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探针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安郁宽 徐艳岩 +2 位作者 王云创 邢娟 李向民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3,F0003,共4页
采用较大直径的毛细管对探针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做了进一步研究.文中引用了Prokhorov提出的改进的瑞利公式,介绍了表面张力系数α的各相关公式的适用范围.实验中利用毛细管探针法测量了几个不同温度下蒸馏水在一直径为5.744 mm的毛... 采用较大直径的毛细管对探针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做了进一步研究.文中引用了Prokhorov提出的改进的瑞利公式,介绍了表面张力系数α的各相关公式的适用范围.实验中利用毛细管探针法测量了几个不同温度下蒸馏水在一直径为5.744 mm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用Prokhorov公式计算α.实验测得的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公认值的百分误差约小于0.13%.最后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探针法 表面张力 Prokhorov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径纳米氧化铝膜的表征及其对U251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安郁宽 秦丹 徐艳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6-39,共4页
为了观察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对U251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分别在硫酸、草酸、磷酸电解液中制备了3种不同孔径的氧化铝膜,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分别对氧化铝膜进... 为了观察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对U251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分别在硫酸、草酸、磷酸电解液中制备了3种不同孔径的氧化铝膜,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分别对氧化铝膜进行了微观结构与元素组成表征。使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U251细胞在不同孔径的氧化铝膜表面上的形态及生长粘附情况。结果表明,3种孔径的纳米氧化铝膜表面生长的U251细胞形态存在差异,生长情况不同。细胞在磷酸中制得的纳米氧化铝膜的突触生长情况优于草酸中制备的氧化铝膜,突触生长更牢固,硫酸中制得的氧化铝膜对U251细胞生长的支持作用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氧化铝膜 表征 U251细胞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探针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被引量:13
3
作者 安郁宽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40,共4页
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中,利用被测液体导电的性质,在螺旋测微计的测微螺杆上沿轴线方向加装一根金属探针,通过电学方法探测毛细管内液面及容器内液面的位置,实现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高度的测量.利用探针法分别测量了蒸... 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中,利用被测液体导电的性质,在螺旋测微计的测微螺杆上沿轴线方向加装一根金属探针,通过电学方法探测毛细管内液面及容器内液面的位置,实现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高度的测量.利用探针法分别测量了蒸馏水在几个不同温度下的毛细上升高度,利用瑞利公式计算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探针法测量毛细上升高度的重复性好,所测得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其公认值的百分误差约小于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探针法 表面张力 液面探测器 瑞利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速LED秒表与数码相机测量液体黏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安郁宽 《物理实验》 2018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解决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实验中小球速度v的测不准等问题,制作了高速显示的LED秒表,用数码相机记录小球通过高度h上下两端时标尺上的位置h_1和h_2以及当时LED秒表的示数t_1和t_2,进而计算小球速度v.实验测定了小球在甘油中的终极速度... 为解决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实验中小球速度v的测不准等问题,制作了高速显示的LED秒表,用数码相机记录小球通过高度h上下两端时标尺上的位置h_1和h_2以及当时LED秒表的示数t_1和t_2,进而计算小球速度v.实验测定了小球在甘油中的终极速度和刚进入甘油时的下落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测量小球速度v的重复性较好,而且还能用于判定小球是否进入匀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终极速度 落球法 视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PROG编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程序设计
5
作者 安郁宽 李宏光 闫鹏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8期14-16,21,共4页
介绍SI-PROG编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PC机串口UART芯片实现单片机的ISP下载。PC机串口8250芯片中SOUT,DTR,RTS,CTS四个引脚的电平可通过其内部的几个寄存器分别进行控制或读取,利用引脚可实现单片机的ISP下载。介绍了8250与单片机之间通... 介绍SI-PROG编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PC机串口UART芯片实现单片机的ISP下载。PC机串口8250芯片中SOUT,DTR,RTS,CTS四个引脚的电平可通过其内部的几个寄存器分别进行控制或读取,利用引脚可实现单片机的ISP下载。介绍了8250与单片机之间通信信号的逻辑关系以及电平转换,分析了接收器的阈值电压的特点,给出了使用SI-PROG编程器的条件。最后,以AVR单片机为例介绍了下载程序设计。结果表明,利用PC机串口UART芯片可以实现对AVR单片机的ISP下载,其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都很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ROG编程器 程序设计 UART AVR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清创冲洗器清创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铭 张涛 +1 位作者 安郁宽 徐艳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清创冲洗器对白兔切割伤细菌污染模型抗感染作用的影响。方法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0.5 h冲洗组、6 h冲洗组、24 h冲洗组、48 h冲洗组,6只/组。建立兔外伤细菌感染模型,于不同时间点使用便... 目的探讨便携式清创冲洗器对白兔切割伤细菌污染模型抗感染作用的影响。方法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0.5 h冲洗组、6 h冲洗组、24 h冲洗组、48 h冲洗组,6只/组。建立兔外伤细菌感染模型,于不同时间点使用便携式清创冲洗器冲洗伤口,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进行体温、白细胞计数、细菌学定量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0.5 h和6 h冲洗组,白兔体温无明显波动;细菌计数在致伤后24 h、48 h、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数量上升幅度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48 h冲洗组,白兔体温明显升高;细菌计数和白细胞数量在致伤后24 h、48 h、72 h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5 h、6 h冲洗组白兔炎症反应轻微、组织修复明显加快。结论便携式清创冲洗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在创伤早期可有效清除伤道内细菌和污物,预防创伤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感染 白细胞计数 细菌学 组织病理学 便携式清创冲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和大蒜油对公兔生长、养分消化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铭 安郁宽 徐艳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6-50,共5页
文章旨在探讨纳米硒、大蒜油及其组合对雄性家兔营养物质消化率、精子质量、血清睾酮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0只(120日龄)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10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大蒜油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大蒜油,纳米硒组... 文章旨在探讨纳米硒、大蒜油及其组合对雄性家兔营养物质消化率、精子质量、血清睾酮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0只(120日龄)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10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大蒜油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大蒜油,纳米硒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 mg/kg纳米硒,大蒜油+纳米硒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 mg/kg纳米硒和600 mg/kg大蒜油,试验从120 d开展到180 d。结果表明,纳米硒处理组的末重、日增重和料重比均较未添加硒处理组的有所改善,且纳米硒和大蒜油对家兔末重的影响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与不添加硒、大蒜油、纳米硒和大蒜油混合物组相比,纳米硒、大蒜油及其混合物组的养分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纳米硒和大蒜油组的精液质量显著改善(P <0.05)。同样,补充纳米硒、大蒜油及混合物可以显著改善肝脏和肾脏功能,提高血清睾酮水平。综上所述,纳米硒或大蒜油及其组合可以提高雄性家兔的营养物质消化率、精液质量、肝肾功能和睾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大蒜油 雄性家兔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 精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连通型球形液膜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云创 李德尧 +2 位作者 安郁宽 李向民 邢娟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对小球形液膜内气体经由细管流向大球形液膜内过程中,球形液膜的动态特性做了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
关键词 球形液膜 气体传输 动态特性 理论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 95下未知的设备
9
作者 安郁宽 李宏光 《电子科技》 1998年第8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WINDOWS95 I/O设备 地址译码电路 计算机 地址段 未知 实际占用 串行口 I/O地址 IBM-PC/XT机
全文增补中
氧化镁纳米分级结构的合成及生长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鹏 秦丹 +3 位作者 邢娟 王云创 安郁宽 李光仲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7,共7页
采用气相合成技术合成了MgO三维纳米分级结构,该结构由纳米线、纳米棒、纳米丝3部分组成.高分辨电镜照片显示第一级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为[100],纳米棒与纳米丝呈四次对称分布在纳米线的侧面,其生长方向为[110].沉积区的高温和适当的反应... 采用气相合成技术合成了MgO三维纳米分级结构,该结构由纳米线、纳米棒、纳米丝3部分组成.高分辨电镜照片显示第一级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为[100],纳米棒与纳米丝呈四次对称分布在纳米线的侧面,其生长方向为[110].沉积区的高温和适当的反应物对三维分级纳米结构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气固生长模式和气液固生长模式共同主导了三维分级纳米结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纳米分级结构 气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无声处听惊雷
11
作者 安郁宽 李宏光 《电子科技》 1999年第9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微机 故障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