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凝四项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予娟 祝传贵 +3 位作者 耿岚 魏巍 王华 南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血凝四项联合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正常临产孕妇(正常临产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120例健康育龄妇女(健康对照组)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血凝四项联合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正常临产孕妇(正常临产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120例健康育龄妇女(健康对照组)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临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FIB[(3.57±0.95)、(4.41±1.07)g/L]、D-D[(374.0±154.1)、(857.0±419.6)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11.73±0.99)、(10.78±2.17)s]、APTT[(26.04±3.22)、(26.67±2.84)s]均短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临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FIB、D-D高于正常临产组(P<0.05);两组APTT、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密切检测D-D、PT、APTT、TT及FIB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可及时发现孕妇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保证胎儿的顺利生产及孕妇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四项 D-二聚体 临产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宋予娟 王华 +3 位作者 李爱新 耿岚 吴园园 韩玉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2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标本采用涂片、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2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标本采用涂片、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2例胸水标本中,涂片阳性率为4.42%(16/362),PCR检测阳性率为24.31%(88/362)。胸水涂片、PCR检测102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1.76%(12/102)和50.98(52/102);检测160例临床可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阳性率分别为2.50%(4/160)和22.50%(36/160)。两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4,P<0.05)。10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标本涂片及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与涂片法相比较具有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胸水涂片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性胸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PCR法痰结核杆菌DNA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予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痰结核杆菌DNA检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分别以FQ-PCR,集菌培养和染色镜检检测入选患者的痰标本,比较各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71.8%,39.0%,26.5%,显示FQ-PCR法...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痰结核杆菌DNA检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分别以FQ-PCR,集菌培养和染色镜检检测入选患者的痰标本,比较各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71.8%,39.0%,26.5%,显示FQ-PCR法敏感度最高。结论FQ-PCR法具有简便、快捷、敏感、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华 廖为 +2 位作者 宋予娟 魏巍 孙政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比较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早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明胶颗粒凝聚试验,A组)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B组),对两组... 目的比较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早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明胶颗粒凝聚试验,A组)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B组),对两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Ⅰ期梅毒阳性检出率90%,明显高于B组68%(P〈0.05)。两组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另外Ⅰ期梅毒病程越长,阳性检出率越高,且5~10 d中,A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相比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敏感性、特异性更高,梅毒检验时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检验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法与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园园 韩玉芳 +3 位作者 郜玲 张敏 廖卫 宋予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270-271,共2页
目的分析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误诊的原因,探讨免疫法、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消化内科粪便样品300例,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分别检测,对潜血试验结果比较,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免疫法和化学法阳... 目的分析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误诊的原因,探讨免疫法、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消化内科粪便样品300例,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分别检测,对潜血试验结果比较,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免疫法和化学法阳性率及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法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应慎重,而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则是首选,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粪便常规检查和体检普查项目,并结合受检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血试验 免疫法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在肝炎性肝硬化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华 牛琰 +1 位作者 赵瑞敏 宋予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在肝炎性肝硬化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价值,以促进早期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2019年2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肝炎性肝硬化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在治疗前进行HB... 目的探讨与分析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在肝炎性肝硬化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价值,以促进早期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2019年2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肝炎性肝硬化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在治疗前进行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观察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观察3个月,有效患者数为107例,治疗有效率为78.1%。有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肝功能分级、血压等与无效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效组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血液细胞分析指标都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的HBV-DNA载量明显少于无效组(P<0.05),血清TBi L、DBi L、ALP、GGT含量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在137例患者中,Spearsman分析显示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HBV-DNA载量都与患者预后有效呈现相关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有待提高,HBV-DNA检测及血液细胞分析在肝炎性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HBV-DNA 血液细胞分析 肝炎性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S-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吴园园 郜玲 +2 位作者 王瑞红 宋予娟 韩玉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FUS-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结果符合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尿液中抽取2000份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并对结果给予分析。结果FUS... 目的:探讨FUS-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结果符合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尿液中抽取2000份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并对结果给予分析。结果FUS-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成分的结果, FUS-100测试敏感,假阳性多,容易误认,霉菌会是假阴性。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管型、滴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霉菌和上皮细胞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饰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或P&gt;0.05)。经过修饰后, FUS-100还是非常可靠,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有价值的化验结果。结论FUS-100尿沉渣分析仪不能代替显微镜,只能是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准确性的目的,体现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 尿液有形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分析
8
作者 吴园园 宋予娟 +3 位作者 郜玲 张敏 廖卫 韩玉芳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精液,探索不孕不育的病因。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结果:800例不育男性患者,精子异常患者占63.80%,主要是精子活力下降,其次是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结论:男性不育主要原因是精子异常。
关键词 不育 精液 异常 精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检测方法在50例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
9
作者 王华 祝传贵 +1 位作者 宋予娟 耿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随机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和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柏油便样本,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应用免疫胶体金法和化学匹拉米洞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 目的探讨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随机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和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柏油便样本,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应用免疫胶体金法和化学匹拉米洞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100例随机粪便样本隐血试验匹拉米洞法阳性率为52%,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为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上消化道出血隐血化学匹拉米洞法阳性率为100%,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为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胶体金法假阳性率低,化学匹拉米洞法假阳性率高,特异性差,两种方法结合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化学匹拉米洞法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结果较多,但对假阳性结果可以用免疫胶体金法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隐血 免疫胶体金法 化学匹拉米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2020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光波 廖卫 +3 位作者 南黎 葛廷 孙政敏 宋予娟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2019年—2020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2020年各病区送检的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019年—2020年各... 目的:探讨2019年—2020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2020年各病区送检的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019年—2020年各病区送检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9153株,其主要来源为分泌物、中段尿、痰液,其中真菌278株、革兰阳性菌2689株和革兰阴性菌6186株;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幅普汀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链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100.00%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幅普汀均100.0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达100.00%,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超过8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达100.00%,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替卡西林的耐药率达100.00%,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超过6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替加环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达100.00%,对米诺环素、呋喃妥因、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超过90.00%。结论:2019年—2020年医院占比较高的常见病原菌分别为真菌如白假丝酵母,革兰阳性菌如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如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医院感染科、微生物室应定期监测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最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荣光 李新建 +2 位作者 韩亚芳 李云峰 宋予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X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2例,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100mg/d,同时治疗组给予胸腺五肽1mg,随后两组继续给予拉米夫定100mg/d,总疗程52周。结果:两组ALT、T...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2例,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100mg/d,同时治疗组给予胸腺五肽1mg,随后两组继续给予拉米夫定100mg/d,总疗程52周。结果:两组ALT、TBil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BVDNA及HBeAg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能显著提高抗HBV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胸腺五肽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