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自转与ENSO事件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国玄 郑大伟 罗时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0-314,共5页
本文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年际变化,E1 Nino事件与大气及海洋异常活动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信风的崩溃及洋流的东移是引起地球自转速率的年际变化与东太平洋赤道带海水增暖的主要原因.由动力学分析得到:大气的因素所造成的地球自转速... 本文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年际变化,E1 Nino事件与大气及海洋异常活动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信风的崩溃及洋流的东移是引起地球自转速率的年际变化与东太平洋赤道带海水增暖的主要原因.由动力学分析得到:大气的因素所造成的地球自转速率年际变化约占观测量的46.8%,而海洋的因素约起18.6%的作用.这一结果证实了用监测地球自转年际变化来预报E1 Nino事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自转 ENSO事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质点间碰撞的N体数值模拟——Ⅰ.N体碰撞系统邻近点的搜索
2
作者 宋国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本文对N体数值模拟中检测质点碰撞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碰撞系统N体模拟的很大工作量化费在邻近点的搜索上,机时的节约也只能从这方面来挖掘.文中对Quentrec和Brot的方法作了改进,从而节约了存储单元数和计算机时.这为在N体模拟中使用更多... 本文对N体数值模拟中检测质点碰撞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碰撞系统N体模拟的很大工作量化费在邻近点的搜索上,机时的节约也只能从这方面来挖掘.文中对Quentrec和Brot的方法作了改进,从而节约了存储单元数和计算机时.这为在N体模拟中使用更多的质点数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 模拟 质点 碰撞 网络法 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分析与椭圆星系研究
3
作者 宋国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9-134,共6页
对椭圆星系观测事实的解释经历了麦克劳林体、三轴椭球体及潮汐力作用下的旋转椭球体等不同模型的过程.这些模型的建立都是以力学分析为基础的.
关键词 星系动力学 椭圆星系 力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臂扰动对星系中巨分子云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宋国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本文基于巨分子云寿命系由巨分子云间的碰撞所决定的思想,对分子云碰撞方程进行了数值积分.结果表明,星系中巨分子云质量对整个分子云质量之比并不受旋涡扰动所影响.若初始时刻所有分子云都具有质量10~3M_☉,那么在经过若干时间后,约有... 本文基于巨分子云寿命系由巨分子云间的碰撞所决定的思想,对分子云碰撞方程进行了数值积分.结果表明,星系中巨分子云质量对整个分子云质量之比并不受旋涡扰动所影响.若初始时刻所有分子云都具有质量10~3M_☉,那么在经过若干时间后,约有65%的分子云质量蕴藏在巨分子云中.当然,为达到这一情形,在考虑旋臂效应时,它所经历的时间要比不考虑旋臂效应时要短.巨分子云的寿命是与巨分子云在旋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臂扰动 星系 分子云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形成与宇宙大尺度结构
5
作者 宋国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4-79,共6页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与星系形成密切相关。前者的研究把星系基本上视为一质点,而星系形成研究涉及到其内部结构。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有两种模式,由小到大与由大到小。这两种模式被交替使用(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与星系形成密切相关。前者的研究把星系基本上视为一质点,而星系形成研究涉及到其内部结构。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有两种模式,由小到大与由大到小。这两种模式被交替使用(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星系形成研究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形成 宇宙学 宇宙 大尺度结构 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新星遗迹与银河系旋臂结构
6
作者 宋国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从分子云演化的过程来讨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超新星遗迹数目.对银河系分子云的观测已经得到了许多可靠的数据.如果这一研究结果在分子云方面能使理论值和观测值相匹配,那么由此导得的超新星事件结果也有一定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 从分子云演化的过程来讨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超新星遗迹数目.对银河系分子云的观测已经得到了许多可靠的数据.如果这一研究结果在分子云方面能使理论值和观测值相匹配,那么由此导得的超新星事件结果也有一定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内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超新星遗迹约为(775±12)τ5.旋臂结构并不会提高超新星的诞生率,它仅使超新星遗迹的分布有所变化,即在旋臂区域增加,而在臂间区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 旋臂 超新星遗迹 超新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Ⅰ):观测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清 赵君亮 宋国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7-491,共15页
对与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有关的观测特征进行了总结,分别从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特征、金属度分布特征、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以及不同星系中球状星团的数量特征等方面介绍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球状星团的最新观测事实。
关键词 球状星团 形成 演化 银河系 星系演化 方法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分子云聚合形成N体模拟中粒子数的效应
8
作者 张同杰 杨志良 +4 位作者 陈黎 张保洲 李楠 宋国玄 崔建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9,共9页
通过N体数值模拟以不同粒子数对星系中巨分子云的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形成机制下,当对不同数目的分子云取相同的平均密度时,基本分子云的有效半径与其相应质量的立方根成正比,巨分子云的碎裂率与模拟基本分子云的数目... 通过N体数值模拟以不同粒子数对星系中巨分子云的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形成机制下,当对不同数目的分子云取相同的平均密度时,基本分子云的有效半径与其相应质量的立方根成正比,巨分子云的碎裂率与模拟基本分子云的数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 N-体模拟 星系 聚合形成机制 粒子数 巨分子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Ⅱ):模型
9
作者 林清 赵君亮 宋国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4,共1页
简要介绍了若干关于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的代表性模型,包括球状星团诞生于星系形成之前的模型、自增丰演化模型、原始云团的碰撞聚合模型、两阶段形成模型以及星系并合激发形成球状星团的模型和吸积模型等。
关键词 球状星团 形成 演化 银河系 吸积模型 自增丰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不稳定性在巨分子云聚合形成中的作用
10
作者 张同杰 宋国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8-220,共3页
Two models of molecular cloud in disk galaxies are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giant molecular clouds (GMCs) under the 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and random collision using PP(Particle Particle) simulation... Two models of molecular cloud in disk galaxies are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giant molecular clouds (GMCs) under the 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and random collision using PP(Particle Particle) simulation. Som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1) The 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can make small clouds form large clouds faster than random collision. 2)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in the 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model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agglomeration of molecular clou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分子云 引力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聚合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牛顿近似下旋转椭球体的内外度规
11
作者 成浩 宋国玄 黄珹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70,共11页
在后牛顿近似下,得到由均匀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刚体自转下形成的扁球体的内外度规.对由后牛顿效应产生的度规分量利用椭球坐标系及级数展开求得解析解.对这一具体问题,在级数展开中仅存若干项,因此结果有可能用于这一度规下粒子运动... 在后牛顿近似下,得到由均匀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刚体自转下形成的扁球体的内外度规.对由后牛顿效应产生的度规分量利用椭球坐标系及级数展开求得解析解.对这一具体问题,在级数展开中仅存若干项,因此结果有可能用于这一度规下粒子运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牛顿近似 内外度规 扁球体 球谐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