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对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永江 +1 位作者 宋华林 代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1-66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H2程序升温氢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H2程序升温氢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A/Ni摩尔比对在Ni2P/TiO2-Al2O3催化剂上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可以丰富催化剂的孔道,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当n(CA)/n(Ni)=2:1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126.75m2·g-1,与不加CA时相比,提高了57.05m2·g-1.调节n(CA)/n(Ni)能够改善活性相的分布,改变活性相的种类;引入CA使Ni和P前驱体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促进活性相Ni2P的生成,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催化剂表面炭的形成和沉积,提高其稳定性.n(CA)/n(Ni)=2:1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在360°C,3.0MPa,氢油比为500(V/V),液时体积空速为2.0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率为99.5%,可将模拟油中硫含量由2%(w)降低到0.0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二镍 二氧化钛 三氧化二铝 柠檬酸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对Ni_2P/MCM-41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晓伟 +1 位作者 代敏 宋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09-2616,共8页
以MCM-41为载体,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含有少量Pt的Ni-P/MCM-41催化剂,并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Ni摩... 以MCM-41为载体,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含有少量Pt的Ni-P/MCM-41催化剂,并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Ni摩尔比及Pt含量对Ni-P/MCM-41催化剂催化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能降低Ni2P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并有助于Ni2P相的生成,抑制团聚现象,提高催化剂的HDS活性.当Pt的质量分数为0.6%,P/Ni摩尔比为2时,催化剂具有最佳加氢脱硫活性,在340℃,3.0 MPa,氢油体积比为500,质量空速(WHSV)为2.0 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率为100%,且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在120 h内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镍 NI2P MCM-41催化剂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含量对Ni-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结构及异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乐乐 +2 位作者 宋华林 王娜 李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制备一系列不同La质量分数的La-Ni-S2O82-/Zr O2-Al2O3催化剂(记为La-Ni-SZA),采用XRD、BET、H2-TPR、FTIR、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La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结构和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 制备一系列不同La质量分数的La-Ni-S2O82-/Zr O2-Al2O3催化剂(记为La-Ni-SZA),采用XRD、BET、H2-TPR、FTIR、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La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结构和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La能使催化剂中四方晶相Zr O2的颗粒尺寸减小,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促进L酸和B酸的形成;催化剂总酸量顺序为La(1.0)-Ni-SZA>Ni-SZA>SZA;La质量分数为1.0%的La(1.0)-Ni-SZA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异构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140℃、压力为2.0 MPa、氢烃摩尔比为4、质量空速为1.0 h-1时,异戊烷产率达66.5%,明显高于Ni-SZA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180℃)下的异戊烷产率(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正戊烷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Ti-MCM-41的催化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紫东 +2 位作者 宋华林 王健 李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以MCM-41和Ti-MCM-41介孔分子筛为载体,低温还原法(400℃)制备了磷化镍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Py-FT-IR、XPS、CO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评价了磷化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 以MCM-41和Ti-MCM-41介孔分子筛为载体,低温还原法(400℃)制备了磷化镍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Py-FT-IR、XPS、CO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评价了磷化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金属Ti的引入可以增强载体和催化剂的B酸和L酸酸性;金属Ti因其电子助剂的作用,能够促进更细小尺寸的Ni_2P活性相的形成。在反应温度340℃、反应压力3.0 MPa、质量空速(MHSV)3.5h^(-1)、V(H_2)/V(Oil)=650的条件下,Ni_2P/Ti-MCM-41催化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转化率高达99.38%,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Ni_2P/MCM-41相比,提高了约17百分点。Ni_2P/Ti-MCM-41催化剂具有更优的原料处理能力和更佳的催化活性的原因可归结为金属Ti的电子效应、活性相的尺寸和分散度以及催化剂适宜的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镍 Ti—MCM-41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和柠檬酸对非负载磷化镍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于祺 +4 位作者 徐晓伟 宋华林 姜楠 李锋 陈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8-1534,共7页
采用传统程序升温(TPR)法制备了稀土金属钇(Y)或柠檬酸(CA)改性及Y和CA同时改性的非负载型Ni2P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CO化学吸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 采用传统程序升温(TPR)法制备了稀土金属钇(Y)或柠檬酸(CA)改性及Y和CA同时改性的非负载型Ni2P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CO化学吸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Y和CA对催化剂上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和CA均可促使非晶相NixPyOz向磷化镍活性相的转化,抑制Ni_5P_4杂晶相的形成,从而促进Ni2P活性相的生成;同时能够丰富催化剂的孔道,抑制催化剂表面磷的富集,得到更好的孔结构、更高的活性相分散度.Y或CA以及两者同时改性后的催化剂DBT转化率均明显高于Ni-P催化剂.各催化剂的HDS活性大小顺序为Y-Ni-P-CA>Ni-P-CA>Y-Ni-P>Ni-P.在340℃,3.0 MPa,氢油体积比700,质量空速(WHSV)1.5 h-1的条件下,Y-Ni-P-CA催化剂的DBT转化率为97%,比Ni-P催化剂提高了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镍 柠檬酸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催化剂催化加氢脱硫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健 +3 位作者 李锋 柳艳修 张娇静 宋华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725,共9页
介绍了Ni2P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结构及其加氢脱硫活性相,综述了Ni2P催化剂催化不同模型含硫化合物加氢脱硫(HDS)机理和HDS反应网络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直接脱硫(DDS)反应路径主要发生在Ni2P催化剂的Ni(1)位,而加氢脱硫(HYD)反应路径主要... 介绍了Ni2P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结构及其加氢脱硫活性相,综述了Ni2P催化剂催化不同模型含硫化合物加氢脱硫(HDS)机理和HDS反应网络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直接脱硫(DDS)反应路径主要发生在Ni2P催化剂的Ni(1)位,而加氢脱硫(HYD)反应路径主要发生在Ni(2)位。Ni2P表面上的NiPxSy作为活性相在HDS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Ni2P作为催化剂时,噻吩的HDS过程中有中间体四氢噻吩生成,二苯并噻吩的HDS主要通过DDS反应路径完成,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HDS主要通过HYD反应路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NI2P 结构 活性相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Pt-S_2O_8^(2-)/ZrO_2-Al_2O_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异构化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洋 宋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61-2066,共6页
采用微乳液法负载Pt制备了Pt-S2O28-/ZrO2-Al2O3(Pt-SZA-M)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正戊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对比了微乳液法和浸渍法负载Pt制备的催化剂(Pt-SZA)的异构化性能,并采用XRD,FTIR,BET,TG-DTA,TPR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采用微乳液法负载Pt制备了Pt-S2O28-/ZrO2-Al2O3(Pt-SZA-M)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正戊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对比了微乳液法和浸渍法负载Pt制备的催化剂(Pt-SZA)的异构化性能,并采用XRD,FTIR,BET,TG-DTA,TPR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Pt-SZA催化剂相比,Pt-SZA-M催化剂中Pt粒子的粒径更小(4.5 nm)且尺寸更均一;Pt-SZA-M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09.6 m2/g)比Pt-SZA催化剂(95.0m2/g)增加了15.4%.Pt-SZA-M催化剂的初始还原温度比Pt-SZA催化剂降低了10~20℃,表明微乳液法负载Pt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提高氢分子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解离能力.异构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Pt-SZA催化剂相比,Pt-SZA-M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得到明显改善,在反应压力为2.0 MPa、氢烃摩尔比为4∶1、质量空速为1.0 h-1的条件下,Pt-SZA-M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30℃时活性达到60.8%,在100 h内异戊烷的收率可稳定在58.0%左右,选择性在9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微乳液法 异构化 PT S2O28- ZRO2-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健 +3 位作者 李锋 柳艳修 张娇静 宋华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6-1108,共13页
介绍和比较了Ni2P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Ni2P催化剂活性组分改性及载体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Ni2P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TPR法流程相对简单,但所用时间较长;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的物相形成过程易控、所需反应温度比TPR法低,但制备过程... 介绍和比较了Ni2P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Ni2P催化剂活性组分改性及载体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Ni2P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TPR法流程相对简单,但所用时间较长;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的物相形成过程易控、所需反应温度比TPR法低,但制备过程易发生颗粒团聚、原料昂贵、过程复杂的缺点使其不能够满足工业化的要求;热解法是近些年开发出的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向Ni2P催化剂中引入过渡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均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引入Fe能有效地提高直接脱硫途径(DDS)的选择性,其可能的原因是Ni原子和Fe原子形成配位体,产生协同作用;引入Ca能促进活性相Ni2P的形成,提高催化剂HDS催化活性。螯合剂和载体对Ni2P催化剂的形成和活性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NI2P 制备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助剂对Ni2P/MCM-41催化剂结构及其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代雪亚 +3 位作者 朱天汉 秦浩 宋华林 李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77,共8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B改性的Ni2P/MCM-41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N2等温吸附、CO吸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B质量分数(1%~3%)对Ni2P/MCM-41催化...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B改性的Ni2P/MCM-41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N2等温吸附、CO吸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B质量分数(1%~3%)对Ni2P/MCM-41催化剂的结构和加氢脱氧(HDO)、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的引入能促进较小粒径、较高分散度的Ni2P相的生成,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磷富集,增加暴露的Ni活性位的数量,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B的引入显著增加催化剂的L酸量,进而增加总酸量;B改性催化剂的HDO和HDS活性均高于不含B的催化剂,且当B的质量分数为2%时催化活性最佳,此时HDO反应转化率达到95%,无氧产率达82%,HDS反应转化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加氢脱氧 加氢脱硫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O2-NaY吸附苯并噻吩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登 +1 位作者 宋华林 穆金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163,171,共7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Na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Ag/TiO2-NaY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吸附时间、吸附剂质量、硫初始质量浓度等吸附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Na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Ag/TiO2-NaY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吸附时间、吸附剂质量、硫初始质量浓度等吸附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Ag/TiO2-NaY吸附苯并噻吩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计算其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g/TiO2-NaY吸附剂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与NaY相比,TiO2-Na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180 min、剂油比为0.01 g/mL时AgTY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为1.346%;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反映Ag/TiO2-NaY对苯并噻吩的等温吸附线,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苯并噻吩在Ag/TiO2-NaY上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沸石 吸附脱硫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γ-Al_2O_3催化剂催化氧化深度脱硫及反应动力学模型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冰 +1 位作者 宋华林 冯化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37,共5页
以噻吩/石油醚模拟油为原料、Ag/γ-Al2O3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研究了催化氧化深度脱硫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低温氮吸附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萃取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噻吩/石油醚模拟... 以噻吩/石油醚模拟油为原料、Ag/γ-Al2O3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研究了催化氧化深度脱硫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低温氮吸附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萃取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噻吩/石油醚模拟油20 mL、Ag/γ-Al2O3催化剂0.12 g、氧化温度70℃的反应条件下,氧化50 min后,将得到的产物采用甲醇为萃取剂,在20℃、剂油体积比1∶1的条件下萃取30 min,脱硫率达到98.1%。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噻吩氧化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来表示,其表达式为:k=0.049 45 exp[-10 683.4/(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氧化脱硫 噻吩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广浩 朱险峰 +4 位作者 李莲娣 宋华林 徐建忠 董默 李永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8期197-198,共2页
该文重点依据生物医学工程及影像技术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医疗行业的用人情况,对目前该院已有的针对以上两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的培养模式进行展望。使该院学生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 该文重点依据生物医学工程及影像技术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医疗行业的用人情况,对目前该院已有的针对以上两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的培养模式进行展望。使该院学生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技能及优秀的社交能力,顺应医学领域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技术学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含量对微乳液法负载铂固体超强酸的特性及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牛瑞霞 宋华林 +4 位作者 李锋 张娇静 柳艳修 石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5-180,共6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负载Pt制备出一系列Pt含量不同的Pt-S2O82-/ZrO2-Al2O3(Pt-SZA)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FT-IR、BET、TPR、TG-DTA、XRD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Pt含量对正戊烷异构化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P...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负载Pt制备出一系列Pt含量不同的Pt-S2O82-/ZrO2-Al2O3(Pt-SZA)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FT-IR、BET、TPR、TG-DTA、XRD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Pt含量对正戊烷异构化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Pt-SZA-0.1催化剂中Pt粒子的粒径为4.5 nm,且其粒径分布较为均一,适量Pt的加入可以增加SZA催化剂的酸强度,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降低还原温度;在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2.0 MPa、氢烃摩尔比4∶1、质量空速1.0 h-1时Pt-SZA-0.1催化剂的异戊烷产率可达60.8%,选择性为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固体超强酸 微乳液 异构化 Pt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催化剂加氢脱氧机理研究进展
14
作者 宫静 +1 位作者 宋华林 李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2-1241,共10页
介绍了Ni2P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加氢脱氧(HDO)活性相及生物油中典型的含氧化合物,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含氧化合物呋喃类、酚类、醚类和酯类在Ni2P催化剂催化下的HDO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HDO过程中,含氧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C... 介绍了Ni2P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加氢脱氧(HDO)活性相及生物油中典型的含氧化合物,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含氧化合物呋喃类、酚类、醚类和酯类在Ni2P催化剂催化下的HDO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HDO过程中,含氧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C—O键断裂,O主要通过加氢-氢解以H2O的形式脱除,其脱氧产物较为复杂。生物油中富含呋喃类和酚类化合物,因需要苛刻的脱氧反应条件,它们的脱氧难度最大。今后,需进一步深入开展HDO理论研究,探究Ni2P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调控机制,制备出性能更加优异的HDO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 加氢脱氧 生物油 机理 含氧化合物 活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钢结构安装焊接及无损检测技术
15
作者 宋华林 王久明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28-30,共3页
京城大厦超高层钢结构焊接按日本工业标准J I S进行验收,材料主要是日本SM50A、SM50 B、SM53 B三种高强低合金钢。柱子钢板最厚为70mm,钢梁最厚为36mm。焊条采用日本神钢LB 52、LB-52A和中国宜昌生产的YT 506A、YT506AH。焊丝为日本MG50... 京城大厦超高层钢结构焊接按日本工业标准J I S进行验收,材料主要是日本SM50A、SM50 B、SM53 B三种高强低合金钢。柱子钢板最厚为70mm,钢梁最厚为36mm。焊条采用日本神钢LB 52、LB-52A和中国宜昌生产的YT 506A、YT506AH。焊丝为日本MG50、ML X50,φ1.2mm。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和CO_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这是首次成功地把CO_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建筑结构施工中,并且在焊接中首次使用了MAG横焊机进行自动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安装 焊接 无损检测 超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16
作者 宋华林 《交通世界》 2014年第32期30-31,共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交通事故频发,政府加大了对道路桥梁建设的支持和重视力度,但在实际生活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仍然隐患频发,桥头跳车现象屡禁不止,成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一大主要问题。本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交通事故频发,政府加大了对道路桥梁建设的支持和重视力度,但在实际生活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仍然隐患频发,桥头跳车现象屡禁不止,成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一大主要问题。本文在分析现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求能最大限度的规避桥头跳车现象和相关道路风险,为城市交通的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建设 连接处 道路 施工 设计 桥头跳车现象 交通压力 事故频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对韩国出口蜜蜂的检疫
17
作者 曲径 李忠民 +2 位作者 宋华林 沈海平 韩永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4年第4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蜜蜂 检疫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