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油菜品种种子带菌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培玲 李子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以油菜主产区的10个主栽品种的种子为材料,将吸水纸检测法与分子指纹分析相结合,对种子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菜种子携带有7属9种真菌,其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以及青霉属(Pe... 以油菜主产区的10个主栽品种的种子为材料,将吸水纸检测法与分子指纹分析相结合,对种子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菜种子携带有7属9种真菌,其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以及青霉属(Penicillium sp.),且不同油菜品种之间种子所携带的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带菌 分子指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郝丽芬 宋培玲 +3 位作者 李子钦 包玉英 李强生 胡宝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为了解我国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菌营养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5℃均可进行营养生长并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 为了解我国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菌营养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5℃均可进行营养生长并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在pH4~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并产孢,在pH7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而持续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尤其不利于产孢。最适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菌丝体生长 分生孢子 产孢量 光温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标记分析油菜黑胫病原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郝丽芬 宋培玲 +2 位作者 李子钦 皇甫海燕 李强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5,共8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遗传多样性。分离获得国内菌株84株,并以15株国外(英国、加拿大、波兰)油菜黑胫病菌菌株作为参照,利用筛选出的24条引物对这99株病原菌进行ISSR—PCR扩增。共...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遗传多样性。分离获得国内菌株84株,并以15株国外(英国、加拿大、波兰)油菜黑胫病菌菌株作为参照,利用筛选出的24条引物对这99株病原菌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245条带,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5~1.00,国内和国外油菜黑胫病菌菌株很明显被分为两个菌群,中国84株菌基本按地理来源分为5个类群,只有江苏省菌株分布于各个类群。各省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是0.1081~0.2527,而香农(Shannon’S)信息指数的范围是0.1575~0.3726,顺序为江苏〉湖北〉安徽〉内蒙古〉上海〉四川。中国与英国和加拿大菌株的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8343和0.7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LEPTOSPHAERIA biglobosa ISSR 遗传多样性 地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NAC6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郝丽芬 燕孟娇 +5 位作者 皇甫海燕 宋培玲 房永雨 贾晓清 李子钦 韩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NAC(即NAM、ATAF和CUC)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和多种逆境胁迫反应的调控。为阐释甘蓝型油菜BnNAC61的表达特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甘蓝型油菜总cDNA中克隆BnNAC6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CDS全长846 bp,编码281个... NAC(即NAM、ATAF和CUC)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和多种逆境胁迫反应的调控。为阐释甘蓝型油菜BnNAC61的表达特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甘蓝型油菜总cDNA中克隆BnNAC6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CDS全长846 bp,编码281个氨基酸,N端含有NAM保守结构域;其启动子区存在W-box、响应抗性和胁迫、ABA、MeJA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发现BnNAC61定位在细胞核。酵母试验表明,BnNAC61属于转录激活子,转录激活区位于136~208 aa区段。利用qRT-PCR研究BnNAC61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接种处理后,BnNAC61被显著诱导上调表达;逆境胁迫PEG、NaCl、4℃处理后BnNAC61被不同程度地诱导表达,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激素SA、MeJA和ACC处理后Bn⁃NAC6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激素ABA处理后,BnNAC61表达被抑制。上述结果表明BnNAC61是参与多种逆境胁迫的转录因子,尤其可能在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NAC61基因 亚细胞定位 转录激活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黑胫病抗性相关基因BnWRKY70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燕孟娇 石嵘 +5 位作者 郝丽芬 皇甫海燕 宋培玲 贾晓清 皇甫九茹 李子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33,共7页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成员,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BnWRKY70在油菜黑胫病抗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油菜响应黑胫病菌侵染产生的特异基因BnWRKY70进行序列分析;将克隆得到BnWRKY70基因CDS 308bp...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成员,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BnWRKY70在油菜黑胫病抗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油菜响应黑胫病菌侵染产生的特异基因BnWRKY70进行序列分析;将克隆得到BnWRKY70基因CDS 308bp特异区段,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构建了基于病毒诱导的油菜基因沉默体系;利用qRT-PCR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进一步通过表型观察和病情指数统计分析评价BnWRKY70基因沉默植株在接种黑胫病菌之后油菜的抗病性。结果表明,BnWRKY70基因最长ORF为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WRKY保守结构域,属于Ⅲ类WRKY转录因子。BnWRKY70基因沉默后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说明在油菜中成功构建了VIGS体系。表型观察发现基因沉默油菜株系叶片比未沉默株系更易感病,病斑面积更大,且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说明BnWRKY70基因沉默减弱了油菜的抗病性。本研究为揭示BnWRKY70在油菜病原菌分子互作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黑胫病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BnWRKY7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市场与中国政府职能改革方向
6
作者 宋培玲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8X期2-2,共1页
二十世纪初的2001年,我们国家才加入了关贸总协定WTO,我们国家才真正作为独立的国体进入世界市场。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就是:一.建立技术市场,强化知识产权意识;二.建立现代化人才市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三.规范资本、金... 二十世纪初的2001年,我们国家才加入了关贸总协定WTO,我们国家才真正作为独立的国体进入世界市场。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就是:一.建立技术市场,强化知识产权意识;二.建立现代化人才市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三.规范资本、金融市场,经济安全防范意识;政府经济职能的具体转变,作用力方向也是向这些方面努力,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市场 政府职能 技术市场 人才市场 资本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7
作者 赵丽丽 李子钦 +7 位作者 史志丹 牟春雨 皇甫海燕 齐桂强 宋培玲 燕孟娇 皇甫九茹 杨永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为明确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9株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通过紫外诱导结合药剂筛选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开展了抗药性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 为明确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9株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通过紫外诱导结合药剂筛选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开展了抗药性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病力、靶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量测定等研究。结果显示:119株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EC50值范围为0.0121~0.8907μg/mL,平均值为0.2403±0.1365μg/mL,呈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田间抗药性菌株;经室内诱导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19AH-5A、19AH-5C,对戊唑醇的EC50值分别是野生型敏感菌株的5.857和12.903倍;此外,抗药性菌株19AH-5C的生物学特性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而19AH-5A的致病力下降严重;2株抗药性菌株中戊唑醇靶标蛋白的编码基因CYP51的碱基序列与敏感菌株完全一致,未发现可引起氨基酸改变的碱基突变,但在戊唑醇培养条件下,抗药性菌株19AH-5C中靶基因CYP5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3.72倍。油菜核盘菌在戊唑醇选择压力下可产生抗药性菌株,根据119株核盘菌的敏感性基线以及抗性菌株的环境适合度研究结果判断,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存在中等抗药性风险,因此使用戊唑醇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应持续开展病原菌抗药性水平监测,同时可将不同作用类型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田间抗药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盘菌 戊唑醇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嘉县2009年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培玲 祝新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00-301,共2页
从气候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日照等方面,对获嘉县2009年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获嘉县总的气候特点:温度接近常年,光照总量正常;虽全年降水总量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先后出现了干旱、大风、大雾、暴雪和寒潮等极端气... 从气候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日照等方面,对获嘉县2009年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获嘉县总的气候特点:温度接近常年,光照总量正常;虽全年降水总量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先后出现了干旱、大风、大雾、暴雪和寒潮等极端气候事件,这种气候变化特征的存在,表明获嘉县气候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增大,工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因此,科学地促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当前乃至今后的长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农业 影响 2009年 河南获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07年新乡市水分变化特征及干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培玲 祝新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320-321,共2页
根据新乡市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水分基本要素蒸发、降水方面,对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新乡市降水量和年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干旱趋势增加;农田干旱是由大气降水不平衡所造成,但其表现在土壤水分... 根据新乡市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水分基本要素蒸发、降水方面,对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新乡市降水量和年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干旱趋势增加;农田干旱是由大气降水不平衡所造成,但其表现在土壤水分失调上。并提出调控旱作制度,大力发展防旱抗旱的农业技术措施,选用抗旱品种,制定节约用水的各项政策,以有效防御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变化 特征 干旱 成因 河南新乡 1971—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培玲 皇甫海燕 +7 位作者 史志丹 燕孟娇 郝丽芬 皇甫九茹 贾晓清 郭晨 杨永青 李子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299,共7页
为优化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以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pCH-sGFP为载体,农杆菌LBA4404为介体,对油菜黑胫病菌的分生孢子进行转化。油菜黑胫病菌的最佳转化体系为:分生孢子浓度10^(6)个/mL,农杆菌OD600值0.6... 为优化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以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pCH-sGFP为载体,农杆菌LBA4404为介体,对油菜黑胫病菌的分生孢子进行转化。油菜黑胫病菌的最佳转化体系为:分生孢子浓度10^(6)个/mL,农杆菌OD600值0.6,乙酰丁香酮浓度200μmol/mL,pH 5.8,25℃,共培养4 d,获得120~161个转化子。随机选取26个转化子连续培养5代能够稳定遗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的菌丝和孢子可见绿色荧光。PCR鉴定发现T-DNA已整合进油菜黑胫病菌基因组中,Southern blot鉴定发现T-DNA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黑胫病菌中,转化子均能够稳定遗传。建立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体系为该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和功能基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菌 遗传转化 转化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诱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永青 宋培玲 +7 位作者 燕孟娇 郝丽芬 连海飞 李秀萍 莎娜 史志丹 赵丽丽 李子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为了探明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对68株油菜核盘菌的戊唑醇室内敏感性进行了试验。同时通过室内诱导获得抗药性突变株,并分析了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及戊唑醇靶标酶基因,为戊唑醇的应用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 为了探明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对68株油菜核盘菌的戊唑醇室内敏感性进行了试验。同时通过室内诱导获得抗药性突变株,并分析了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及戊唑醇靶标酶基因,为戊唑醇的应用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8年从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采集的68株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EC50值(有效抑制中浓度)介于0.405~2.942μg/mL之间,其中73.5%的菌株EC_(50)值分布于1.0~1.8μg/mL,且敏感性频率呈单峰曲线分布,表明受试核盘菌对戊唑醇敏感。通过紫外加药剂联合诱导获得4株戊唑醇的抗药性突变株,其抗性倍数分别为2.6、2.9、3.1、4.7,属于拮抗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菌核能力均显著性降低,说明突变株的环境适合度较低,不易在田间广泛流行;对抗性突变株的戊唑醇靶标酶基因CYP51序列分析得出,其中一株抗药性突变株HN-6R2中CYP51基因编码的第244个氨基酸由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说明该突变株对戊唑醇的抗性可能与K244E氨基酸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核盘菌 戊唑醇 室内敏感性 抗药性诱导 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观察
12
作者 史志丹 宋培玲 +6 位作者 郝丽芬 皇甫海燕 燕孟娇 杨永青 吴晶 赵丽丽 李子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6-292,共7页
为明确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甘蓝型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及扩展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黑胫病菌株接菌油菜叶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株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接种油菜叶片7 h后,分生... 为明确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甘蓝型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及扩展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黑胫病菌株接菌油菜叶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株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接种油菜叶片7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长出芽管;17 h后,芽管侵入气孔;24 h后,分生孢子全部萌发;36 h后萌发的芽管形成菌丝;120 h后,菌丝在叶片表皮细胞间隙蔓延,并侵入叶肉细胞。13 d后,菌丝侵入茎部皮层组织;15 d后,菌丝在皮层细胞间隙蔓延,并侵染至茎表皮;21 d后,菌丝侵染至维管组织;23 d后,菌丝侵染至茎韧皮部;25 d后,茎导管被侵染,并向木质部扩展。本研究发现的L. biglobosa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可为油菜与黑胫病菌互作的研究、黑胫病致病机理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黑胫病菌 侵染过程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