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措施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留彬 方文 +6 位作者 马玲 安一博 潘超 鲜李虹 董智 韦丹 熊兴政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松材线虫病作为世界检疫性病害严重危害松属植物并威胁森林生态安全,至今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除杀。为满足人们对森林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需要,通过对马尾松林进行高强度(采伐强度60%)和低强度(采伐强度15%)2种间伐措施采... 松材线虫病作为世界检疫性病害严重危害松属植物并威胁森林生态安全,至今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除杀。为满足人们对森林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需要,通过对马尾松林进行高强度(采伐强度60%)和低强度(采伐强度15%)2种间伐措施采伐松材线虫病疫木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林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间伐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间伐抚育后的马尾松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高间伐措施林分组(H-CK)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hao1指数最高,H-CK组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低间伐措施林分组(L-CK)和对照组(CK)。L-CK组中标志细菌群落为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标志真菌群落为Leotiomycetes(锤舌菌纲);H-CK组中标志细菌群落为Chloroflexi(绿弯菌门),标志真菌群落为Dothideomycetes(座囊菌纲)。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伐H-CK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13%,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同时,H-CK组的全氮含量达1.12 g/kg,碱解氮的含量为64.15 mg/kg,可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氮含量的积累(P<0.05),从而提升林地地力。稳步提升森林质量,逐步将现有发生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纯林培育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使其抗病能力增加,生态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松材线虫病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疫木处置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勇 安一博 +5 位作者 董智 鲜李虹 申小娟 刘杨 李鸿苇 方文 《南方农业》 2024年第7期266-273,共8页
松材线虫病作为林业重大检疫性病害,对重庆市松林构成严重威胁。为深入探索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疫情科学防控、系统治理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重庆市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为例,总结提炼试点工作中松材线虫病防治及... 松材线虫病作为林业重大检疫性病害,对重庆市松林构成严重威胁。为深入探索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疫情科学防控、系统治理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重庆市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为例,总结提炼试点工作中松材线虫病防治及疫木安全处置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采伐政策与技术标准、支持运用试点成果、探索丰富试点内容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治成效 疫木处置 综合利用 重庆市梁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粉菌诱导的番茄叶片AD-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严 张怡 +7 位作者 康静敏 刘柯 张超 李鹏坤 安一博 周晗 黄辉 李成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研究番茄白粉菌与番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白粉菌诱导的番茄叶片为材料,利用 SMART 技术构建了番茄的 AD-cDNA文库。该文库总库容量为3.77×1010 cfu,重组率达到96%,插入片段长400~2000 bp,平均长度约为1000 bp。随机挑... 为了研究番茄白粉菌与番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白粉菌诱导的番茄叶片为材料,利用 SMART 技术构建了番茄的 AD-cDNA文库。该文库总库容量为3.77×1010 cfu,重组率达到96%,插入片段长400~2000 bp,平均长度约为1000 bp。随机挑取50个克隆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获得的文库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白粉菌 SMART技术 AD-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菊 张怡 +5 位作者 曹鹏 安一博 黄辉 袁俊慧 王瑞瑞 李成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180,共3页
为了研究周口地区出现的艾草白粉病菌的种类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其防治及系统进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艾草白粉病菌分生孢子长度平均约... 为了研究周口地区出现的艾草白粉病菌的种类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其防治及系统进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艾草白粉病菌分生孢子长度平均约为34.57μm,宽度平均约为18.36μm,以约3-8个分生孢子串生在分生孢子梗上,附着胞少裂片对生。根据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056818)建立进化树分析可知其与来自韩国、日本的Golovinomyces artemisiae聚在1支上,登录号分别为KJ136112、AB077654,而与同属的另外1个种亲缘关系较远。分析认为,河南周口地区的艾草白粉病菌为G. artemis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白粉病菌 分子鉴定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格孢菌毒素胁迫下的棘孢木霉转录组构建及生防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安一博 马玲 +2 位作者 韩静 张平 刘志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110,116,共7页
为了探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毒素胁迫条件下木霉的功能调控网路,在毒素胁迫的不同时间取样测序,建立了毒素胁迫下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CGMCC11653的转录组。结果表明:各样品的Reads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为95.... 为了探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毒素胁迫条件下木霉的功能调控网路,在毒素胁迫的不同时间取样测序,建立了毒素胁迫下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CGMCC11653的转录组。结果表明:各样品的Reads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为95.63%~97.50%,所选参考基因组组装能够满足信息分析的需求。毒素胁迫后,木霉中有3866个变化的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发现6、12、48 h的转录本在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3个类别中分别富集了292、551、3023个基因。对在不同时间点下木霉调控的防卫基因分析发现,毒素胁迫12 h前各类抗病基因变化并不明显,但胁迫48 h后木霉调控了大部分抗病相关基因做出反应,包括ABC转运蛋白ABC1(3.44倍)、热激蛋白基因Hsp1(2.41倍)、葡聚糖基因Glucan16(2.91倍)等,表明木霉可以通过相关抗性基因病原真菌毒素胁迫进行精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链格孢菌 真菌毒素 转录组学 生防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