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驱气藏水侵量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代诗雨 李晓平 +1 位作者 聂延波 徐冰青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75-78,共4页
水驱气藏开发在我国气田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水驱气藏,特别是比较活跃的水驱气藏,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并将产量维持在初始产量,直到水锥突破,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水驱气藏水侵量大小,从而进行动态预... 水驱气藏开发在我国气田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水驱气藏,特别是比较活跃的水驱气藏,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并将产量维持在初始产量,直到水锥突破,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水驱气藏水侵量大小,从而进行动态预测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于水侵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假设了各种各样的水侵模型,并且推导出若干种水侵量计算公式。为了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气藏水侵量计算方法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讨论。在三种模型的基础上,对几种实用的水侵量计算方法进行了适用条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气藏 水侵模型 水侵量 计算方法 物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段优化设计方法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聂延波 李晓平 宋代诗雨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82-84,共3页
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油藏物性、流体性质、夹层等,但是能够人为控制的因素只有水平段长度、位置、方向、轨迹、完井方式和工作制度等,因此水平井优化设计尤其是水平段长度、水平段位置优化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防止水平... 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油藏物性、流体性质、夹层等,但是能够人为控制的因素只有水平段长度、位置、方向、轨迹、完井方式和工作制度等,因此水平井优化设计尤其是水平段长度、水平段位置优化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防止水平井过早见水见气并实现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关键。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各种水平井水平段合理位置、合理长度的计算方法。为了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前人在水平井优化设计方面提出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平段长度 水平段位置 优化设计 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法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宋代诗雨 秦璇 刘永茜 《天然气与石油》 2017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天然气管道设计过程中,管道的抗漂浮计算与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中国管道设计过程中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法分析出发,引入并介绍了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的方法。从理论角度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 在天然气管道设计过程中,管道的抗漂浮计算与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中国管道设计过程中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法分析出发,引入并介绍了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的方法。从理论角度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澳大利亚某天然气内部集输工程的实际数据,应用该方法对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进行分析和验证。得出中国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法及其计算结果相对保守,依据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抗漂浮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更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澳大利亚 河流穿越 抗漂浮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深层页岩气开发装备配套方案与建议 被引量:9
4
作者 信石玉 宋代诗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文章对目前涪陵页岩气开发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装备技术基础做了概述,着重阐述了在二期产能建设阶段,深层页岩气开发的工况特点及装备工具的配置方案;钻井工程方面,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钻机及与之配合的泡沫固井技术,更适应深层页岩气开发;... 文章对目前涪陵页岩气开发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装备技术基础做了概述,着重阐述了在二期产能建设阶段,深层页岩气开发的工况特点及装备工具的配置方案;钻井工程方面,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钻机及与之配合的泡沫固井技术,更适应深层页岩气开发;作业工程方面,连续管作业在页岩气开发施工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脉冲混砂等更为精细化的作业装备技术成为主流;钻完井工具更加适应深层页岩气高研磨性地层,长水平段防卡降阻工具作用明显。文章针对深层页岩气开发的主要装备工具,从技术升级和关键研发两个层面提出方案建议,并提出了采气后期的增产技术装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压裂 连续管 技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气回注工艺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永茜 汤晓勇 +1 位作者 宋代诗雨 秦璇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3-44,共2页
酸气回注的整体流程包括增压、脱水、管道输送和井口注入。回注过程按4或5级增压并设级间冷却,选用变频电驱往复式压缩机。多数项目没设独立脱水系统,采用压缩级间分离脱水。采用碳钢保温管道,部分长度较短的采用未保温不锈钢管道。密... 酸气回注的整体流程包括增压、脱水、管道输送和井口注入。回注过程按4或5级增压并设级间冷却,选用变频电驱往复式压缩机。多数项目没设独立脱水系统,采用压缩级间分离脱水。采用碳钢保温管道,部分长度较短的采用未保温不锈钢管道。密相或液相酸气直接注入井下。高含H2S酸性气田小规模硫磺回收,或生产的硫磺找不到销路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酸气回注。对油田来说,酸气回注可实现气驱采油,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对富含H2S的酸气进行回注,能解决硫磺回收过程造成的污染,直接避免CO2和SO2等废气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气回注 工艺流程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天然气输送并行管道间距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秦璇 宋代诗雨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为确定澳大利亚天然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间距,通过分析中国规范与澳大利亚AS2885.1《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与施工》标准,建立DNVPHAST计算管道完全爆炸模型和AS2885.1公式计算瞬间击穿管道模型,对澳大利亚天然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工况进行... 为确定澳大利亚天然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间距,通过分析中国规范与澳大利亚AS2885.1《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与施工》标准,建立DNVPHAST计算管道完全爆炸模型和AS2885.1公式计算瞬间击穿管道模型,对澳大利亚天然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工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可知,AS2885.1公式计算结果与中国规范规定数值接近,DNVPHAST完全破损工况为数值最恶劣工况,即管道并行敷设的安全间距要求最大。以得出的两组数据的最大值作为澳大利亚天然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间距。此天然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间距的确定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VPHAST 安全间距 并行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line Studio与SPS计算长输管道储气调峰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兰宇剑 章磊 +2 位作者 宋代诗雨 杨朔 张俊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22-23,131,共3页
天然气管道储气调峰是最为常见的调峰手段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为管道末段储气能力。管道末段储气能力可以采用Pipeline Studio及SPS等工艺软件进行计算。本文运用以上两种软件进行了工艺模拟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二者的异同... 天然气管道储气调峰是最为常见的调峰手段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为管道末段储气能力。管道末段储气能力可以采用Pipeline Studio及SPS等工艺软件进行计算。本文运用以上两种软件进行了工艺模拟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二者的异同。这一分析研究结果有利于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关注的侧重点选择Pipeline Studio或SPS软件;有利于生产运营单位根据储气调峰量以及用户需求,对天然气管道的日常运行进行科学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调峰 计算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酸性气田空冷器设置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秦璇 宋代诗雨 刘永茜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冷却系统是天然气集输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温、高压酸性气田的内部集输工艺,要求合理优化空冷器的工艺设置,减少介质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降低投资,满足介质的输送条件和工艺要求。根据某气田的集输工艺方案,从空... 冷却系统是天然气集输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温、高压酸性气田的内部集输工艺,要求合理优化空冷器的工艺设置,减少介质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降低投资,满足介质的输送条件和工艺要求。根据某气田的集输工艺方案,从空冷器的设置目的、设置位置出发,综合考虑集输和处理工艺、管道、设备材质等因素,对空冷器的设置方案进行优化选取。为类似气田集气工艺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对优选国内外异常高温气田集输工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器 高温、高压酸性气田 优化 气田集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煤层气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穿越道路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秦璇 宋代诗雨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随着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应用于煤层气,其穿越公路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中国还没有关于天然气项目中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稳定性计算的相关标准规范,为此对标中国标准GB 50332-2002《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和... 随着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应用于煤层气,其穿越公路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中国还没有关于天然气项目中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稳定性计算的相关标准规范,为此对标中国标准GB 50332-2002《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和澳大利亚标准AS 2566.1《埋地柔性管设计》,并结合实际工程对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穿越道路稳定性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得出中国标准GB 50332-2002《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中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稳定性校核计算方法基本与澳大利亚标准AS 2566.1《埋地柔性管设计》一致,澳大利亚校核计算分析参数相较于中国更多,中国埋深要求相对保守。此分析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HDPE管道 稳定性 澳大利亚 公路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