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986篇,运用CiteSpace(6.2.R.4)和VOSviewer(1.6.18)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地区及关键词。结果:美国发文量最多(243篇),其次是中国(121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外研究机构是哈佛大学(37篇),国内研究机构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发文量并列第一。Louis R. Pasquale(21篇)是最高产的英文作者,王宁利是该领域最活跃的中国研究者。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小梁网、眼压、房水、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等。结论:POAG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大,哈佛大学为该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POAG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结构方面转移到了基因层面,基因研究与中医治疗在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CiteSpace对脾虚证的研究现状、趋势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1年12月31日所发表的脾虚证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及突现、关键词、时间线图、...目的运用CiteSpace对脾虚证的研究现状、趋势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1年12月31日所发表的脾虚证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及突现、关键词、时间线图、时区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474篇,英文文献61篇。中英文文献发表总体呈上升状态。中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单德红,英文文献作者为GUANG JI。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英文文献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除主题词外中文关键词前3位为动物模型、四君子汤、胃脘痛,英文关键词前3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junzi decoction、gut microbiota;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中文文献得到15个聚类,英文文献为8个聚类,主要围绕脾虚证治疗、模型制备、脾虚证致病机制等方面展开。结论脾虚证的研究以国内研究为主,各团体间合作有待加强,脾虚证的致病机制、动物模型制备、中医药治疗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代谢组学、脾虚型胃癌和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为未来研究趋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986篇,运用CiteSpace(6.2.R.4)和VOSviewer(1.6.18)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地区及关键词。结果:美国发文量最多(243篇),其次是中国(121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外研究机构是哈佛大学(37篇),国内研究机构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发文量并列第一。Louis R. Pasquale(21篇)是最高产的英文作者,王宁利是该领域最活跃的中国研究者。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小梁网、眼压、房水、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等。结论:POAG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大,哈佛大学为该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POAG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结构方面转移到了基因层面,基因研究与中医治疗在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摘目的运用CiteSpace对脾虚证的研究现状、趋势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1年12月31日所发表的脾虚证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及突现、关键词、时间线图、时区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474篇,英文文献61篇。中英文文献发表总体呈上升状态。中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单德红,英文文献作者为GUANG JI。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英文文献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除主题词外中文关键词前3位为动物模型、四君子汤、胃脘痛,英文关键词前3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junzi decoction、gut microbiota;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中文文献得到15个聚类,英文文献为8个聚类,主要围绕脾虚证治疗、模型制备、脾虚证致病机制等方面展开。结论脾虚证的研究以国内研究为主,各团体间合作有待加强,脾虚证的致病机制、动物模型制备、中医药治疗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代谢组学、脾虚型胃癌和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为未来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