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西县中药材田间杂草种类调查
1
作者 安红红 付录生 +2 位作者 吴燕 焦彦斌 陈智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27-30,共4页
甘肃省陇西县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区域,其田间杂草问题对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对陇西县中药材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调查,掌握中药材田间杂草分布规律,可以为中药材田间杂草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发现,陇西... 甘肃省陇西县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区域,其田间杂草问题对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对陇西县中药材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调查,掌握中药材田间杂草分布规律,可以为中药材田间杂草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发现,陇西县中药材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共有16科33种,其中菊科杂草6种,苋科杂草5种,禾本科杂草4种,大戟科、茜草科、旋花科、唇形科及十字花科杂草各2种,其他科杂草共8种,危害较大的杂草有小藜、角茴香、马唐、刺儿菜、苣荬菜、荠、泽漆、灰绿藜、反枝苋、凹头苋、腋花苋、猪殃殃、苦苣菜、香薷、繁缕、婆婆纳及车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杂草 调查 甘肃省陇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补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的Meta分析
2
作者 安红红 宋凯琳 +2 位作者 马迎惠 李翀 赵艳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维生素D补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有关维生素D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维生素D补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有关维生素D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的2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916例受试者(试验组963例、对照组953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补充组的空腹血糖(FBG)[SMD=-7.73,95%CI(-12.10,-3.36),P=0.0005]、甘油三酯(TG)[SMD=-24.03,95%CI(-29.47,-18.58),P<0.0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MD=2.76,95%CI(0.84,4.69),P=0.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MD=-2.93,95%CI(-4.32,-1.54),P<0.000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MD=-1.00,95%CI(-1.61,-0.38),P=0.002]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SMD=-0.19,95%CI(-0.47,-0.10),P=0.2]、总胆固醇(TC)[SMD=-6.6,95%CI(-12.17,-1.03),P=0.0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2.09,95%CI(-4.31,0.13),P=0.0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FBG、TG、HDL-C、LDL-C、hs-CRP,但对HbA1c、TC、TNF-α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免疫机制及免疫增强剂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安红红 宫向红 +2 位作者 徐英江 刘云 张秀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年第4期91-95,共5页
海参是无脊椎动物,不具有特异性免疫,只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增强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增强海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疾病的抵抗力,对疾病的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海参免疫机制及其免疫增强剂有了进一... 海参是无脊椎动物,不具有特异性免疫,只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增强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增强海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疾病的抵抗力,对疾病的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海参免疫机制及其免疫增强剂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近年来海参的免疫机制及免疫增强剂对其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免疫机制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维生素D与糖尿病研究热点与内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安红红 徐静 +3 位作者 李翀 马迎惠 宋凯琳 赵艳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与糖尿病治疗相关的研究现状,探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前沿。方法:运用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从建库截止到2022年4月12日...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与糖尿病治疗相关的研究现状,探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前沿。方法:运用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从建库截止到2022年4月12日,以“糖尿病”“维生素D”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聚类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371篇文献(其中中文2316篇、英文4055篇)。国内外年度发文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国内外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且高产作者间形成小型合作团体,但跨机构或跨地区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的主力仍是医院临床科室和医学院院校,各机构之间尚缺乏较好的合作,未能与其他学科交叉进一步纵深发展;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发现糖尿病类型、维生素D、结局监测指标、影响因素和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结论:国内相关研究较国外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关注其发展机制,为糖尿病或与其他慢性病共病的管理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维生素D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安红红 宋凯琳 +3 位作者 马瑞 马迎惠 李翀 彭巧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及糖脂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维生素D补充)。2... 目的: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及糖脂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维生素D补充)。2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MI、收缩压及舒张压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控制、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借助随访平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软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连续观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血清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BG、PBG、HbAlc和血清C肽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FBG、HbAlc、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TG、TC、LDL-C和HDL-C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G、T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5(OH)D、OC、PTH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25(OH)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维生素D营养素补充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提高患者25(OH)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其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慧慧 徐英江 +6 位作者 宋向军 邹荣婕 邓旭修 韩典峰 田秀慧 安红红 宫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对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代谢物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2、4、6 mg/L的乙酰甲喹药浴液,浸泡24 h,消除96 h,采集不同时间点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酰甲喹及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 对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代谢物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2、4、6 mg/L的乙酰甲喹药浴液,浸泡24 h,消除96 h,采集不同时间点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酰甲喹及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3-methyl-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MQCA)含量。结果表明:刺参幼参对水体中的乙酰甲喹吸收迅速,分别在2.5、1.5、1.5 h达到峰值,分别为0.89、1.73、2.56 mg/kg;各药浴组刺参幼参对乙酰甲喹富集系数分别为0.45、0.43和0.43;其药时曲线下面积值与药浴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2=1);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消除迅速,消除0.5 h后,约85%的药物从体内排出或代谢,72 h后无检出。代谢物MQCA最早于药浴15 min产生(6 mg/L组),且含量不断增长,24 h达到最大值29.2μg/kg;MQCA在刺参幼参中消除缓慢,将在刺参体内长时间存在。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成品刺参中MQCA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指数值为1.23×10-4,即MQCA对成参食用安全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幼参 乙酰甲喹 代谢 3-甲基喹噁啉-2-羧酸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噁林类药物对刺参组织DNA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向阳 邹荣婕 +8 位作者 徐英江 宋向军 宫向红 刘慧慧 田秀慧 孙国华 刘云 安红红 张秀珍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1-215,共5页
为探索喹噁林类药物在刺参养殖中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对喹噁林类药物引起刺参组织DNA氧化损伤效应进行研究。采集经过不同添加剂量、不同时间喹噁林药物处理过的刺参组织,提取DNA,酶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对DN... 为探索喹噁林类药物在刺参养殖中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对喹噁林类药物引起刺参组织DNA氧化损伤效应进行研究。采集经过不同添加剂量、不同时间喹噁林药物处理过的刺参组织,提取DNA,酶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对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 G)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灵敏度高,并且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8-OHd G的含量随着乙酰甲喹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存在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关系,并且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喹烯酮对DNA的氧化损伤也是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加重(P<0.05)。说明乙酰甲喹和喹烯酮能引起刺参组织DNA的氧化损伤,对其遗传物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因此需要规范喹噁林类药物在刺参养殖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噁林 刺参 DNA氧化损伤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喹噁啉类药物对刺参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邹荣婕 姜向阳 +7 位作者 徐英江 宋向军 宫向红 刘慧慧 田秀慧 刘云 安红红 张秀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0-785,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刺参组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喹嗯啉药物处理过的刺参样品DNA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ZORBAXSB—Aq(4.6mm×250mm;5μm);柱温为30oC;检测波长为280n...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刺参组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喹嗯啉药物处理过的刺参样品DNA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ZORBAXSB—Aq(4.6mm×250mm;5μm);柱温为30oC;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20止;流动相为甲醇-7mmol/L乙酸铵(7:93),流速为1.0mL/min。5-甲基脱氧胞苷和脱氧胞苷的质量浓度在0.05—1.0mg/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9。5-甲基脱氧胞苷和脱氧胞苷的检出限均为0.05mg/L,在加标浓度为0.05,0.25,1.0mg/L时,回收率为90.4%~100.6%,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采用CTAB法提取刺参组织DNA,酶解后进行HPLC测定,结果表明:喹嗯啉药物处理过的组织样品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该类药物通过改变DNA甲基化水平而影响基因的正常表达,可能是其产生遗传毒性的一种机制,建立的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全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噁啉 刺参 DNA甲基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甲喹与喹烯酮对刺参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宫向红 王玮云 +4 位作者 张秀珍 徐英江 任利华 刘云 安红红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乙酰甲喹和喹烯酮对刺参常见致病菌假交替单胞菌、灿烂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10种常见渔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乙酰甲喹对几种供试菌的MIC介...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乙酰甲喹和喹烯酮对刺参常见致病菌假交替单胞菌、灿烂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10种常见渔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乙酰甲喹对几种供试菌的MIC介于2—8μg/mL,MBC介于4~16μg/mL,对灿烂弧菌的MIC和MBC均为4μg/mL;喹烯酮对几种供试菌的MIC介于16~32μg/mL,MBC均为32μg/mL。试验表明:乙酰甲喹对几种供试菌均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对灿烂弧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但抑菌效果总体不及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喹烯酮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为新型喹嗯啉类药物用于刺参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外抑菌 致病菌 乙酰甲喹 喹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模式下设计院主导的EPC项目一体化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颜雪妮 朱建国 +1 位作者 王佩佩 安红红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9期152-155,共4页
本文以设计院主导的EPC项目联合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模式能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等特点和设计院主导EPC项目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对设计院的发展经营模式和业务类型的分析,从人才、设计理念和资本体量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设计院主导的... 本文以设计院主导的EPC项目联合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模式能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等特点和设计院主导EPC项目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对设计院的发展经营模式和业务类型的分析,从人才、设计理念和资本体量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设计院主导的EPC项目联合体运行的难点和短板。同时,针对优化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项目 设计院主导 联合体管理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