
对桐乡市崇福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区 现状 问题 对策 浙江桐乡 崇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宋学林 胡转化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387-387,395,共2页
总结了桐乡市崇福镇土地经营权流转经历的3个阶段,在分析土地经营权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路,以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经营权 浙江桐乡 崇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
5
作者 宋学林 徐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139-139,142,共2页
根据浙北地区气候环境特点介绍了出口甘蓝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期栽培、大田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地区甘蓝生产达到出口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出口型甘蓝 栽培技术 浙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热带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杰 刘生文 +7 位作者 游明堂 李富林 买买提.依明 刘志勇 宋学林 陈玉魁 严公丁 李树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玉米热带资源配合力很高,抗病虫、特别是抗玉米螟能力强。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在40-50年代开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材料进行改良,为美国商业用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已选育出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自交... 玉米热带资源配合力很高,抗病虫、特别是抗玉米螟能力强。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在40-50年代开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材料进行改良,为美国商业用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已选育出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自交系,组配杂交种均超过对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带 种质资源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播玉米单交种八农701宽膜制种技术
7
作者 陈玉魁 宋学林 +3 位作者 韩国庆 胡润泽 刘志勇 宋运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6-136,共1页
复播玉米单交种八农701于1995年9月经喀什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已累计复播种植4×104hm2,种子需求量不断扩大。1998年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在莎车县牌楼农场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1亲本特性八农7... 复播玉米单交种八农701于1995年9月经喀什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已累计复播种植4×104hm2,种子需求量不断扩大。1998年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在莎车县牌楼农场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1亲本特性八农701母本8127为不育系,单株总叶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复播 农膜覆盖 宽膜覆盖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直播稻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的改进
8
作者 平永林 宋学林 +1 位作者 余如良 朱黎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621-622,共2页
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办法采用田边杂草赶蛾和大田赶蛾相结合来预测发生期;从大田定点调查改为随机调查卵密度来确定发生量的方法,测报技术简便,准确性高,工作强度比原测报办法减少1/3。经4年验证,与实际发生基... 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单季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测报办法采用田边杂草赶蛾和大田赶蛾相结合来预测发生期;从大田定点调查改为随机调查卵密度来确定发生量的方法,测报技术简便,准确性高,工作强度比原测报办法减少1/3。经4年验证,与实际发生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纵卷叶螟 测报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征象与临床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学林 刘玉霞 +3 位作者 杨世锋 顾慧 孔芳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412-1417,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及临床病理资料,观察CT影像学征象,记录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如核分裂象(/50HPF)、Ki-67增值指数、CD1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及临床病理资料,观察CT影像学征象,记录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如核分裂象(/50HPF)、Ki-67增值指数、CD117、DOG-1、CD34等。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轮廓、肿瘤成分、强化方式、肿瘤有无血管、有无周围浸润、有无溃疡、瘤内有无气体、有无钙化、有无坏死、延迟期CT值、Ki-67增值指数、核分裂象(/50HPF)、CD34等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强化程度、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及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其CT征象对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平原地区改良Sc704玉米大面积制种技术
10
作者 刘志勇 宋学林 +3 位作者 陈玉魁 胡润泽 韩国庆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SC704 制种 杂交 喀什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池水质调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学林 沈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360-360,365,共2页
从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方面介绍了养殖池水质调控技术,以期为改善池塘水质、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殖池 水质调控 溶解氧 PH值 氨氮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水溶性肥料对杂交玉米产量及耕地肥力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学林 张东昱 +1 位作者 何斌 陈修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以玉米品种兴达5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水溶性肥料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采用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的处理A4玉米株高、单穗鲜重、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种子重量及经济产量表现最高,分别为257.38 cm、450.2... 以玉米品种兴达5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水溶性肥料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采用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的处理A4玉米株高、单穗鲜重、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种子重量及经济产量表现最高,分别为257.38 cm、450.26 g、17.88行、37.83粒、35.46 g、248.43 g与1175.07 kg/亩;土壤pH、容重与全盐含量在玉米收获后较播前下降幅度最大,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13.33%、7.58%与8.05%;土壤有机质与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较播前提高的幅度最大,分别为11.04%与15.90%。这一研究结论可为河西走廊杂交玉米产量的提高及土壤肥力状况的改善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肥料 杂交玉米 产量 耕地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云南省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尤帅 杨建发 +2 位作者 宋学林 罗亚明 朱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6期13-15,共3页
为给相关部门和同仁谋划我省“十二五”兽医执法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笔者对云南省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笔者认为云南省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兽医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 为给相关部门和同仁谋划我省“十二五”兽医执法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笔者对云南省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笔者认为云南省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兽医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并就此提出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法规体系 云南省 兽医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油罐车检测位置及石油储运计量方式的优化
14
作者 宋学林 马彦明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172-172,91,共2页
规范汽车油罐车计量检测位置,是油罐车计量准确交接、公信交接的可行性方法,是解决困扰油品装、运、卸各环节计量准确的有效途径,是运油企业增强互信、节省成本的好方法。
关键词 油罐车 规范检测位置 提升计量准确度 企业互信 节省企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绍荣 冯昕 +6 位作者 彭大为 江小青 冯家斌 宋学林 吴向明 鲍友明 吴永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前,非透析疗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中药多途径给药治疗CRF38例,并与同期包醛氧淀粉组(15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3例全部符合... 目前,非透析疗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中药多途径给药治疗CRF38例,并与同期包醛氧淀粉组(15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3例全部符合CRF诊断标准〔1〕。治疗组3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多途径给药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肥耦合对杂交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东昱 宋学林 +2 位作者 陈修斌 张金汉 王哲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5期21-23,共3页
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杂交糯玉米生产中,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杂交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为75%~90%和施肥水平纯N650kg/hm^2+P_2O_5450kg/hm^2+K_2O225kg/hm^2时,杂交玉米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气生根数... 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杂交糯玉米生产中,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杂交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为75%~90%和施肥水平纯N650kg/hm^2+P_2O_5450kg/hm^2+K_2O225kg/hm^2时,杂交玉米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气生根数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植株的光合速率最高可达20.32μmolCO_2·m-2·s-1,同时植株在穗重、穗长、穗行数、单株平均结穗数、单株均产量等性状的表现上也最优,本处理种子产量最高可达52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水肥耦合 光合特性 产量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技术要点
17
作者 宋学林 《浙江畜牧兽医》 2011年第1期43-,共1页
桐乡市崇福镇从2006年开始实施生猪发酵床养殖棚舍改建,通过3年实践和发展,初步建立了一套以规模养猪场为中心,养猪大户为主体的生猪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新模式。1养殖特点生猪发酵床养殖通过建立发酵床。
关键词 发酵床养殖 生猪 发酵助剂 猪粪尿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18
作者 宋学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8-29,共2页
从育苗棚的选址建棚、苗床营养土的配制、种子消毒、播种、分苗、炼苗、定植、去雄授粉和采种等环节介绍了番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关键词 番茄 杂交种子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截干培育大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春桃 邹雪生 +1 位作者 单德芳 宋学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站基地,利用1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站基地,利用1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质量均与对照苗木质量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截干 苗木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连作玉米土壤肥力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东昱 宋学林 +1 位作者 何斌 陈修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21-23,共3页
在连作3年的制种玉米土壤上,采用单作玉米、单作菜豆、玉米—菜豆间作3种不同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出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的种植模式相比,采用单作菜豆与玉米—菜豆间作的种植模式,均能够降低土... 在连作3年的制种玉米土壤上,采用单作玉米、单作菜豆、玉米—菜豆间作3种不同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出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的种植模式相比,采用单作菜豆与玉米—菜豆间作的种植模式,均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及土壤内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单作菜豆的种植模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与单作玉米的种植模式相比,玉米—菜豆间作后的土壤容重降低了0.92%,其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分别高出4.14%、2.35%、0.91 cmol/kg、0.73 g/kg、2.24 mg/kg、1.48 mg/kg与2.81 mg/kg;不同种植模式中,以采用玉米—菜豆间作土壤的产值、产出投入比最高,分别达到12.76万元/hm2、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水肥耦合 连作玉米土壤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