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一些主要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问题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宋叔和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8,共9页
-
文摘
中国已发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金属矿床,其中以铁-铜-镍、锌-铅、锰-铝和钨-锡-钼十种四组矿床最具特色。它们分别产于前寒武纪古陆和显生宙的地槽褶皱系中。比较发育的成矿期是太古-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根据许多矿床分别产于以海相喷出沉积为主和喷出、侵入均极发育的不同地质构造环境中,说明一些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严格地受地质构造环境控制的。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过程中,类似的地质构造环境虽然可以形成近似的矿床,但这仅是少数矿床类型,总的说成矿作用是由简而繁,显生宙比隐生宙出现更多的新矿床类型。因此中国一些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是明显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
关键词
金属
矿床
类型
时空分布
中国
-
分类号
P618.207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中国主要金属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
- 2
-
-
作者
宋叔和
韩发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9-91,共3页
-
文摘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部,地域辽阔。地质构造独具特点,金属矿产亦丰富多样,特别是具有特色的钨、锡、钼,铁、铜、镍、铅、锌和锰、铝10种四组主要金属工业矿床,它们在中国主要构造单元中有比较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演化史。 有关中国大地构造单元,著者以黄汲清教授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结合著者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将中国赋含矿床、矿区和矿带的地质构造区域,依其演化先后。
-
关键词
金属矿床
主要构造
矿床类型
构造单元划分
欧亚大陆
金属矿产
大地构造单元
铁矿床
铅锌矿床
矿带
-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关于祁连山东部的“南山系”和“皋兰系”
- 3
-
-
作者
宋叔和
-
机构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质学报》
1959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
文摘
一、引言 关于祁连山东部地质调查,从1925年袁复礼发表了“甘肃西北石炭纪地层”和1935年俟德封、孙健初发表了“兰州西北—地质剖面”二文以后,相继曾有很多地质学家在此区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解放前的研究人有孙健初、叶连俊、关士聪、王曰伦、李树勋、陈梦熊和路兆洽等,他们的研究,对祁连山东部地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关键词
皋兰系
地质调查
南山系
袁复礼
祁连山
-
分类号
P56
[天文地球]
-
-
题名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
- 4
-
-
作者
宋叔和
-
机构
中央地质部
-
出处
《地质学报》
1955年第1期1-21,共21页
-
文摘
一.矿床的地质环境 (一)矿床的地质位置 最近勘探成功的黄铁矿型铜矿,是位于西北的名山祁连山系中。根据以往的调查与综合研究,祁连山系是一个大地槽褶皱山系,它的最北部的走廊北山及中宁中卫以南的香山等均与中朝古陆(或称中朝陆台)相连接,因此可以认为祁连山大地槽褶皱山系是中朝陆台向南的扩展部分,称其为年青的陆台亦无不可。
-
关键词
地质环境
黄铁矿型铜矿
地质位置
祁连山
-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
-
-
题名对祁连山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的一些补充意见
- 5
-
-
作者
宋叔和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甘肃地质局
-
出处
《地质学报》
1957年第1期57-79,共23页
-
文摘
一、引言 自从确定了白银厂矿床为黄铁矿型铜矿以来,它的成因问题及找矿方向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地质工作者们的极大兴趣,很多人正从事此一矿床的研究,据说他们全有独到的见解,今后将研究的结果发表后,一定会引起地质界的重视。
-
关键词
黄铁矿型铜矿
白银厂矿床
祁连山
-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