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a河北省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51
1
作者 向亮 郝立生 +2 位作者 安月改 张婧 刘咪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5,共10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滑动r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1961—2011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在燕山和太行山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其中承德南部、...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滑动r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1961—2011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在燕山和太行山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其中承德南部、唐山、秦皇岛年平均降水量较多,超过600mm,张家口和承德北部年平均降水量较少,不足400mm,各区降水量主要呈下降趋势,除故城、盐山、黄骅、昌黎、唐山、滦县、遵化外,大部分台站下降趋势不显著;河北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既有“一致型”,也存在“南北型”;在时间变化上,除夏季降水量显著减少,5月(8月)显著增加(减少)外,年及其他月季降水量增减不明显;河北省年降水量整体存在2~3a左右的变化周期,在1996年存在突变现象,而各季节降水量的变化有所不同。河北省降水量的时空特征符合河北地形特点及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EOF 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 滑动T检验 最大熵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对低层大气的加热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霞 魏文寿 +1 位作者 顾光芹 安月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5-1246,共12页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2006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近地层80m铁塔逐时温度、辐射和5minPM10浓度、黑碳(BC)质量浓度、散射系数等数据,结合地面常规气象数据筛选出四季沙尘过程,剔除云的影响,以每次沙尘过程的晴空为大气背景...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2006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近地层80m铁塔逐时温度、辐射和5minPM10浓度、黑碳(BC)质量浓度、散射系数等数据,结合地面常规气象数据筛选出四季沙尘过程,剔除云的影响,以每次沙尘过程的晴空为大气背景值,分析沙尘气溶胶对低层大气的加热效应。结果表明,沙漠腹地沙尘过程对低层大气日平均温度有显著的增温效应,扬沙在冬、春季最剧烈,日平均温度分别高出晴空3.4和3.8℃,沙尘暴其次,浮尘最小。沙尘过程显著地增大了大气逆辐射量,沙尘暴日平均为晴空的1.24倍,扬沙为晴空的1.21倍。沙尘影响低层大气温度梯度分布,显著缩短了大气的逆温时间,减弱了逆温强度。沙尘过程对低层大气增温的原因,春季是大粒子浓度的显著增大,冬季是吸收性粒子的增多,而夏、秋季则为小粒子浓度的增大和散射系数的增大。低层大气温度梯度在扬沙天气随PM10的增加而减小,主要由低层10m以下大气温度变化引起;浮尘天气主要与小粒子浓度关系密切,其影响高度最大,春、夏季可以达全层80m,秋、冬季也可超过32m;沙尘暴一致性较差,除秋季外,均由2m以内温度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加热效应 PM10浓度 沙尘气溶胶散射系数 黑碳质量浓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再分析湿度资料与均一化探空湿度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贾蓓西 徐海明 安月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3-1131,共9页
利用1980—2010年中国98个探空站均一化月平均温度和温度露点差资料(OBS)和NCEP/NCAR(NCEP)、ERAInterim(ERA)、JRA-25(JRA)3种再分析月平均比湿资料,使用相似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区域4种资料高空比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1980—2010年中国98个探空站均一化月平均温度和温度露点差资料(OBS)和NCEP/NCAR(NCEP)、ERAInterim(ERA)、JRA-25(JRA)3种再分析月平均比湿资料,使用相似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区域4种资料高空比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RA比湿与OBS比湿的空间分布相似系数最大。(2)3种再分析资料比湿普遍大于OBS比湿,除个别站点个别层次外,JRA和OBS比湿更加接近;再分析比湿和OBS比湿的相对偏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且冬春季大于夏季。(3)从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在对流层低层,JRA和0BS比湿较接近,在对流层中高层ERA和OBS比湿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资料 再分析资料 比湿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沙尘暴和群发性强沙尘暴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学锋 安月改 李元华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4期51-56,共6页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102个气象站1954~2002年观测资料,分析了此区域沙尘暴和群发性强沙尘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暴主要影响区,冀北高原是此区域的易发区和多发区。沙尘暴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102个气象站1954~2002年观测资料,分析了此区域沙尘暴和群发性强沙尘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暴主要影响区,冀北高原是此区域的易发区和多发区。沙尘暴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差异,沙尘暴呈现整体减少趋势,各分区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只是在减少幅度上略有不同。近50年此区域共出现了3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冀北高原和定州、饶阳一带是此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区。多发季节为春季(3~5月),占全年总数的76.9%,尤以4月份最多,占全年总数的51.3%。群发性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呈现总体减少趋势,其发生次数、覆盖面积均以90年代为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沙尘暴 群发性强沙尘暴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学锋 安月改 田国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6,共3页
利用1954-2002年82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的认定标准,构建较完整的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并分析该地区群发性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近50 a京、津、冀区域共出现了3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河... 利用1954-2002年82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的认定标准,构建较完整的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并分析该地区群发性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近50 a京、津、冀区域共出现了3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河北省的冀西北高原区和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四市交接处饶阳一带是京、津、冀区域强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区。多发季节为3—5月,占全年总数的76.9%,其中4月份最多,占全年总数的51.3%。群发性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呈现总体减少趋势,其发生次数、覆盖面积均是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沙尘暴分析 群发性 时空分布 灾害性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沙尘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安月改 刘学锋 张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4,共4页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所辖65个站点1954—2002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内沙尘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冀北高原是该区域沙尘暴的易发区和多发区,定州、饶阳一带是该区域沙尘暴的易发区。...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所辖65个站点1954—2002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内沙尘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冀北高原是该区域沙尘暴的易发区和多发区,定州、饶阳一带是该区域沙尘暴的易发区。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差异,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至傍晚,且基本为春多秋少。该区域内沙尘暴发生的日数呈现整体减少趋势,各分区域的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只是在减少幅度和年代际减少趋势上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沙尘暴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沙尘天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安月改 刘学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8,共5页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所辖 6 5个站 195 4 - 2 0 0 2年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此区域内沙尘天气的分布情况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京、津、冀区域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 ;此区域内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天气的主要影响区 ,冀北高原、北京、天...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所辖 6 5个站 195 4 - 2 0 0 2年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此区域内沙尘天气的分布情况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京、津、冀区域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 ;此区域内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天气的主要影响区 ,冀北高原、北京、天津和平原中南部是此区域的易发区和多发区 ;沙尘天气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此区域内的沙尘日数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各分区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变化幅度有所差异 ,且 70年代大多数分区域沙尘日数较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沙尘天气 气候变化特征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尤凤春 史印山 +1 位作者 付桂琴 安月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2-647,共6页
分析了河北省沙尘暴天气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又从气候及大气环流形势变化、动力诊断等方面对河北省沙尘暴天气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北省地区春季降雨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有利的... 分析了河北省沙尘暴天气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又从气候及大气环流形势变化、动力诊断等方面对河北省沙尘暴天气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北省地区春季降雨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和较强冷空气频繁南下是造成沙尘暴明显偏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沙尘暴 环流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冻土气候变化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元华 安月改 田国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5-449,共5页
本文利用河北省1961-2000年6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通过对河北省地面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日数及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来解释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 近40a来,地面冻结日期呈现略... 本文利用河北省1961-2000年6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通过对河北省地面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日数及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来解释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 近40a来,地面冻结日期呈现略微推迟的态势;地面解冻日期呈明显提前的趋势;地面冻结日数相应减少;累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由北到南逐渐减小;全省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变化呈减小趋势,各分区的变化趋势与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冀北高原区变化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气候变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