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眼酒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兴兴 张宿义 +5 位作者 冯丹 李琼 周军 刘世龙 侯长军 霍丹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0-174,共5页
以龙眼果汁为主要原料进行酒精发酵,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初始pH、初始糖度、SO2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选取酒精度(20℃)和总香味物质含量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糖... 以龙眼果汁为主要原料进行酒精发酵,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初始pH、初始糖度、SO2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选取酒精度(20℃)和总香味物质含量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糖度28.5%,初始pH3.96,SO2添加量58.8mg/L最优条件下,得到最大酒精度(20℃)和总香味物质含量分别为15.17°和2.322g/L,接近于理论预测值为15.28°和2.329g/L,表明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准确,对工艺设计和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原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30
2
作者 霍丹群 王洪彬 +4 位作者 宋兴兴 刘淼 何诚 周军 侯长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9-223,共5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对猕猴桃原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的酒精度(20℃)及总香味物质含量(g/L)做为双响应值,初始糖度、初始pH和接种量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中心组合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对猕猴桃原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的酒精度(20℃)及总香味物质含量(g/L)做为双响应值,初始糖度、初始pH和接种量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中心组合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好,在初始糖度25%、初始pH3.6、接种量0.47%条件下,验证优化工艺得到最大酒精度数(20℃)及总香味物质含量分别达到12.75°和1.42386g/L,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2.80°和1.45131g/L,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原酒 响应曲面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优化荷叶黄酮提取工艺及黄酮稳定性实验的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霍丹群 冯丹 +5 位作者 周荣灵 宋兴兴 周军 沈小娟 沈才洪 侯长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74-280,共7页
以荷叶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超声-渗漉协同作用浸提荷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影响荷叶黄酮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2%,料液比1∶39.7g/mL,超声时间80min,... 以荷叶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超声-渗漉协同作用浸提荷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影响荷叶黄酮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2%,料液比1∶39.7g/mL,超声时间80min,渗漉速度3mL/min,渗漉液收集体积为9.2倍,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6.87%,与模型预测相对误差仅为1.89%,表明神经网络优化荷叶黄酮提取工艺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荷叶黄酮提取液在低温、微酸、避光条件下较稳定,β-环糊精、VC、D-葡萄糖酸内酯均对其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黄酮 响应面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废弃油脂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与碱复配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龙运前 黄小荷 +3 位作者 王永政 汪勇 宋兴兴 宋付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6-271,共6页
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并与碳酸钠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动态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分配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393,属于水溶性;生物油磺酸盐与碳酸钠的复配体系具有较... 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并与碳酸钠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动态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分配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393,属于水溶性;生物油磺酸盐与碳酸钠的复配体系具有较宽的界面活性范围和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在碳酸钠质量分数为0.4%~0.8%范围内,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 N/m。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复配体系与原油的最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碳酸钠最佳质量分数为0.6%。放置90 d后,最低界面张力基本上保持在10^(-3)m N/m。碳酸钠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降低,当质量分数大于0.25%后,分配系数降幅变小。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增大,增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磺酸盐 餐厨废弃油脂 界面性能 分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