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特性对言语可懂度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嘉炜 祝培生 +1 位作者 刘曦东 刘浩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4-241,共8页
言语可懂度是语言声房间和厅堂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噪声特性是影响言语可懂度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噪声特性对言语可懂度评价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噪声特性对言语可懂度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1)噪声... 言语可懂度是语言声房间和厅堂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噪声特性是影响言语可懂度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噪声特性对言语可懂度评价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噪声特性对言语可懂度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1)噪声在时域上的波动起伏有利于言语理解,但会导致个体间差异增大并降低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噪声频率范围和频谱分布与语言声越接近,在低频区的噪声量越大,对言语可懂度的影响越大;言语噪声能够导致额外的信息掩蔽,影响程度与言语噪声的数量、噪声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听者的个体因素等有关。(2)将当前基于稳态噪声的言语可懂度客观评价方法用于其他噪声时,可能造成对言语可懂度的低估或高估。非稳态噪声情况下的可懂度客观评价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地方。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的下一步研究方向。相关内容可为噪声环境中的言语可懂度主、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综述 噪声特性 言语可懂度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煤岩力学特性研究及能量演化特征
2
作者 张琨 张忍杰 +2 位作者 任建喜 刘政 宋嘉炜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探究冲击倾向性煤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碎特征,以强冲击倾向性煤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中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单轴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煤岩的破裂与变形可分为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应变强化阶段和卸载破坏阶段4个阶... 为了探究冲击倾向性煤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碎特征,以强冲击倾向性煤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中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单轴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煤岩的破裂与变形可分为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应变强化阶段和卸载破坏阶段4个阶段;动态应力、应变均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煤岩动态应力增长因子与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峰值应力与能量密度拟合呈现对数关系,能量密度与应变率拟合呈现指数关系,吸收阻抗比能与应变率具有良好的二次幂指函数关系,吸收阻抗比能和能量密度表现出较强的应变率相关性;破坏模式逐渐由轴向劈裂破坏向压碎破坏过渡。研究结果对于解决当前深部矿山采掘等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动态冲击 应变率 能量密度 动态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室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方法实验对比
3
作者 刘曦东 祝培生 +2 位作者 宋嘉炜 陶畹琪 韩晓迪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7-875,共9页
言语可懂度是演讲厅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当前已有多种演讲厅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方法,但这些评价方法的结果差异较大。文章选取了对应于4个不同语音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STI),对3类常用的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方法 (共10... 言语可懂度是演讲厅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当前已有多种演讲厅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方法,但这些评价方法的结果差异较大。文章选取了对应于4个不同语音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STI),对3类常用的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方法 (共10种主观评价测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1)相同STI值下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差异较大,并且听音条件越差,得分差异越明显,最大的差值达到了54.1个百分点。这种差异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测试表的信息冗余度、应答方式、测试项数量、词句表种类等。(2)信息冗余度差异对单音节词表、双音节词表和句表的主观评价结果影响较大,3种方法之间的得分差值最大达到了32.0个百分点,这种影响还随听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应答方式对押韵词表的主观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并且听音条件越差影响越大;对矩阵句表基本没有影响。(4)测试项数量会明显影响音位平衡单音节词表的难度和信度,测试词表的测试项数量越多,得分越低,同时标准差变小。(5)对于单音节词方法,词表种类对主观评价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语句方法,句表种类在听音条件较差时对主观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在听音条件较好时基本没有影响。相关结果可为演讲厅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 言语可懂度 单音节词表 双音节词表 句表 语音传输指数(S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可懂度简易客观评价方法对比
4
作者 刘浩成 祝培生 +1 位作者 宋嘉炜 刘曦东 《电声技术》 2022年第12期9-13,共5页
言语可懂度是厅堂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言语可懂度的客观评价,除国际标准推荐的语音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外,在工程实践中,声学设计者常使用一些易于测量和掌握的简易方法,如明晰度C_(50)、清晰度D_(50)、有益有... 言语可懂度是厅堂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言语可懂度的客观评价,除国际标准推荐的语音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外,在工程实践中,声学设计者常使用一些易于测量和掌握的简易方法,如明晰度C_(50)、清晰度D_(50)、有益有害声能比U_(50)以及语音干扰级等。结合大量教室实测数据,通过建立简易方法与STI的线性关系,系统地对比简易方法相对于STI的偏差程度,结果表明:各简易方法在不同声学条件下与STI的偏差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些条件下可与STI媲美;C_(50),D_(50)在混响时间较长时与STI偏差程度较小,线性回归结果的估计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Se)均小于STI的1个JND;U_(50)在不同混响和信噪比条件下与STI的偏差程度均较小,线性回归得到的Se最大仅在STI的1个JND左右;语音干扰级在混响时间较短时与STI偏差程度相对较小,但Se仍接近2个JND。相关结果可为简易方法的使用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可懂度 语音传输指数 声能比参量 语音干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