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碳量配施玉米秸秆和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艳 杜丹 +3 位作者 杨雪芳 原向阳 宋喜娥 孙大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7,266,共9页
明晰等碳量配施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对玉米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农田有机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黄土高原东部石灰性褐土上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单施化肥对照(NPK)、化肥配施玉米秸秆(NPKS)、化肥配施生物炭... 明晰等碳量配施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对玉米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农田有机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黄土高原东部石灰性褐土上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单施化肥对照(NPK)、化肥配施玉米秸秆(NPKS)、化肥配施生物炭(NPKB)3个处理,有机物料按C 4 t/hm^(2)施用,探讨等碳量配施条件下玉米拔节期农艺性状、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收获期产量构成和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NPKS处理玉米株高和叶面积较NPK处理分别增加14.8%和29.2%;NPKS和NPKB处理玉米干物质重分别增加80.8%和14.1%。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NPKB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气孔导度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但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无显著影响;NPKS和NPKB处理的玉米叶片胞间CO_(2)浓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呈降低趋势。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的玉米穗重、百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36.4%、31.1%和45.5%;NPKB处理的玉米穗重和百粒重较NPK处理分别增加18.5%和15.2%。NPKS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氮、磷、钾吸收量和籽粒氮、钾吸收量,NPKB处理仅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氮吸收量和秸秆钾吸收量。综上所述,等碳量配施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均具有促进作用;等碳量配施玉米秸秆较生物炭更有利于玉米对磷素吸收,从而促进玉米生长并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玉米产量 产量构成 养分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谷子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喜娥 王宏富 +2 位作者 郭平毅 姚满生 来改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65-67,96,共4页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百草敌、2甲4氯、2,4-D丁酯对谷子形态指标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探讨了除草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百草敌对谷子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未达...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百草敌、2甲4氯、2,4-D丁酯对谷子形态指标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探讨了除草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百草敌对谷子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对谷子较安全;2,4-D丁酯对谷子的安全性最差,对谷子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大,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影响;2甲4氯对谷子的安全性居中。由此可见,百草敌可作为谷子田较理想的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除草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耐斯与速收对马铃薯田杂草防效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喜娥 郭平毅 任一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旨在研究禾耐斯与速收两种新型、高效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禾耐斯100 mL/667m2+速收12 g/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可达100%,且对马铃薯出苗无影响...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旨在研究禾耐斯与速收两种新型、高效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禾耐斯100 mL/667m2+速收12 g/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可达100%,且对马铃薯出苗无影响,该处理药后5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为97.47%、96.60%和99.08%、99.93%,且对马铃薯生长较安全,与对照相比,可使马铃薯增产18.62%;禾耐斯100mL/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8.48%,药后50 d株防效为94.94%、鲜重防效为84.29%,与对照相比,该处理可使马铃薯增产5.08%;速收12 g/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为99.77%,药后50 d株防效为96.31%、鲜重防效为98.74%,与对照相比该处理可使马铃薯增产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耐斯 速收 马铃薯 杂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和维生素E提高烯禾啶对杂草的有效性及对谷子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喜娥 周浩 +7 位作者 郭永新 姚翔 赵娟 杨雪芳 原向阳 董淑琦 温银元 郭平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0-1149,共10页
为探明以卵磷脂和维生素E为主要成分的安融乐对烯禾啶(sethoxydim)的增效作用及在烯禾啶胁迫下对谷子Setaria italica品种‘晋谷21号’药害的缓解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晋谷21号’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为研究对象,... 为探明以卵磷脂和维生素E为主要成分的安融乐对烯禾啶(sethoxydim)的增效作用及在烯禾啶胁迫下对谷子Setaria italica品种‘晋谷21号’药害的缓解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晋谷21号’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烯禾啶和安融乐混合药液,于谷子和杂草3~5叶期于叶面喷施,于药后7 d测定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于药后7、15和30 d调查添加安融乐后对烯禾啶防除牛筋草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烯禾啶单剂对‘晋谷21号’株高、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1/8倍推荐剂量(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187.5 g/hm^(2))的烯禾啶对‘晋谷21号’已经产生药害,1/2倍推荐剂量下谷子株高、叶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3.41%和33.15%,此剂量下谷子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也均显著低于对照。添加不同稀释倍数的安融乐后,对低浓度烯禾啶胁迫的缓解作用不显著,对高浓度烯禾啶胁迫的缓解作用显著。其中安融乐稀释倍数为2500倍时,对1/2倍推荐剂量烯禾啶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好,谷子株高和叶面积比施用烯禾啶单剂分别增加16.76%和24.94%,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均在此剂量下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1/8倍推荐剂量烯禾啶对牛筋草防效较差,株防效几乎为0,但随着烯禾啶浓度的升高,对牛筋草的防效逐渐升高。1/2倍推荐剂量下药后30 d烯禾啶对牛筋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53.33%和73.10%,在此剂量下添加稀释倍数为2500倍的安融乐后,牛筋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上升至73.33%和84.65%。综上,添加稀释倍数为2500倍的安融乐可以提高烯禾啶对牛筋草的防效同时提高对谷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 维生素E 安融乐 烯禾啶 谷子 安全性 牛筋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收除草肥对谷子的安全性及对谷田杂草的防除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喜娥 王宏富 +2 位作者 郭平毅 姚满生 来改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57-59,共3页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浓度速收与肥料混用对谷子出苗率及株高的影响,以及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速收180g/hm2和肥料300kg/hm2混用对谷子出苗率及株高的抑制均未达显著水平,对谷子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可达90%以上,对...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浓度速收与肥料混用对谷子出苗率及株高的影响,以及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速收180g/hm2和肥料300kg/hm2混用对谷子出苗率及株高的抑制均未达显著水平,对谷子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可达90%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稍差于阔叶杂草,但也可达到80%左右,说明该处理是谷子田最理想的除草施肥一次性作业方法,既对谷子安全又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收除草肥 谷子 安全性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下多效唑对马铃薯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余凯凯 宋喜娥 +6 位作者 高虹 黄蕾 宋惠洁 刘阳 李艳星 郭平毅 原向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为探明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最佳施肥量和多效唑处理,在大田条件下,以晋薯16号为试材,SV有机无机复合肥设0、300、600、900、1 200、1 500kg·hm^(-2)6个水平,多效唑设清水对照,现蕾期喷施1次,现蕾期和初花期各喷施1次,现蕾期、初花期... 为探明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最佳施肥量和多效唑处理,在大田条件下,以晋薯16号为试材,SV有机无机复合肥设0、300、600、900、1 200、1 500kg·hm^(-2)6个水平,多效唑设清水对照,现蕾期喷施1次,现蕾期和初花期各喷施1次,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4个处理,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肥料与多效唑互作对马铃薯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多效唑以及二者互作均提高了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总量(Chla+b)、类胡萝卜素(Car),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暗适应下最大荧光(Fm)、暗适应下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光适应下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Y(II))、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能利用率(LUE)及块茎干物质含量和产量;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由此可知,增施有机无机复合肥和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显著改善马铃薯叶片的光合性能。综合各项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二者的最佳组合为施肥水平1 200 kg·hm^(-2)、在现蕾期和初花期各喷施1次多效唑,该处理下有较高的光合荧光参数,可获得较高的光能利用率,促使马铃薯将捕获的光能更有效地用于光合作用,最终提高马铃薯产量。本研究为指导大田马铃薯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水平 多效唑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对除草剂世玛的响应及其机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伟 郭平毅 +1 位作者 原向阳 宋喜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0-543,共4页
为了探明冬小麦对除草剂世玛的光合响应及其机理,在不同浓度世玛处理下,测定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其... 为了探明冬小麦对除草剂世玛的光合响应及其机理,在不同浓度世玛处理下,测定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冬小麦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世玛浓度的升高,Pn显著下降。(2)Fo、Fm、Fv/Fm及Fv/Fo日变化均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对照的Fo以13∶00时最低;而世玛处理后的Fo最低点均推后到17∶00;各处理的Fm以13∶00~15∶00最低;与PAR呈正相关(r=0.730,P〈0.05);Fv/Fm和Fv/Fo值随着世玛浓度的升高而下降,11∶00时最低。(3)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数量(Fi-Fo)随世玛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QA的还原速率显著升高。拔节后,4.5 mL.hm-2浓度的世玛处理对冬小麦的安全性较高;大于4.5 mL.hm-2浓度处理下,冬小麦倒二叶光合作用PSⅡ电子传递受阻,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除草剂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烯效唑对谷子抗倒伏性状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高杨 王杰 +3 位作者 石丽娟 葛家康 李昱樱 宋喜娥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232-1236,共5页
选用2个谷子品种,通过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于谷子拔节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谷子抗倒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对谷子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个品种均在75 mg/L处理... 选用2个谷子品种,通过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于谷子拔节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谷子抗倒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对谷子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个品种均在75 mg/L处理时矮化效果最佳;同时,烯效唑处理能够显著缩短和增粗节间,在75 mg/L处理时各节间长度均达到最短,各节间粗度均达到最大;喷施烯效唑后谷子倒二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比CK均显著提高,各处理在75 mg/L时均达到最大,光合色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叶面喷施烯效唑质量浓度为75 mg/L时,谷子倒二叶光合色素含量最高,抗倒伏效果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烯效唑 抗倒伏性状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高虹 宋喜娥 +7 位作者 姚满生 余凯凯 郭美俊 高贞攀 冯雷 王斌强 郭平毅 原向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探讨复合肥对马铃薯增产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复合肥用量(0,300,600,900,1 200和1 500kg·hm-2)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均不同程度影响马铃薯产量,叶片叶绿素(a+b)含... 为探讨复合肥对马铃薯增产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复合肥用量(0,300,600,900,1 200和1 500kg·hm-2)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均不同程度影响马铃薯产量,叶片叶绿素(a+b)含量、光合速率(Pn)和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与对照相比,用量为1 200kg·hm-2复合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5.37%和21.51%;各施肥处理均可有效提高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以1 200kg·hm-2施用量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增长率分别达66.67%和51.19%。因此,马铃薯以施1 200kg·hm-2复合肥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4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吕苗苗 张红刚 宋喜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3,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抗草甘膦大豆(RR1)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抗草甘膦大豆(RR1)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2∶00和10∶00。RR1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CCI)的日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14∶00左右最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胞间CO2浓度(Ci)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波浪式变化,WUE在6∶00、10∶00和16∶00有3个小峰,而Ci在6∶00最高。(2)喷施草甘膦后,RR1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和CCI随草甘膦用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当草甘膦用量大于4.48 L.hm-2时,CCI和Pn显著下降。12∶00以前(包含12∶00),除低用量(1.12 L.hm-2)的草甘膦促进RR1的Gs外,各用量抑制了RR1的Tr和Gs;而12∶00以后,草甘膦却促进了RR1的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RR1的Ci,而大于2.24 L.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RR1的WUE。表明光强和草甘膦会影响大豆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抗草甘膦大豆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胁迫对谷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永芳 宋喜娥 +3 位作者 王润梅 湛润生 赵治海 范光宇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97,共4页
为了探索谷子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为谷子耐盐机制研究和耐盐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法,设置5个Na_2CO_3浓度梯度分别为0,25,50,75,100mmol/L,对张杂谷3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和大同29号谷子4个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其对... 为了探索谷子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为谷子耐盐机制研究和耐盐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法,设置5个Na_2CO_3浓度梯度分别为0,25,50,75,100mmol/L,对张杂谷3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和大同29号谷子4个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其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盐害率、根长、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_2CO_3浓度低于50mmol/L时,发芽率、发芽势、相对盐害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在浓度为100mmol/L时受抑制程度最大。Na_2CO_3胁迫对谷子萌发有一定的效应,低浓度促进谷子萌发,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根长、芽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且根长受到的抑制比芽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NA2CO3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豆耐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永芳 王润梅 +2 位作者 张东旭 刘文英 宋喜娥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88-90,共3页
干旱胁迫是影响我国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促进大豆耐旱性研究,发展旱地大豆生产,从大豆耐旱性形态、生态特征、生理生化基础及鉴定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大豆耐旱性研究进展... 干旱胁迫是影响我国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促进大豆耐旱性研究,发展旱地大豆生产,从大豆耐旱性形态、生态特征、生理生化基础及鉴定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大豆耐旱性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4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宋宁 闫晗 宋喜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00-504,共5页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晋大75的Pn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16:00时和10:00时、14:00时左右;Tr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时左右;WUE在上午和傍晚较高,14:00时左右最低。(2)喷施草甘膦后,晋大75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剂量达到0.92 kg.hm-2时严重抑制Pn。0.46 kg.hm-2的草甘膦促使Tr的峰值提前到12:00时出现,而0.92kg.hm-2处理却使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2:00时以前(包含12:00时),除低剂量(0.46 kg.hm-2)的草甘膦可提高晋大75的Tr和Gs外,其他各剂量在一天中均降低了其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晋大75的Ci,而>0.92 kg.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其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大豆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喷施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凯凯 姚满生 +7 位作者 高虹 郭美俊 高贞攀 刘阳 黄蕾 宋惠洁 李艳星 宋喜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04-8906,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多效唑的施用时期和次数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晋薯16号作为供试品种,分别在马铃薯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次数多效唑,研究其对地上部鲜重、大中小薯重、... [目的]为了探讨多效唑的施用时期和次数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晋薯16号作为供试品种,分别在马铃薯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次数多效唑,研究其对地上部鲜重、大中小薯重、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各处理均可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其中在现蕾期和初花期各喷施一次多效唑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高达32 816.4 kg/hm2,较对照提高了31.64%,淀粉、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8.41%、40.05%、59.23%,还原糖含量比对照降低25.19%。[结论]该研究可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多效唑 品质 产量 Paclobutrazol(PP3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精胺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凯凯 宋喜娥 +6 位作者 郭平毅 原向阳 高虹 黄蕾 刘阳 宋惠洁 李艳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62-466,共5页
为探讨多胺对谷子的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晋谷21号"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精胺(Spm)(0,0.1,0.5,1.0,1.5mmol·L-1)对谷子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精胺喷施浓度的增加,谷... 为探讨多胺对谷子的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晋谷21号"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精胺(Spm)(0,0.1,0.5,1.0,1.5mmol·L-1)对谷子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精胺喷施浓度的增加,谷子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变化则呈现相反趋势,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则随精胺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1.0mmol·L-1精胺,可显著提高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谷子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精胺 光合特性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胁迫下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原向阳 张丽光 +7 位作者 黄蕾 王斌强 冯雷 温银元 宋喜娥 王宏富 王玉国 郭平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缺磷条件下抗草甘膦大豆种植时合理使用草甘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RR1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在RR1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 【目的】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缺磷条件下抗草甘膦大豆种植时合理使用草甘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RR1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在RR1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4.98 m L/L的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处理,5 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10 d后测量农艺性状。【结果】正常供磷条件下,草甘膦处理会降低RR1大豆的叶面积、总根长、主根长、地上鲜重、根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根系磷含量和叶片磷含量,而株高、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但与清水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05)。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处理的RR1大豆的叶面积、总根长、地上鲜重、根系活力、叶片磷含量和根系磷含量降低,而株高、根鲜重、根冠比、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其中SOD活性变化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缺磷胁迫下喷施草甘膦,大豆的根鲜重、根冠比、叶片MAD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叶面积、地上鲜重、根系含磷量和叶片含磷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磷胁迫 抗草甘膦大豆 草甘膦 农艺性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非常规耕作方式的探讨
17
作者 姚满生 宋喜娥 +1 位作者 石志达 张小东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4期218-220,共3页
五台山北麓的群山沟壑之中,有一处马铃薯高产优质种植区。在这一区域,26年来不倒茬、不换种,年复一年,年年丰产。该区生产的马铃薯不仅块茎硕大,而且口感甜润,沙绵味甘。为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从地理环境、气象因素、土壤营养成分... 五台山北麓的群山沟壑之中,有一处马铃薯高产优质种植区。在这一区域,26年来不倒茬、不换种,年复一年,年年丰产。该区生产的马铃薯不仅块茎硕大,而且口感甜润,沙绵味甘。为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从地理环境、气象因素、土壤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耕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该区域处于高海拔且群山环抱,病虫害很少发生,肥料主要以农家肥、厩肥为主,完全满足了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求,从而才能连作又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环境 土壤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呋酰胺在稻田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俊丽 刘新刚 +5 位作者 董丰收 徐军 吴小虎 郑永权 郭平毅 宋喜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2,共9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GC-ITMS)检测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和植株中噻呋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呋酰胺在稻田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3~6 mg/L范围内,噻呋酰胺的进样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间呈良好... 建立了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GC-ITMS)检测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和植株中噻呋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呋酰胺在稻田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3~6 mg/L范围内,噻呋酰胺的进样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0.03、0.3和3 mg/L时,噻呋酰胺在田水、土壤、糙米、稻壳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11.4%之间。噻呋酰胺在以上基质中的方法定量限(LOQ)为0.03 mg/kg,检出限(LOD)为0.01 mg/kg。分别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对消解动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田水中噻呋酰胺的消解半衰期为2.4~9.2 d,土壤中的为1.8~10.3 d,植株中的为1.3~4.1 d。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使用剂量不高于169.2 g/hm^2,水稻生育期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的条件下,稻谷成熟收获时噻呋酰胺在稻谷中的残留量远低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稻田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对张杂谷10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晓璐 原向阳 +4 位作者 董淑琦 宋喜娥 宁娜 闫政东 郭平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10号谷子品种为材料,在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0,0.05%,0.1%,0.2%,0.4%,0.8%)腐植酸钾,对谷子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光合参数及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不...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10号谷子品种为材料,在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0,0.05%,0.1%,0.2%,0.4%,0.8%)腐植酸钾,对谷子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光合参数及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浓度处理下,谷子株高、茎粗先升高后降低,在0.1%和0.2%浓度时均增加显著,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44%、2.78%和9.93%、17.90%;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均升高,在0.2%浓度时均达最大值,SPAD值较对照平均增加11.8%,净光合速率增加26.38%;胞间CO2浓度(Ci)降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在喷肥后均增加,码数则先增加后减少,各产量构成指标均在0.2%时最大。[结论]本试验中,孕穗期喷施腐植酸钾浓度为0.2%时最佳,谷子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指标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腐植酸钾 株高 茎粗 SPAD值 光合参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地温和杂交谷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东明 宋喜娥 +4 位作者 郭平毅 原向阳 董淑琦 张海颖 郭大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0期690-694,70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地温和杂交谷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裸地栽培、白色/黑色普通地膜覆盖、白色/黑色可降解地膜覆盖5种处理研究地温、光合等指标。[结果]生育前期,白色、黑色覆膜处理分别提高0~... [目的]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地温和杂交谷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裸地栽培、白色/黑色普通地膜覆盖、白色/黑色可降解地膜覆盖5种处理研究地温、光合等指标。[结果]生育前期,白色、黑色覆膜处理分别提高0~20cm的平均地温约6和4℃,生育后期覆膜增温效果减弱。黑色地膜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高温胁迫。土层越深,日温差越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SPAD值均高于裸地。白色普通/可降解地膜处理Pn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分别高5.17、5.46μmol·m-2·s-1。黑色地膜处理可显著提高WUE,黑色普通/可降解地膜较裸地栽培分别高出7.78%、7.05%。覆膜处理较裸地栽培先于7~10d左右株高达最大值。黑色地膜增产效果最明显,其中黑色可降解地膜产量最高,为9 713.3kg·hm-2。[结论]与普通地膜相比,可降解地膜在生长后期逐渐分解,在土壤中的残留小,在张杂谷生产中替代普通地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可降解地膜 地温 杂交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