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向日葵产量、生育期、形态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安玉麟 李素萍 +2 位作者 聂惠 李巧枝 于海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34-,共1页
利用自育的75个食用向日葵杂交组合以及引进的8个食葵杂交种对食用向日葵进行籽粒产量、生育期、形态的10个性状与4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用向日葵的产量、籽仁率、结实率、单盘粒数、生育期与粗脂肪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利用自育的75个食用向日葵杂交组合以及引进的8个食葵杂交种对食用向日葵进行籽粒产量、生育期、形态的10个性状与4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用向日葵的产量、籽仁率、结实率、单盘粒数、生育期与粗脂肪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蛋白质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油酸、亚油酸相关不显著.千粒重与粗脂肪和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粗蛋白质和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粗脂肪和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蛋白质和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生育期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芽期、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雪 于海峰 +1 位作者 侯建华 安玉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348,共5页
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对11个抗旱性不同的油用向日葵育种材料进行研究,测定与抗旱性有关的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和株高等14项鉴定指标。以种子萌发指数与幼苗成活率的乘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参考数列X0,运用灰色关联... 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对11个抗旱性不同的油用向日葵育种材料进行研究,测定与抗旱性有关的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和株高等14项鉴定指标。以种子萌发指数与幼苗成活率的乘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参考数列X0,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各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从中筛选出关联度较大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芽相对生长量、根相对生长量、苗期株高、鲜重、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8个指标,然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分析,定量地评价11个油葵育种材料芽苗期的抗旱性。本研究为油葵芽苗期抗旱性鉴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油葵抗旱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芽期 苗期 抗旱性 灰色关联度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葵不同品种抗旱性能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树平 高聚林 +3 位作者 马捷 张玮 安玉麟 于海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101,共8页
在油葵灌浆期,采用25%PEG-6000对从内蒙古油葵主产区搜集到的30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叶片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分析与抗旱性有关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在油葵灌浆期,采用25%PEG-6000对从内蒙古油葵主产区搜集到的30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叶片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分析与抗旱性有关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游离脯氨酸(Pro)等6项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能,运用隶属函数法分类,并通过聚类分析加以验证,隶属函数与聚类分析分类相同程度为76.67%。抗旱型共分为四类:强抗型、抗旱型、中抗型、弱抗型。强抗型共有5个品种,分别为:康地5号、AGR、内葵杂3号、澳葵62和白葵杂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抗旱性能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素萍 安玉麟 +2 位作者 聂惠 李巧枝 于海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33-,共1页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产量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呈显著正相关,并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控制;千粒重以加性方差和一般配合力方差为主;籽仁率、单盘粒数2个性状的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结实率主要受基因的加...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产量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呈显著正相关,并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控制;千粒重以加性方差和一般配合力方差为主;籽仁率、单盘粒数2个性状的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结实率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一般配合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配合力 杂交种 杂交品种 非加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不同种植模式群体根系特征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树平 高聚林 +5 位作者 王志刚 安玉麟 于海峰 马捷 李君 张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6,共5页
在2008、2009年向日葵需肥规律、播期、密度、抗旱性比较等单项试验的基础上,2010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对以上试验结论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并与传统农户种植模式进行比较试验,以进一步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向日葵根系发育特性,并对根... 在2008、2009年向日葵需肥规律、播期、密度、抗旱性比较等单项试验的基础上,2010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对以上试验结论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并与传统农户种植模式进行比较试验,以进一步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向日葵根系发育特性,并对根系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油葵、食葵集成模式下分别增产18.58%、23.28%;集成模式的根系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提前,速率增大,持续时间长,0~20 cm土层根系分布90%左右,根系趋于下扎;集成模式的群体根体积、根长、根活跃吸收面积等均大于农户模式,且全生育期最大值大于农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向日葵 产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