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耳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及抗氧化和保湿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安星亮 赵永亮 +2 位作者 王欢 姚启悦 李飞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3-130,共8页
以银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银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银耳多糖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79∶1(mL/g)、提取温度91℃、提取时间5 h,此工艺条件下,测得多糖提取率为(20.29±0.15)%;银耳多糖对DPPH自由... 以银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银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银耳多糖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79∶1(mL/g)、提取温度91℃、提取时间5 h,此工艺条件下,测得多糖提取率为(20.29±0.15)%;银耳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5 mg/mL时,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接近峰值,分别为47.31%、47.43%、52.14%,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性是抗坏血酸的50%左右;在相对湿度43%、81%的环境下48 h,银耳多糖的吸湿率分别为25.15%、44.75%,远低于甘油的吸湿率(83.03%、122.65%),接近透明质酸钠(33.50%、53.50%);在干燥硅胶环境下48 h,银耳多糖的保湿率为42.15%,略低于透明质酸钠(4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响应面 抗氧化性 吸湿率 保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鲜银耳提取多糖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安星亮 赵永亮 +2 位作者 王欢 姚启悦 李飞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7-181,共5页
目前提取多糖多以干银耳为原料,用鲜银耳为原料提取多糖的报道并不多见。对干、鲜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以干银耳和鲜银耳为原料,采用机械打浆后热水浸泡的提取方式,选取打浆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影响... 目前提取多糖多以干银耳为原料,用鲜银耳为原料提取多糖的报道并不多见。对干、鲜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以干银耳和鲜银耳为原料,采用机械打浆后热水浸泡的提取方式,选取打浆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比较干、鲜银耳的多糖提取工艺和多糖提取率。结果表明,干、鲜银耳多糖的最佳打浆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相同,分别为5min、80∶1(m L/g)和100℃,最佳提取时间稍有差异,分别为4h和5h;最佳提取条件下,干、鲜银耳多糖提取得率分别为(21.63±0.19)%和(52.02±0.43)%;鲜银耳多糖提取得率是干银耳的2.4倍左右。为银耳多糖高效节能的集约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正交试验 多糖提取得率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酪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优化制备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飞寰 赵永亮 +4 位作者 姚启悦 赵春杰 任军华 王欢 安星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133,共7页
以壳寡糖与酪蛋白为反应物,通过建立湿法美拉德反应体系,制备壳寡糖-酪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CC-MRPs)。以还原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优化壳寡糖(COS)与酪蛋白(Cas)美拉德反应条件,并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 以壳寡糖与酪蛋白为反应物,通过建立湿法美拉德反应体系,制备壳寡糖-酪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CC-MRPs)。以还原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优化壳寡糖(COS)与酪蛋白(Cas)美拉德反应条件,并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CC-MRPs最优反应条件组合为:初始pH 10.9,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7 h、COS∶CAS质量比3.9∶1。在此条件下形成的5 mg/mL CC-MRPs的还原力为1.39±0.04。此外CC-MRPs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4 mg/mL以及5 mg/mL维生素C相当,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弱于维生素C,5 mg/mL CC-MRPs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高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酪蛋白 美拉德反应产物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粕为原料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启悦 赵永亮 +4 位作者 李飞寰 任军华 赵春杰 安星亮 王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油莎豆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为提高其利用效率和附加值,该研究以油莎豆粕为固体培养基,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N500为发酵剂,探讨用油莎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可行性。以油莎豆粕含水量、纳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尿激酶... 油莎豆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为提高其利用效率和附加值,该研究以油莎豆粕为固体培养基,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N500为发酵剂,探讨用油莎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可行性。以油莎豆粕含水量、纳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尿激酶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发现豆粕含水量为75%、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7℃、发酵周期为84 h时,纳豆激酶平均酶活力最高,达10382.90 U/g。与传统黄豆固态发酵相比,所产纳豆激酶单位酶活提高了5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纳豆激酶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壳寡糖静电与非静电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欢 赵永亮 +4 位作者 安星亮 任军华 赵春杰 李飞寰 姚启悦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对比研究阴离子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与阳离子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静电与非静电相互作用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在不同溶液pH的条件下,制备银耳多糖-壳寡糖静电与非静电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与... 对比研究阴离子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与阳离子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静电与非静电相互作用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在不同溶液pH的条件下,制备银耳多糖-壳寡糖静电与非静电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TFP-COS静电与非静电复合物的基团组成与结构区别,进一步比较复合物对OH、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静电与非静电相互作用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TFP与COS可通过静电与非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基团组成与晶体结构不同的复合物。对抗氧化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在TFP-COS非静电复合物浓度范围为2~20mg/mL时,OH自由基清除率由14.24升高为32.04;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由39.63升高为60.99;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由15.48升高为22.84。同时,此浓度范围内,TFP-COS非静电复合物对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TFP、COS以及TFP-COS静电复合物。本研究可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以及TFP与COS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壳寡糖 静电相互作用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壳寡糖纳米复合体系构建及其对BSA释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欢 赵永亮 +4 位作者 安星亮 姚启悦 李飞寰 任军华 赵春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25-132,共8页
功能性蛋白质因其在疾病预防与健康改善方面的功效突出,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生物利用率较低,使用范围被极大限制。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和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通过聚电解质络合法构建... 功能性蛋白质因其在疾病预防与健康改善方面的功效突出,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生物利用率较低,使用范围被极大限制。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和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通过聚电解质络合法构建制备负载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protein,BSA)的COS-TFP纳米复合体系,并以复合物粒径、多分散指数、电位为指标,探究复合物稳定性,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protein,BSA)为模型,研究COS-TFP复合物的载药与释药特性。结果表明:当COS与TFP总浓度为2 mg/mL、COS与TFP浓度比为1∶5~1∶3、NaCl浓度为20 mmol/L~50 mmol/L、pH值为4.0时,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COS-TFP∶BSA浓度比为1∶0.6时,包埋率达到91%;同时,BSA在pH值为4.0(饱食胃液环境)时释药量低且速率缓慢,pH值为7.0(肠道环境)时释药迅速,可作为潜在的蛋白质类控释运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壳寡糖 牛血清蛋白 负载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