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社会精神生活 被引量:1
1
作者 安起民 《江汉论坛》 1987年第3期7-12,共6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要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试就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方式、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特点,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人类社会是自我发展着的社会有机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要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试就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方式、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特点,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人类社会是自我发展着的社会有机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就发生分化.按照人们的不同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不同的手段,我们大致可以把社会生活分为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的政治生活、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等领域.社会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系统,是人们利用精神生活资料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大家知道,通过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活动,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需要 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 生活领域 生活方式 社会有机体 社会意识 精神生活 家庭生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少奇同志对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
2
作者 安起民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年第3期1-6,共6页
刘少奇一贯重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从《刘少奇选集》中可以看到,《答宋亮同志》、《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文章,都是专门论述学习理论问题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也重点论述... 刘少奇一贯重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从《刘少奇选集》中可以看到,《答宋亮同志》、《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文章,都是专门论述学习理论问题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也重点论述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少奇同志的见解是深刻的,论点是精辟的。认真研究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继承和发扬他的这个理论遗产,不仅是对他的怀念,而且必将提高全党全民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一个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选集》 同志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马列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学习方法 马克思主义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生产
3
作者 安起民 《社会科学(甘肃)》 1986年第1期31-38,共8页
精神生产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非常重视,做过很多重要论述。今天,我们面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更加需要结合,协调发展;不仅要大规模地发展物质生产,而且要迅速发展... 精神生产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非常重视,做过很多重要论述。今天,我们面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更加需要结合,协调发展;不仅要大规模地发展物质生产,而且要迅速发展精神生产。因此,深入地、系统地研究精神生产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试就精神生产范畴的含义、精神生产和物物生产的联系和区别、精神生产的社会结构,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生产 四个现代化 协调发展 生产范畴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的主次矛盾理论
4
作者 安起民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2期9-15,共7页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为了从哲学的高度克服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了关于矛盾的讲演,其中阐述了主次矛盾的理论。现在五十年过去了,主次矛盾理论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它的光辉;同时由于伟大实践的...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为了从哲学的高度克服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了关于矛盾的讲演,其中阐述了主次矛盾的理论。现在五十年过去了,主次矛盾理论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它的光辉;同时由于伟大实践的呼唤,这个理论也需要磨励、丰富和发展,才能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指导新的不断前进着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矛盾理论 教条主义 政治大学 认识工具 主次矛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真理就是阶级真理
5
作者 安起民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1期28-31,共4页
(一) 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必须首先弄清什么叫阶级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报纸有阶级性时指出:“有人说,报纸没有阶级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话就讲得不对了。至少在帝国主义消灭以前,报纸,各种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要反映... (一) 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必须首先弄清什么叫阶级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报纸有阶级性时指出:“有人说,报纸没有阶级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话就讲得不对了。至少在帝国主义消灭以前,报纸,各种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要反映阶级关系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44页)可见,因为报纸反映了阶级关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就叫有阶级性。没有阶级性是什么意思呢?毛泽东同志也有过明确论述:“大字报是没有阶级性的,等于语言没有阶级性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社会科学真理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阶级社会 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 社会发展 阶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