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解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路径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借鉴 被引量:14
1
作者 安同信 刘祥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61,共10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亦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日本战后以相关法律为基础,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融...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亦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日本战后以相关法律为基础,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政策,创造健全的金融市场环境,大大推动了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强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凝练日本战后克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验,剖析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旨在找出破解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难 政策性金融 科技信贷 风险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安同信 刘祥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78,共7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战后日本通过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快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促使日本实现了经济强国之梦,这为目前中国产业的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战后日本通过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快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促使日本实现了经济强国之梦,这为目前中国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积极的参考。通过分析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特点,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效果基础,结合日本战后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凝练提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 日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茧层中色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云翘 于玲 +3 位作者 张秀玲 王继红 纪涛 安同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07-308,共2页
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蚕茧层中色氨酸的方法,该法未见报道。蚕茧层由丝蛋白组成,丝蛋白是由十八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十七种氨基酸是用盐酸水解样品,采用氨基酸仪可同时测定。由于盐酸使色氨酸分解,不能测定。为补充测定色... 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蚕茧层中色氨酸的方法,该法未见报道。蚕茧层由丝蛋白组成,丝蛋白是由十八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十七种氨基酸是用盐酸水解样品,采用氨基酸仪可同时测定。由于盐酸使色氨酸分解,不能测定。为补充测定色氨酸的简便、准确的方法,我们采用不分解色氨酸的碱法处理样品,用HPLC法分析色氨酸。为保护色谱柱,用超滤膜滤去大分子。对各种蚕茧层不同水解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柞蚕茧、桑蚕茧层中的色氨酸,结果与报道的比色法、荧光法相一致;还分析厂东北天蚕茧层中色氨酸,补充了尚未分析的数据。该法的精度、回收率都令人满意。也证明了虽然文献[1][5]方法复杂粗糙,但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色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门槛面板模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莉 安同信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6,共7页
本文基于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利用基准回归模型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门槛面板模型,检验不同经济开放度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衡量经济开放度的... 本文基于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利用基准回归模型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门槛面板模型,检验不同经济开放度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衡量经济开放度的三个指标中,研发强度和技术差距均存在单一门槛作用,并且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而市场开放度则存在双重门槛,呈现出先促进再阻碍而后又促进的过程。最后,结合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利用OFDI促进技术创新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门槛效应 经济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