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安谧 钟锦声 武志强 《润滑油》 CAS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高碱值清净剂是内燃机油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内燃机油的性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碱值清净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文章总结了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以高碱值磺酸钙为例,介绍了摩擦后高碱值磺酸钙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含钙... 高碱值清净剂是内燃机油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内燃机油的性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碱值清净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文章总结了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以高碱值磺酸钙为例,介绍了摩擦后高碱值磺酸钙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含钙保护膜,包括保护膜的形态、组成及结构。列举了其他种类清净剂的抗磨性,并对全配方汽油机油中不同种类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做了比较。介绍了方解石型高碱值磺酸钙抗磨性要优于无定形高碱值磺酸钙,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与高碱值清净剂复合后抗磨性的变差。通过综述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为其抗磨性的发挥和内燃机油的配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净剂 高碱磺酸钙 高碱水杨酸钙 ZDDP 抗磨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CT的渣油加氢保护剂3D重构研究
2
作者 安谧 程涛 +4 位作者 宋俊男 张若霖 何京 杨晓彦 徐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分析对象的3D结构和组成。以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Micro-CT对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3D重构研究。通过比对Micro-CT切片...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分析对象的3D结构和组成。以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Micro-CT对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3D重构研究。通过比对Micro-CT切片数据离散图与扫描电镜元素离散图分布,对保护剂中孔隙、金属沉积物进行了识别与确认,并采用3D重构技术重建了孔隙及沉积物的三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利用Micro-CT可以从微米到纳米尺度构建保护剂的3D结构模型;发现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内部还有大量未被使用的封闭孔,增加孔道的连通性是提高保护剂效率的关键。这种全新的渣油加氢保护剂微观结构分析方法能为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保护剂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油添加剂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倩 安谧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采用沉淀值、溶解试验及微粒粒径测量等试验对柴油机油常用添加剂单剂和添加剂复配后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粒径分析及碰撞理论对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单剂中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的... 采用沉淀值、溶解试验及微粒粒径测量等试验对柴油机油常用添加剂单剂和添加剂复配后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粒径分析及碰撞理论对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单剂中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的稳定性最差,其次为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其它添加剂的稳定性较好;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与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复配时会产生大量沉淀,两者之间无化学反应发生,但颗粒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颗粒,从而使体系不稳定;无灰分散剂的引入有利于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胶体结构的稳定,两者复配时,无灰分散剂利用其空间位阻效应使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的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稳定性 胶体结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B-SEM和TEM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元素分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安谧 徐华 +3 位作者 张若霖 张兆前 郑方 王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利用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制作透射电镜样品;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FCC催化剂单个颗粒及其FIB切片的元素分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与新鲜剂相比,催...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利用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制作透射电镜样品;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FCC催化剂单个颗粒及其FIB切片的元素分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与新鲜剂相比,催化裂化过程中FCC平衡剂上沉积了Fe,Ni,V,Ca,P等元素;随着杂质元素沉积量的增加,催化剂的骨架密度逐渐增大;随着骨架密度增大,催化剂Fe,Ni,Ca含量提高,而其硅铝比、P含量、比表面积降低;Fe,Ni,P元素主要分布在催化剂颗粒外表面,V元素在催化剂内部和外部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铁污染 单颗粒 失活 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重质油脱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安谧 汪艳 +4 位作者 杨晓彦 余颖龙 马晨菲 林骏 肖占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6期528-530,共3页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标准样品(模拟重质油脱金属催化剂组成),借助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和氧化物的相互干扰,优化测量条件,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标准样品中Ni O,Mo O3质量分数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Ni O,Mo O3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标准样品(模拟重质油脱金属催化剂组成),借助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和氧化物的相互干扰,优化测量条件,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标准样品中Ni O,Mo O3质量分数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Ni O,Mo O3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较高;此外,该方法的平行性和重复性较好,能够满足重质油脱金属催化剂的实验室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脱金属催化剂 氧化钼 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用于快速测定车用柴油酸度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安谧 杨晓彦 +2 位作者 赫丽娜 张婧元 王艳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针对车用柴油酸度等性质测定过程繁琐的问题,采用衰减全反射样品池测定车用柴油的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红外光谱测定车用柴油酸度、密度、闪点和凝点的4个校正模型,验证标准误差分别为0.46 mg/(100 mL),0.77 kg/m^3,2.60℃,... 针对车用柴油酸度等性质测定过程繁琐的问题,采用衰减全反射样品池测定车用柴油的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红外光谱测定车用柴油酸度、密度、闪点和凝点的4个校正模型,验证标准误差分别为0.46 mg/(100 mL),0.77 kg/m^3,2.60℃,2.77℃,该方法符合标准方法再现性要求。与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需预处理、操作简单、测量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 酸度 偏最小二乘法 红外光谱 密度 闪点 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安谧 林俊 +2 位作者 陈泱 杨晓燕 肖占敏 《石化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本文综述了测定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常用的分析方法。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对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前处理、适用范围和特点、干扰... 本文综述了测定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常用的分析方法。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对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前处理、适用范围和特点、干扰元素、回收率以及检测限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常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含量 石油 氢化物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晓彦 赫丽娜 +3 位作者 安谧 史得军 陈泱 田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痕量金属铝、钙、铁、钾、镁、锰、钼、钠、镍、铅、钒和锌的方法,采用干法灰化和酸消解法对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进行试样前处理,优化了实验条件,确定了方法...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痕量金属铝、钙、铁、钾、镁、锰、钼、钠、镍、铅、钒和锌的方法,采用干法灰化和酸消解法对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进行试样前处理,优化了实验条件,确定了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通过不同检测方法对比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考察了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40 mg/kg,各待测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为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渣油 原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痕量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汽油二烯值和PIONA含量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芬芬 安谧 +3 位作者 陈泱 杨晓彦 王春燕 王艳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498,共6页
采用多维衰减全反射(ATR)Zn Se样品池和Zn Se透射样品池采集二次加氢汽油的红外谱图。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红外光谱测定二次加氢汽油二烯值和PIONA(烷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含量的IR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TR法建立的二烯值... 采用多维衰减全反射(ATR)Zn Se样品池和Zn Se透射样品池采集二次加氢汽油的红外谱图。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红外光谱测定二次加氢汽油二烯值和PIONA(烷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含量的IR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TR法建立的二烯值模型优于透射法模型,PIONA含量模型两者相当;IR模型法预测汽油二烯值的标准偏差为0.011,标准法要求标准偏差小于0.02,表明IR模型法重复性要优于标准法;采用IR模型法与标准法数据差别不大,说明IR模型法可以满足快速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值 加氢汽油 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对工业连续重整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若霖 安谧 +3 位作者 吴玉超 陈菲 张鹏 徐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9-755,共7页
以连续重整催化剂新鲜剂、中等活性和低活性的再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活性下降原因,采用XRD、电化学工作站、XPS、ICP、SEM、STEM、N2吸附-脱附等多种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Fe对工业连续重整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 以连续重整催化剂新鲜剂、中等活性和低活性的再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活性下降原因,采用XRD、电化学工作站、XPS、ICP、SEM、STEM、N2吸附-脱附等多种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Fe对工业连续重整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以γ-Fe_(2)O_(3)的稳定形态均匀分布于还原后活性降低的催化剂中,Fe的沉积没有加速Pt原子形成Pt晶粒,Pt原子在载体表面依然呈现原子级分散特性。Fe沉积会影响金属中心的析氢能力,影响金属中心的加/脱氢性能,加速积碳的形成。催化剂金属中心加/脱氢效率下降、载体氧化铝维持氯含量能力弱化、积碳加速生成是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形态 加/脱氢能力 团聚 工业连续重整催化剂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