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模拟增温对蓝翠雀花繁殖的生态学效应
- 1
-
-
作者
赵苏雅
张欣然
安宇梦
耿家成
张婵
周华坤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6-1438,共13页
-
基金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KF-06)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9QK1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0476018)。
-
文摘
气候变暖通过改变植物的开花物候、繁殖分配和花部特征,进而影响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植物的繁殖成功发生变化。高山地带是全球变暖最为敏感的地区,为探究温度升高对该地区植物繁殖过程的生态学效应,该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为对象,通过开顶式生长室(OTC)进行增温处理,探究了增温对蓝翠雀花开花物候、生物量分配模式、典型花部特征和繁殖成功的影响,以及对传粉者访花行为和传粉效率的改变。结果表明:(1)增温使蓝翠雀花的开花物候提前,并显著缩短了单株花期和单花寿命。(2)增温后,蓝翠雀花增加了营养生长的资源投入,表现为植株高度增加,而减少了繁殖分配,表现为花直径减小,蜜距长度缩短,花粉活力和花蜜分泌量均显著降低。(3)增温后花部特征的变化导致蓝翠雀花唯一有效传粉者苏氏熊蜂(Bombus sushikini)的单次访花时间缩短且单次落置的花粉数量减少,传粉效率降低,最终对繁殖成功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蓝翠雀花繁殖特征的演化及与传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改变,为明确气候变化对植物繁殖过程的生态学效应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模拟增温
高山植物
蓝翠雀花
繁殖特征
资源分配
-
Keywords
simulated warming
alpine plant
Delphinium caeruleum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allocation
-
分类号
Q944.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花冠闭合现象对高山植物喉毛花繁殖适合度的影响
- 2
-
-
作者
安宇梦
李先婷
王培正
张婵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53-15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193
31700368)
+1 种基金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9QK11)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1A180010).
-
文摘
【目的】探究高山植物中花冠闭合现象的诱导机制及其对繁殖适合度的影响.【方法】以龙胆科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为研究对象,测量花冠开放和闭合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观测人工授粉对花冠开合状态的影响,并比较人为制止两种花冠闭合现象后其雌雄繁殖适合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喉毛花的暂时性花冠闭合现象受低温诱导,制止暂时性花冠闭合后,剩余花粉数量显著减少,受精率降低,种子数量显著减少;授粉因素诱导喉毛花发生永久性花冠闭合现象,制止永久性花冠闭合后,种子的百粒质量和萌发率均显著降低.【结论】两种类型的花冠闭合现象共同提高了喉毛花的雌雄繁殖适合度及其对高山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喉毛花对高山胁迫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
关键词
高山环境
喉毛花
花冠闭合
繁殖适合度
-
Keywords
alpine environment
Comastoma pulmonarium
floral closure
reproductive fitness
-
分类号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新
安宇梦
史长莉
米兆荣
张婵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193,31700368)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9QK11)。
-
文摘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花为材料,通过比较花序内不同位置的花部特征和种子性状,对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和雌性繁殖成功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传粉者运动特点以及人工去花和补授花粉实验,探讨花序内资源竞争和交配环境对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间的雄蕊数、雄蕊鲜重/雌蕊鲜重、花粉数及花粉胚珠比从花序基部到上部显著增加,而雌蕊鲜重和胚珠数逐渐减少,表现出上部花偏雄的性分配;上部花的结籽率显著低于基部花和中部花,不同位置间的发育种子数/果实和发育种子重/果实随着花位置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说明基部花具有更佳的雌性繁殖成效。(2)去花处理后,剩余果实的单个种子重/果实显著增加,但发育种子数/果实没有显著增加;而给上部花人工补授异花花粉后,位置间结籽率的差异消失,说明传粉限制而非资源竞争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种子生产模式。(3)毛翠雀花雄性先熟的开花特征,以及传粉者苏氏熊蜂从花序基部到上部的定向访花行为,导致了花序内交配环境的变化。综上结果表明,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差异是对交配环境适应的结果,对其在高山环境中实现雌雄适合度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毛翠雀花
花序内差异
性分配
繁殖成功
交配环境
-
Keywords
Delphinium trichophorum
intra-inflorescence variation
sex allocation
reproductive success
mating environment
-
分类号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