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苹果粉加工代谢物差异
1
作者 宋娟 康三江 +4 位作者 张海燕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 苟丽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0期229-238,共10页
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和喷雾干燥两种加工技术对苹果粉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超微粉碎和喷雾干燥两种加工技术对苹果粉的代谢物种类、表达丰度、相关性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 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和喷雾干燥两种加工技术对苹果粉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超微粉碎和喷雾干燥两种加工技术对苹果粉的代谢物种类、表达丰度、相关性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等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与超微粉碎相比,喷雾干燥的苹果粉粒径减小(D[50]3.91μm,D[3,2]2.62μm,D[4,3]5.52μm)、比表面积增大(850.10 m2/kg)、跨度值减小(2.51)。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技术的苹果粉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7%,表明加工方式对代谢物组成有显著影响。代谢物鉴定发现了244种代谢物,包括脂类、苯丙素类和苯型化合物等。表达丰度显示,超微粉碎在保持天然营养成分方面优于喷雾干燥。样本相关性分析和热图显示,喷雾干燥的代谢物表达具有较高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单变量统计分析发现,与超微粉碎相比,喷雾干燥的苹果粉共有1172种物质上调、2550种物质下调。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加工技术与苹果粉的特定代谢物人参皂苷F1与N-果糖基焦谷氨酸等呈正相关,水杨酸与天冬氨酸等呈负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最为活跃。结论超微粉碎苹果粉适合生产健康和特殊营养食品,喷雾干燥苹果粉适合快餐食品和烘焙行业,为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超微粉碎 喷雾干燥 苹果粉 代谢物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
作者 宋娟 董丽 张玉良 《电子质量》 202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线上课程资源、构建“双主两线三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思政案例集、推进专创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改革实践。通过系统化路径设...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线上课程资源、构建“双主两线三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思政案例集、推进专创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改革实践。通过系统化路径设计与方法创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全过程 探索与实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方式对苹果草莓酒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曾朝珍 慕钰文 +3 位作者 袁晶 宋娟 张海燕 康三江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18,共7页
该研究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为发酵菌株,探讨了五种不同发酵方式(酿酒酵母单一发酵、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混合同时发酵及顺序发酵)对苹... 该研究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为发酵菌株,探讨了五种不同发酵方式(酿酒酵母单一发酵、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混合同时发酵及顺序发酵)对苹果草莓酒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接种酿酒酵母,24 h后接种异常毕赤酵母的顺序发酵方式在提升糖代谢效率、增加有机酸、总酚及总黄酮含量,以及增强果酒抗氧化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其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分别降至0.36 g/L、75.00 g/L和4.58 g/L,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增加至804.87 mg/L、2 720.45 mg/L和560.25 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终增至0.95 g/L和0.42 g/L,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4.34μmol Trolox/mL、3.38μmol Trolox/mL和6.60μmol Trolox/mL。酿酒酵母与异常毕赤酵母的顺序发酵对苹果草莓酒的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为生产高品质苹果草莓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方式 非酿酒酵母 苹果草莓酒 理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沙棘复合饮品益生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4
作者 袁晶 康三江 +2 位作者 张海燕 苟丽娜 宋娟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59-466,共8页
以苹果-沙棘汁为原料,运用两水平分式析因设计法(25)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发酵条件,以期改善苹果-沙棘汁口感,提升饮品营养功能。通过分析料液比、接种量、菌浓度、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苹果-沙棘汁中活菌数和可... 以苹果-沙棘汁为原料,运用两水平分式析因设计法(25)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发酵条件,以期改善苹果-沙棘汁口感,提升饮品营养功能。通过分析料液比、接种量、菌浓度、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苹果-沙棘汁中活菌数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确定显著影响因素料液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优化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1(V/V)、接种量6%、菌浓度8.00 lg(CFU/mL)、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发酵苹果-沙棘汁的活菌数达到8.78 lg(CFU/mL),感官评分为33.91。研究表明,苹果-沙棘汁可以作为益生菌发酵的良好载体,与发酵前比,发酵显著改善了苹果-沙棘汁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 苹果-沙棘汁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苹果干品质特性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娟 张海燕 +4 位作者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 康三江 文鹏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1-231,共11页
为探究提高静宁苹果干零食品质的加工方式,本研究探讨了5种干燥方式(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压差膨化干燥和热泵干燥)对苹果干能耗、抗氧化活性、微观结构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其它4种方式相比,在能耗方面,真... 为探究提高静宁苹果干零食品质的加工方式,本研究探讨了5种干燥方式(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压差膨化干燥和热泵干燥)对苹果干能耗、抗氧化活性、微观结构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其它4种方式相比,在能耗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单位能耗最高(69.48±1.69 kW·h/kg),而太阳能干燥的单位能耗最低(19.60±1.36 kW·h/kg);在硬脆度方面,热风干燥的苹果干具有最高的硬度、最低的脆度,而真空冷冻干燥的苹果干硬度最低、脆度较高;在色差方面,真空冷冻干燥苹果干的L*值最高(72.91±0.59),ΔE值最接近鲜样(10.48±0.30);此外,真空冷冻干燥能有效降低苹果干中抗氧化物质的损失,与鲜样相比,其抗坏血酸、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5.22%、39.27%和32.02%。同时,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也分别降低了23.50%、57.24%和10.56%;在微观结构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苹果干细胞层呈较规律的海绵状多孔性结构,质地较好;在风味方面,鉴定出5种干燥方式的苹果干有9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真空冷冻干燥的苹果干更加芳香、口感更加丰富。综合考虑,真空冷冻干燥是提高苹果干零食品质特性和风味的推荐方法,对苹果干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苹果干 抗氧化活性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车辆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邵瑞影 王洪军 +2 位作者 宋娟 葛伟伟 周新院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2期123-126,156,共5页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文章分析车辆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育理念改变、产教融合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最后进行实践应用并取得一...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文章分析车辆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育理念改变、产教融合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最后进行实践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经过该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后,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学习工程基础知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多病害检测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娟 贺龙喜 龙会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1173,共13页
针对已有目标检测算法在隧道衬砌病害检测中全局信息提取不充分、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检测算法TDD-YOLO.该算法以YOLOv7框架为基础,采用MobileVi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网络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提取能力;在特征金... 针对已有目标检测算法在隧道衬砌病害检测中全局信息提取不充分、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检测算法TDD-YOLO.该算法以YOLOv7框架为基础,采用MobileVi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网络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提取能力;在特征金字塔网络的上采样和下采样后增加Coordinate attention (CA)注意力模块,突出病害的特征信息,去除背景信息的干扰;提出卷积模块TP Block,在计算量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选用SSD、 Faster-RCNN、 EfficientDet、 YOLOv5、 YOLOv7这5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DD-YOLO算法的F1为77.43%,相对5种对比算法,分别提高了15.58%、17.36%、 12.19%、 6.32%、 6.14%;mAP为77.52%,相对5种对比算法,分别提高了15.20%、 14.24%、 9.44%、 7.44%、6.39%. TDD-YOLO算法病害识别精度最高,综合性能最优,适用于实际隧道工程的病害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病害 深度学习 病害识别 目标检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倍性鉴定研究
8
作者 朴向民 毕长安 +1 位作者 闫艳 宋娟 《广东蚕业》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文章以桔梗根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取样时间、预处理时间、解离液及解离时间对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并对不同材料进行倍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取样时根长为0.5~1.0 cm,取样时间为上午8... 文章以桔梗根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取样时间、预处理时间、解离液及解离时间对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并对不同材料进行倍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取样时根长为0.5~1.0 cm,取样时间为上午8:00—10:00,剪取0.2~0.3 cm的根尖置于2 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预处理2~3 h,用质量分数为1%的果胶酶和1%的纤维素酶混合液解离60~90 min,采用卡宝品红染液染色10 min后镜检,最终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优化后的桔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可用于对二倍体及四倍体桔梗进行鉴别,进一步为今后开展桔梗资源倍性鉴定、不同倍性资源的杂交后代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根尖 染色体制片 倍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温高湿条件下苹果加工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娟 康三江 +4 位作者 张海燕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 苟丽娜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11-723,共13页
通过分析发酵对苹果品质影响的内在机制,为苹果功能成分及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助力苹果产业纵深发展。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高温高湿条件下苹果加工过程产生的各类差异代谢化合物,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热图、偏... 通过分析发酵对苹果品质影响的内在机制,为苹果功能成分及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助力苹果产业纵深发展。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高温高湿条件下苹果加工过程产生的各类差异代谢化合物,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热图、偏最小二乘判别方法、KEGG通路富集等对代谢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了不同发酵过程中苹果代谢组成的显著阶段性变化,代谢物质鉴定表明,存在334种代谢物,其中脂质和类脂分子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4.61%。利用聚类树图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揭示了在发酵末期苹果样本的代谢物水平明显高于未发酵样本,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发酵阶段的苹果样本。通过KEGG路径分析进一步指出,苹果的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在发酵期间非常活跃,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激活了玉米素生物合成和鞘脂代谢的特定途径,这对苹果的高温适应性和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学 苹果 高温发酵 代谢途径 代谢产物 多样性 质量控制 风味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书籍缝缀装形制考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6,I0003,共6页
中古时期诸多书籍装帧形式中,“缝缀装”由于方法失传且没有详尽的文献记载,学界对其样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笔者在整理西夏书籍装帧的过程中,从百余件缝缀装书籍入手,分析前人旧说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厘清缝缀装的形制。据此便可对... 中古时期诸多书籍装帧形式中,“缝缀装”由于方法失传且没有详尽的文献记载,学界对其样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笔者在整理西夏书籍装帧的过程中,从百余件缝缀装书籍入手,分析前人旧说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厘清缝缀装的形制。据此便可对误判、错判的缝缀装进行订正,同时也为中古书籍装帧史的梳理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书籍 缝缀 装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苹果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11
作者 宋娟 康三江 +4 位作者 张海燕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 苟丽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66,共8页
该研究以苹果为原料,采用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混合发酵制备黑苹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系统探究了接种量、混菌比例、发酵温度和相... 该研究以苹果为原料,采用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混合发酵制备黑苹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系统探究了接种量、混菌比例、发酵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黑苹果的颜色参数、褐变程度(A420 nm值)、类黑精含量、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粘液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比例1.5∶1.0,混菌接种量7.5%,相对湿度54%,发酵温度56℃。在此优化条件下,黑苹果的类黑精含量为189.64 g/k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4.24μmol Trolox/g,FRAP值为31.09μmol Trolox/g,分别比未发酵的新鲜苹果提高了8.87倍、4.15倍和6.41倍。综上,黑苹果的类黑精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苹果 发酵工艺 类黑精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发酵处理对苹果品质和风味变化的影响
12
作者 宋娟 康三江 +4 位作者 张海燕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 苟丽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32-41,共10页
以新鲜苹果为原料,在高温(50~90℃)和相对湿度(50%~90%)条件下,探究苹果发酵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与新鲜苹果相比,苹果在外观、色泽、质地和口感上均发生显著变化。发酵过程中总色差(ΔE)显著增加,从29.07±1... 以新鲜苹果为原料,在高温(50~90℃)和相对湿度(50%~90%)条件下,探究苹果发酵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与新鲜苹果相比,苹果在外观、色泽、质地和口感上均发生显著变化。发酵过程中总色差(ΔE)显著增加,从29.07±1.04增至50.11±0.93,表明苹果色泽变为深褐色。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降到(6.64±0.78)、(77.04±0.58)mg/g DM和(24.75±0.73)mg/g DM,还原糖含量则增加到(409.36±0.64)mg/g DM。在酶活性方面,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活性在发酵初期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酶活性在发酵中期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性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保持稳定。黑苹果的总酚含量较新鲜苹果提高1.45倍,5-羟甲基糠醛含量在发酵后期显著增加到(16.21±0.36)mg/g DM,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但总黄酮含量有所减少。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显示,高温发酵降低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促进醛类化合物的形成,这些醛类化合物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对黑苹果的整体风味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高温发酵 品质 抗氧化活性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提高女性合作倾向:基于fNIRS的超扫描研究
13
作者 宋娟 焦志彬 +4 位作者 杨雪 韩高鑫 陈祎玥 连涛 梁竞元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1,共9页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促进合作,但其神经机制并不清楚,尤其是人际神经机制。本研究招募女性被试82名(41对),采用网络掷球及囚徒困境范式,从双脑视角考察共同经历社会排斥对合作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同经历社会排斥组的合作倾向及右侧额...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促进合作,但其神经机制并不清楚,尤其是人际神经机制。本研究招募女性被试82名(41对),采用网络掷球及囚徒困境范式,从双脑视角考察共同经历社会排斥对合作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同经历社会排斥组的合作倾向及右侧额中回脑间同步性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并且,右侧额中回脑间同步性与合作倾向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合作过程中,右侧额中回脑间同步性的提高,可能是共同经历社会排斥提高合作倾向的脑间神经机制。这一发现为理解合作行为的脑间神经基础提供了新证据,对团队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合作倾向 FNIRS 超扫描 脑间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钢轨磨耗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平 宋娟 +2 位作者 杨春凯 安博洋 陈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4-1042,共9页
轮轨蠕滑曲线会影响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钢轨磨耗,为研究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钢轨磨耗的影响,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适用于Polach模型和修改FASTSIM算法的参数,模拟40~400 km/h行车速度范围内的实测蠕滑曲线;随后,在SIMPACK软件... 轮轨蠕滑曲线会影响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钢轨磨耗,为研究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钢轨磨耗的影响,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适用于Polach模型和修改FASTSIM算法的参数,模拟40~400 km/h行车速度范围内的实测蠕滑曲线;随后,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Polach模型测得实测蠕滑曲线;最后,采用Kik-Piotrowski模型和修改的FASTSIM算法进行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并结合USFD磨耗模型预测钢轨磨耗,对比了理想与实测蠕滑曲线条件下钢轨磨耗的差异.研究表明:理想蠕滑曲线条件下钢轨磨耗深度明显大于实测蠕滑曲线下的结果,随着车辆通过次数的增加,理想条件下钢轨磨耗分布范围更大,内外轨磨耗分布范围分别为实测蠕滑曲线的1.5倍和1.3倍;摩擦系数和磨耗率显著影响钢轨磨耗大小及磨耗分布情况,故在车辆动力学仿真和钢轨磨耗计算中有必要考虑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形成了确定实测蠕滑曲线参数的前处理程序,可服务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和钢轨磨耗计算,可以有效指导现场进行钢轨打磨等养护维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滑曲线 数值模拟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钢轨磨耗 接触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酵素混菌发酵工艺优化
15
作者 张海燕 康三江 +4 位作者 苟丽娜 袁晶 曾朝珍 慕钰文 宋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6-243,共8页
该研究以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戊糖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为发酵菌种制备苹果酵素,研究不同菌种组合... 该研究以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戊糖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为发酵菌种制备苹果酵素,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发酵对苹果酵素可溶性固形物、pH、总酸、还原力、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苹果酵素酵母菌发酵阶段和乳酸菌发酵阶段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菌种发酵苹果酵素酵母菌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酿酒酵母1∶0.2,接种量3.3%,发酵温度23℃,初始pH4.7,乳酸菌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戊糖乳植物杆菌∶肠膜明串珠菌1∶1,接种量5.2%,发酵温度33℃,初始pH 5.1,在此优化条件下,多菌种发酵苹果酵素的感官评分为9.82,SOD活性为55.83 U/m L、总酸含量为4.96 g/L、还原力为6.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4°Bx、p H为2.96。该研究为苹果酵素产品工业化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酵素 酵母菌 乳酸菌 多菌种发酵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摇头角的非赫兹滚动接触算法对比研究
16
作者 陈雨 周佳仪 +5 位作者 宋娟 安博洋 吕涛 王平 何庆 朱颖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为研究轮对摇头角对轮轨接触行为的影响以及评估简化非赫兹轮轨接触算法的精度,选取EKP、MKP与MSHM共3种考虑摇头角的轮轨非赫兹简化算法分析轮轨法向与切向接触行为。以S1002CN车轮踏面和CHN60钢轨为研究对象,以精确理论CONTACT算法的... 为研究轮对摇头角对轮轨接触行为的影响以及评估简化非赫兹轮轨接触算法的精度,选取EKP、MKP与MSHM共3种考虑摇头角的轮轨非赫兹简化算法分析轮轨法向与切向接触行为。以S1002CN车轮踏面和CHN60钢轨为研究对象,以精确理论CONTACT算法的结果为参考,对比各简化接触算法得到的接触斑形状、接触应力、切应力等微观接触结果的准确性。利用UM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轮轨运动参数,然后输入到接触算法计算轮轨接触解,基于统计学累积误差方法评估不同接触算法在实际车辆运行工况下的计算精度与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摇头角使轮轨接触斑与接触应力呈三维非对称分布;对于法向接触,在大部分工况下,MKP算法相比EKP、MSHM算法精度较高,但接触斑内轮轨曲率变化较大时,如横移量为6 mm,MKP算法所得到的最大接触应力误差为47.2%,此时更适合采用MSHM算法,其误差为27%;对于切向问题,采用EKP+FaStrip、MKP+FaStrip算法比MSHM+FASTSIM算法得到的结果更准确;对于动力学结果,MKP+FaStrip算法比EKP+FaStrip、MSHM+FASTSIM算法得到的接触结果更加精确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接触 简化非赫兹接触算法 摇头角 计算精度 计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诊断改进与船员培训质量管理的融合运行实践探索——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提升内部综合质量保证体系为例
17
作者 杨海澜 陈璐 +2 位作者 周威玲 宋娟 周全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当前国内所有的高职院校均在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其中又有部分航海类高职院校同时受控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两套体系受控的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不完全一样,容易造成整个学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相互扰动的现象。文... 当前国内所有的高职院校均在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其中又有部分航海类高职院校同时受控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两套体系受控的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不完全一样,容易造成整个学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相互扰动的现象。文章主要探索交通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外循环、兼顾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内循环、两个体系双循环运行模式,让学校所有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在新的融合模式中依据规则、精准实施、连续受控、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员培训 诊断改进 内外循环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对早产儿的影响
18
作者 王军 王茹 +8 位作者 张宇航 宋娟 徐发林 董慧芳 夏磊 曹洋洋 张含 唐晓康 郭倩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18-821,共4页
目的分析出生后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对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尤其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预防作用及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分析出生后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对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尤其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预防作用及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出生后第2天添加多重益生菌,连续28 d;给予对照组正常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尤其是NEC全阶段发病率、NEC(≥2期)发病率和智能发育评定分值。结果试验组NEC全阶段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EC(≥2期)发病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月龄6个月时智能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全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降低早产儿NEC全阶段发病率,但不能降低NEC发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智力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效能与疼痛循证评估实践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张月娟 蒋新玲 +2 位作者 宋娟 王莉 张曦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9期129-133,共5页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效能现状,探讨其与疼痛循证评估实践间的相关性,为构建肿瘤科护士疼痛培训方案,提高疼痛管理能力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2月18日—3月8日,采用肿瘤科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问卷和疼痛评估...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效能现状,探讨其与疼痛循证评估实践间的相关性,为构建肿瘤科护士疼痛培训方案,提高疼痛管理能力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2月18日—3月8日,采用肿瘤科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问卷和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问卷,对宁夏地区7所医院肿瘤科的197名肿瘤科护士开展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197份,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46%。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总分为(90.62±15.96)分,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总分为(114.97±18.53)分。护士的疼痛管理效能各维度与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中的疼痛筛查、疼痛评估、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疼痛再评估、疼痛评估工具的选用及记录均呈正相关(r=0.643、0.703、0.757、0.765、0.794,P均<0.01)。结论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效能处于偏上水平,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两者间呈正相关。建议护理管理者积极探索疼痛管理效能的优化方案,注重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在提高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效能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疼痛 管理效能 疼痛评估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ECU在智能驾驶中的作用与技术革新
20
作者 宋娟 《汽车电器》 2025年第6期45-47,共3页
作为车辆控制系统的核心中枢,ECU在面对多传感器融合、高实时决策及功能安全冗余等需求时,其技术边界与功能定位亟需重构。一方面,传统分布式ECU架构受限于算力瓶颈与通信延迟,难以满足自动驾驶算法的指数级算力需求;另一方面,车辆EEA... 作为车辆控制系统的核心中枢,ECU在面对多传感器融合、高实时决策及功能安全冗余等需求时,其技术边界与功能定位亟需重构。一方面,传统分布式ECU架构受限于算力瓶颈与通信延迟,难以满足自动驾驶算法的指数级算力需求;另一方面,车辆EEA的集中化趋势催生了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的功能整合,对ECU的硬件异构集成、软件动态调度及跨域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就ECU在智能驾驶中的功能重构路径与技术革新方向展开系统性探讨,以期望为汽车电子架构的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助推智能驾驶技术突破落地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控制 智能驾驶 ECU E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