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温轧制连铸钢坯芯部孔洞压合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斌 宁新禹 +1 位作者 李方坡 李海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9-946,共8页
基于“温度-形变”耦合控制的高渗透差温轧制技术,通过DEFORM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差温轧制过程中轧制前强水冷与轧制压下率对铸坯芯部缩孔压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是金属变形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增加水冷时间等工艺条件... 基于“温度-形变”耦合控制的高渗透差温轧制技术,通过DEFORM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差温轧制过程中轧制前强水冷与轧制压下率对铸坯芯部缩孔压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是金属变形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增加水冷时间等工艺条件可以提高铸坯芯表温差,获得较大温度梯度,有效提升轧制变形渗透性;在提高铸坯温度梯度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单道次轧制压下率可以进一步提高铸坯芯部金属流动性,促进孔洞压合,改善铸坯内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差温轧制 压下率 孔洞压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轴钢高温黏塑性本构模型及流变行为分析
2
作者 刘干 宁新禹 +1 位作者 李天祥 李海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7-1413,1426,共8页
高温黏塑性本构模型是连铸坯近凝固终点压下工艺数值模拟的基础,但该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数据极为缺乏,严重限制了连铸新工艺的开发.利用热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车轴钢在近凝固终点压下和常规热变形工艺下的流变行为.结合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 高温黏塑性本构模型是连铸坯近凝固终点压下工艺数值模拟的基础,但该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数据极为缺乏,严重限制了连铸新工艺的开发.利用热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车轴钢在近凝固终点压下和常规热变形工艺下的流变行为.结合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理论构建了近凝固终点压下工艺下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在近凝固终点压下工艺下,类铸态组织奥氏体晶粒粗大,流变应力明显低于常规热变形工艺下的流变应力;同一变形量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较大.本文构建的本构模型对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力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约为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组织 高温黏塑性本构模型 加工硬化 动态再结晶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