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安桂荣 屈亚光 +2 位作者 沙雁红 耿站立 张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7,4,共3页
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油藏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特别是对于陆相沉积断块油藏,从而会影响不同注采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该研究主要针对某断块油藏,平面非均质性主要考虑平面上储层厚度、油层的几何形态及... 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油藏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特别是对于陆相沉积断块油藏,从而会影响不同注采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该研究主要针对某断块油藏,平面非均质性主要考虑平面上储层厚度、油层的几何形态及渗透率分布的不均匀。基于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三个平面非均质性参数,通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9个试验方案,然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各试验方案的油藏模型,以同一模型两种注采方式间的累产油差值为评价指标,并对结果采用归一化处理方法,根据正交设计直观分析结果得出油藏砂体厚度差异程度对不同注水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影响最大,渗透率极差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非均质性 渗透率 几何形态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适水驱曲线适应性分析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金庆 安桂荣 +1 位作者 许家峰 刘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0,共5页
在对中国近海多个典型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常用水驱曲线方法预测精度的对比,论证了广适水驱曲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广适水驱曲线适用范围广、预测精度高、简单易用,可应用于油田或单井水驱规律及产量预测,也... 在对中国近海多个典型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常用水驱曲线方法预测精度的对比,论证了广适水驱曲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广适水驱曲线适用范围广、预测精度高、简单易用,可应用于油田或单井水驱规律及产量预测,也可推广应用于合理提液时机与幅度判断、产液结构优化调整、侧钻界限评价及平台设施改建评估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水驱油田 含水上升规律 广适水驱曲线 适应性分析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陆相典型沉积类型油田水驱高效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金庆 安桂荣 +2 位作者 耿站立 张伟 潘彩霞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7,共8页
海上油田开发具有早期评价资料少、开发成本高、平台寿命受限的特点,不同沉积类型油田需要选取合理开发模式,实现平台寿命期内经济高效开发。分析了中国近海绥中36-1油田、秦皇岛32-6油田、渤中25-1S等3个陆相典型沉积类型油田地质油藏... 海上油田开发具有早期评价资料少、开发成本高、平台寿命受限的特点,不同沉积类型油田需要选取合理开发模式,实现平台寿命期内经济高效开发。分析了中国近海绥中36-1油田、秦皇岛32-6油田、渤中25-1S等3个陆相典型沉积类型油田地质油藏认识过程和开发调整实践过程,总结出了"三性"特征,即早期评价阶段地质油藏特征认识的局限性、高成本条件下水驱开发模式优选的特殊性、不同沉积类型水驱开发调整效果的差异性,提出了水驱高效开发效益优先兼顾风险规避的原则和平面矛盾与纵向矛盾优先解决的策略;依据所提原则和策略,提出了3个陆相典型沉积类型油田的水驱高效开发模式,即湖泊三角洲沉积油田一次井网一套层系合采分注模式、曲流河沉积油田二次井网分期分层系开发模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油田一套层系滚动开发模式,为海上同类型新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油田 陆相沉积 水驱高效开发 开发调整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调整全过程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耿站立 安桂荣 +2 位作者 周文胜 秦海丽 张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2,共6页
分析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5367—2010)"中3个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经验公式的局限性,认为这3个经验公式具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基于大庆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密井网开发试验得到的经典的5类砂体水驱... 分析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5367—2010)"中3个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经验公式的局限性,认为这3个经验公式具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基于大庆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密井网开发试验得到的经典的5类砂体水驱控制程度与井距关系,建立了不同规模砂体不同井距条件下水驱控制程度计算公式;基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经验公式,考虑水驱控制程度建立了描述注水油田开发调整全过程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渤海P油田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新关系式可以更好地描述稀井网至密井网全过程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砂岩油藏 注水开发 水驱控制程度 井网密度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非均质性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屈亚光 安桂荣 +2 位作者 丁祖鹏 张伟 张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9,9,共5页
基于某一稠油油藏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渗透率、砂体厚度和砂体几何形态3类多个不同非均质级差条件下的油藏概念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蒸汽驱注采方式间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相同的工作制度下,对于厚度... 基于某一稠油油藏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渗透率、砂体厚度和砂体几何形态3类多个不同非均质级差条件下的油藏概念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蒸汽驱注采方式间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相同的工作制度下,对于厚度平面非均质性,当注采方式为厚采薄注时开发效果优于厚注薄采;对于砂体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高采低注的开发效果优于高注低采;对于砂体几何形态,宽采窄注开发效果优于宽注窄采;3类非均质性对蒸汽驱不同注采方式的开发效果影响程度不同,渗透率影响程度最大,厚度次之,几何形态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平面非均质性 蒸汽驱 油藏数值模拟 沉积微相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砂岩油藏水平井与定向井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屈亚光 安桂荣 +2 位作者 周文胜 许家峰 耿艳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经过多年发展,水平井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油田,并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对于多层系层状砂岩油藏,水平井和定向井哪种井型更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海上S油田为研究背景,首先根据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和水驱可采储量分析结果... 经过多年发展,水平井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油田,并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对于多层系层状砂岩油藏,水平井和定向井哪种井型更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海上S油田为研究背景,首先根据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和水驱可采储量分析结果,初步认识了水平井和定向井在该油田中的开发效果;然后基于实际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和概念油藏模型,研究认为多层系层状油藏的单井控制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平井与定向井的生产效果,同时水平井和定向井的开发效果还与各类储量的水淹级别有关。一般情况下,此类油藏中定向井的开发效果优于水平井,井型选择思路应采取"定向井为主、水平井为辅"的原则。本研究为该油藏二次综合调整中的井型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同类油藏开发过程中井型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定向井 层状油藏 虚拟开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驱曲线动态求取残余油水相渗透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1 位作者 安桂荣 周文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基于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及油水两相微观渗流规律,建立了残余油饱和度条件下水相相对渗透率的求解方法。典型油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多倍水驱后,水相相对渗透率端点值较原始测试结果可增加0.2~0.3。本文提出的这种动态求解方法为油田开... 基于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及油水两相微观渗流规律,建立了残余油饱和度条件下水相相对渗透率的求解方法。典型油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多倍水驱后,水相相对渗透率端点值较原始测试结果可增加0.2~0.3。本文提出的这种动态求解方法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可采储量标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曲线 残余油饱和度 水相相对渗透率 动态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适水驱曲线求解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3 位作者 安桂荣 耿站立 王守磊 张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5,55,共4页
广适水驱曲线解决了常规水驱曲线含水率及原油黏度适应范围较窄的问题,但目前广适水驱曲线3个待定常数需采用试凑法求解,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文中利用广适水驱曲线水驱动用储量N_R与甲型水驱曲线斜率B值关系,结合历史含水率上升规律的误... 广适水驱曲线解决了常规水驱曲线含水率及原油黏度适应范围较窄的问题,但目前广适水驱曲线3个待定常数需采用试凑法求解,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文中利用广适水驱曲线水驱动用储量N_R与甲型水驱曲线斜率B值关系,结合历史含水率上升规律的误差分析,建立了广适水驱曲线的求解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由于系数q值的变化导致NR值的不稳定性,提高了水驱曲线在产量及含水率上升规律预测中的精度。改进算法后的广适曲线,可应用于水驱油田产液结构调整评价、油井措施前后水驱动用储量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适水驱曲线 求解方法 预测精度 水驱动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新增可采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金庆 安桂荣 许家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基于对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中所列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的筛选结果,推导出了单井新增可采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井新增可采储量与单井控制储量的平方成正比。对关系式系数进行了讨论,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动... 基于对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中所列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的筛选结果,推导出了单井新增可采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井新增可采储量与单井控制储量的平方成正比。对关系式系数进行了讨论,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动态资料或类比驱油效率与单储系数的比值确定系数值,从而得到了考虑动态影响的关系式。典型油田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关系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评价油田经济合理单井控制储量和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控制储量 单井新增可采储量 井网密度 单储系数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井控储量与采收率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站立 安桂荣 +2 位作者 周文胜 张伟 邓九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7-90,6,共4页
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海相砂岩油田具有储层连续性好、地层原油黏度低、天然水体能量充足等特点,该类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储层渗透率、地层原油黏度、含油面积、水体能量的类型和能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是决定其采收率大小的主控因素。在此认... 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海相砂岩油田具有储层连续性好、地层原油黏度低、天然水体能量充足等特点,该类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储层渗透率、地层原油黏度、含油面积、水体能量的类型和能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是决定其采收率大小的主控因素。在此认识基础上针对该类油田的特点分析了各主控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了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井控储量与采收率关系。最后利用6个同类型油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关系式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天然水驱海相砂岩井控储量与采收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砂岩 天然水驱 水体能量 井控储量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合采砂岩稠油油藏层间干扰动态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2 位作者 程林松 安桂荣 耿站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获得经济产油量,海上大部分油田采取了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但由于储层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注入水突进、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层间矛盾会逐渐凸现。基于层间干扰测试全过程,从干扰的阶段性及动态特征出发,重新定义... 为了获得经济产油量,海上大部分油田采取了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但由于储层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注入水突进、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层间矛盾会逐渐凸现。基于层间干扰测试全过程,从干扰的阶段性及动态特征出发,重新定义了层间干扰系数;建立了水驱砂岩稠油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动态干扰数学模型,揭示了渗透率、地下原油黏度、启动压力梯度等主控因素对层间干扰的影响规律,并针对不同主控因素提出了细分层系调整策略与时机。对海上油田细分层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即通过细分注水有效缓解纵向矛盾,但须进一步提高3段以上细分注水工艺水平,使注水管理达到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稠油油藏 层间干扰 主控因素 数学模型 调整时机 细分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海上注水开发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潜力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2 位作者 安桂荣 周文胜 申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6,共4页
海上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吸水指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注入能力的下降、注水井点及注水量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油田未来的产液量。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油水井数比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效果。在考虑生产压差、安全注水压差及压力保持水... 海上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吸水指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注入能力的下降、注水井点及注水量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油田未来的产液量。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油水井数比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效果。在考虑生产压差、安全注水压差及压力保持水平基础上建立了注采系统调整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海上三大类注水开发油田未来注采系统调整潜力。结果表明,注采系统调整的重点在陆相稠油及陆相整装中低黏油田,年增油量可达到(50~260)×10~4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注水开发 注采系统 调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复杂河流相水驱稠油油田井网优化——以BZ油田为例 被引量:23
13
作者 安桂荣 许家峰 +2 位作者 周文胜 甯波 耿艳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针对海上复杂河流相大井距水驱稠油油田井网矛盾突出的问题,以BZ油田为例通过机理模拟及以实际油田砂体展布为依托的研究方法,优选出了平行河道砂体边部注水、中部采油的交错排状布井模式;综合考虑注采动态平衡及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针对海上复杂河流相大井距水驱稠油油田井网矛盾突出的问题,以BZ油田为例通过机理模拟及以实际油田砂体展布为依托的研究方法,优选出了平行河道砂体边部注水、中部采油的交错排状布井模式;综合考虑注采动态平衡及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建立了经济油井数及水井数计算数学模型,得到了该油田不同单井投入成本、不同注采比及不同含水率阶段合理采油井与注水井数组合选取图版,为海上复杂河流相水驱稠油油田井网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复杂河流相 水驱稠油 布井模式 经济井网密度合理油水井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适时产液结构优化调整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金庆 许家峰 +1 位作者 安桂荣 甯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80,共5页
油田开发处于高含水阶段,相同含水级别油井间剩余水驱可采储量差异较大,通过统筹分配各油井产液量,可实现相同产液量条件下产油量的最大化。结合高含水阶段单井生产特征与水驱规律的内在联系,通过水驱特征曲线与分流量方程建立了多... 油田开发处于高含水阶段,相同含水级别油井间剩余水驱可采储量差异较大,通过统筹分配各油井产液量,可实现相同产液量条件下产油量的最大化。结合高含水阶段单井生产特征与水驱规律的内在联系,通过水驱特征曲线与分流量方程建立了多井产液结构适时优化调整数学模型和计算模块,可计算不同时间单井最优产液量,实现不同时间阶段产油最大化。结果表明,通过产液结构的适时优化调整,在油田系统相同产液量条件下可实现有效降水增油,这种增油措施投入低收益高,且实施方便,典型油田优化年增油幅度最高可达到4~0,日均含水率降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产液结构优化调整 水驱规律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时普通稠油非线性渗流模型解析求解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许家峰 孙福街 +2 位作者 田冀 安桂荣 甯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5,42,共5页
建立了油井定产及定井底流压条件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时单相不稳定渗流模型和油水两相二维不稳定渗流模型,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及动边界理论建立了非线性渗流模型解析求解方法;选取渤海A油田实际地质及流体参数进行实例计算,结果显示启动... 建立了油井定产及定井底流压条件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时单相不稳定渗流模型和油水两相二维不稳定渗流模型,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及动边界理论建立了非线性渗流模型解析求解方法;选取渤海A油田实际地质及流体参数进行实例计算,结果显示启动压力梯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井有效压力的传播半径和传播速度,以及近井周围的压降,因此在油井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流体特性合理设计生产压差,尽可能克服近井地带综合压力损失,以保证油井连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启动压力梯度 非线性渗流模型 解析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研究μ 被引量:56
16
作者 张金庆 孙福街 安桂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5,116,共4页
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是水驱油田的主要规律,但目前对于两者的内在联系及含水上升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未认识清楚。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分流量方程,从理论上揭示了水驱油田含水上升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在定产液量... 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是水驱油田的主要规律,但目前对于两者的内在联系及含水上升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未认识清楚。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分流量方程,从理论上揭示了水驱油田含水上升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在定产液量的条件下含水上升率和递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上升率通常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先凹形上升后转凸形上升,上升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先凸形下降后转凹形下降,转折点的含水上升率及对应的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和含水率由水油流度比、水相指数和油相指数3个参数确定;在定产液量的条件下,含水上升率和递减率的变化规律一致。认清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水驱油田的开发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上升率 递减率 相对渗透率曲线 分流量方程 水油流度比 水相指数 油相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耿站立 安桂荣 +3 位作者 周文胜 许家峰 张伟 邓九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7,共3页
海上油田开发的核心目标是在平台寿命期内实现最大经济采收率,需要尽早确定合理的井网密度。在借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中国144个油田或开发单元的资料回归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式基础上,考虑稠油水驱规律及特点,对前述关系式... 海上油田开发的核心目标是在平台寿命期内实现最大经济采收率,需要尽早确定合理的井网密度。在借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中国144个油田或开发单元的资料回归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式基础上,考虑稠油水驱规律及特点,对前述关系式的驱油效率项进行了校正,进而形成了适合海上稠油油田特点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式。海上稠油油田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式能够准确描述不同井网加密阶段的标定水驱采收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水驱 井网密度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守磊 耿站立 安桂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
海上油田开发一般采用多层合采方式,层间干扰严重,现有数值模拟软件得到的层间干扰系数与矿场产能测试结果差别较大。提出了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层间干扰系数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渤海SZ稠油油藏为例,利用束缚水下油相驱替实验建立... 海上油田开发一般采用多层合采方式,层间干扰严重,现有数值模拟软件得到的层间干扰系数与矿场产能测试结果差别较大。提出了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层间干扰系数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渤海SZ稠油油藏为例,利用束缚水下油相驱替实验建立了SZ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流度的关系式;数值模拟时根据油藏非均质性情况设置平衡分区,利用THPRES关键字将两个不同平衡分区间的门限压力设置成拟启动压力(拟启动压力梯度乘以网格尺寸),实现了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模拟过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模拟所得层间干扰系数与产能测试结果吻合程度提高。本文方法在海上稠油油藏合理划分和调整开发层系中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稠油油藏 层间干扰 干扰系数 拟启动压力梯度 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程设施约束的海上油田群产液结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守磊 安桂荣 +1 位作者 耿站立 张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2,共7页
海上油田群进入高含水期后单井产液量增大,而工程设施处理和外输能力有限,在现有工程设施约束下合理分配油井产液量,优化油田群产液结构,对于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各个平台及整个油田群生产设施处理和外输能力,采用... 海上油田群进入高含水期后单井产液量增大,而工程设施处理和外输能力有限,在现有工程设施约束下合理分配油井产液量,优化油田群产液结构,对于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各个平台及整个油田群生产设施处理和外输能力,采用广适水驱特征曲线对单井开发指标进行预测,以净现值(NPV)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海上油田群产液结构优化模型。利用增广拉格朗日函数法,将约束优化模型转化为无约束优化模型,然后采用G-SPSA算法最大化增广拉格朗日函数,实现无约束优化模型的求解。油田群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高含水期油田群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群 产液结构优化模型 生产设施约束 广适水驱特征曲线 增广拉格朗日 G-SPS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