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玉米螟虫蜕DNA提取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1
作者 孙健博 丁新华 +5 位作者 贾尊尊 高国文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安尼瓦尔·库尔班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混合发生区,采用一种对玉米螟无损伤的提取方法,高效建立纯系种群,准确分离鉴定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为后期开展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玉米螟虫蜕为材料,建立一套... 【目的】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混合发生区,采用一种对玉米螟无损伤的提取方法,高效建立纯系种群,准确分离鉴定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为后期开展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玉米螟虫蜕为材料,建立一套无形态特征损伤、经济适用、操作简单、快速且能满足后续PCR扩增检测技术的DNA提取方法。基于筛选试剂盒法(KM)、蛋白酶法(PM)、CTAB法(CM)等常用DNA提取方法,提取玉米螟虫蜕DNA、靶标COI序列扩增、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虫蜕有效的提取方法为处理3:蛋白酶法,其中蛋白酶法提取虫蜕的DNA浓度最高,为(23.03±0.01)ng/μL,但其纯度不高,不利于后续PCR扩增。处理3提取虫蜕的DNA浓度平均值为(8.46±0.22)ng/μL,符合提取要求,纯度较高为1.86,满足后续PCR扩增试验。【结论】处理3与蛋白酶法可以用于大批量提取玉米螟虫蜕gDNA,种群鉴定具有对玉米螟无损伤、成本低、步骤简单、避免氯仿和异丙醇伤害等优点,处理3较蛋白酶法有较高的扩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幼虫蜕 DNA提取 试剂盒法 蛋白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涛 吴莉莉 +2 位作者 李磊 安尼瓦尔·库尔班 丁瑞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1-868,共8页
【目的】研究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设置40%砜吡草唑SC和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各处理对棉田龙葵、灰绿藜、反枝苋、马齿苋和苘麻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棉花生产... 【目的】研究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设置40%砜吡草唑SC和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各处理对棉田龙葵、灰绿藜、反枝苋、马齿苋和苘麻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安全性。【结果】各处理棉花出苗率为80.56%~83.61%,与对照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砜吡草唑SC 120、180和240 g a.i./hm^(2)分别与330 g/L二甲戊灵EC 742.5 g a.i./hm^(2)混配后,药后30 d对棉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9.15%、92.03%和97.83%,药后45 d株防效分别为87.94%、91.49%和95.56%,鲜重防效分别为90.80%、93.16%和95.65%,混配药剂对棉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优于单剂处理。各供试处理与对照相比,棉花增产幅度达9.89%~16.45%。【结论】40%砜吡草唑SC 120~180 g a.i./hm^(2)与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可用作棉花田防除阔叶杂草,对棉花出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砜吡草唑 二甲戊灵 阔叶杂草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玉米主要害虫田间一喷多防药效评价
3
作者 孙健博 吴莉莉 +10 位作者 贾尊尊 叶晓琴 丁新华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王哲 李亚文 付文君 艾尔肯娜依·买买提江 安尼瓦尔·库尔班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18,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玉米高效杀虫剂混配种类、施药量和减药增效配套技术,为新疆玉米主要害虫的协同高效防治及节本增效提供指导。【方法】选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杀虫剂,同时配合增效助剂对药剂混配组合进行减施处理,比较分析其...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玉米高效杀虫剂混配种类、施药量和减药增效配套技术,为新疆玉米主要害虫的协同高效防治及节本增效提供指导。【方法】选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杀虫剂,同时配合增效助剂对药剂混配组合进行减施处理,比较分析其对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和棉铃虫的实际防效。【结果】不同复配药剂对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不同,处理30%氯虫苯甲酰胺SC+9.8%甲维·虱螨脲SC药剂对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效优于处理30%氯虫苯甲酰胺SC+22%噻虫·高氯氟SC。其中处理530%氯虫苯甲酰胺(凯荔)SC 7.5 mL/667m^(2)+9.8%甲维·虱螨脲(丝扑瑞)SC 18.75 mL/667m^(2)+迈诺安飞防助剂10 mL/667m^(2)药后28 d,对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棉铃虫防效最高,防效分别为91.68%、93.44%和91.22%。相同复配药剂下,添加飞防助剂可在降低用药量的同时增加其防治效果。【结论】处理5防效最佳,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药,可兼防多种玉米害虫。此外,飞防过程中适量添加飞防助剂可达到较好的减药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棉铃虫 双斑萤叶甲 一喷多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