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果果醋及其醋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宁恩创 刘小玲 +2 位作者 林钦 秦小明 韦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4,94,共4页
以火龙果为原料,探讨了酒精和醋酸发酵的工艺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了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为酵母菌接种量8%,糖度15%,27℃恒温发酵5d,发酵液的酒精度为7.9%。醋酸发酵的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糖度5%,酒精度6%,30℃恒温振荡发酵6d,火龙... 以火龙果为原料,探讨了酒精和醋酸发酵的工艺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了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为酵母菌接种量8%,糖度15%,27℃恒温发酵5d,发酵液的酒精度为7.9%。醋酸发酵的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糖度5%,酒精度6%,30℃恒温振荡发酵6d,火龙果原醋的总酸为37g/L。火龙果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火龙果原醋15mL/100mL,蜂蜜7g/100mL,白砂糖2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醋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口服液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宁恩创 秦小明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2,125,共3页
探讨了金花茶口服液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以金花茶为原料,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提取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口服液的最佳配方,研制出一种具有金花茶独特风味,入口微苦,回味悠长,降血脂功能明显的保健... 探讨了金花茶口服液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以金花茶为原料,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提取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口服液的最佳配方,研制出一种具有金花茶独特风味,入口微苦,回味悠长,降血脂功能明显的保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口服液 药用保健成分 酶解 超声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宁恩创 居诗瑶 +1 位作者 熊燕 黄金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8-83,共6页
研究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phthalate,HPMCP)为壁材,金花茶多酚原液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金花茶多酚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金花茶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 研究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phthalate,HPMCP)为壁材,金花茶多酚原液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金花茶多酚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金花茶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4 mL/min,芯壁材质量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金花茶多酚微胶囊颗粒完整、分散性好、稳定性强,在胃肠道中具有良好的缓释功效,抗氧化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多酚 微胶囊 喷雾干燥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甜椒脂溶性成分的初步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宁恩创 秦小明 韦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甲醇和氯仿混合溶剂对红甜椒脂溶性成分进行抽提,得到具有浓郁香味的暗红色黏稠状物质(即脂溶性成分,得率为0.37%)。依次使用氯仿、丙酮、甲醇作为洗脱剂对其进行柱分离,分别获得中性脂和辣椒色素、糖脂、磷脂3种主要成分,再运用柱... 采用甲醇和氯仿混合溶剂对红甜椒脂溶性成分进行抽提,得到具有浓郁香味的暗红色黏稠状物质(即脂溶性成分,得率为0.37%)。依次使用氯仿、丙酮、甲醇作为洗脱剂对其进行柱分离,分别获得中性脂和辣椒色素、糖脂、磷脂3种主要成分,再运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中性脂和辣椒色素进一步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6种较纯的组分,为红甜椒色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和红甜椒的加工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甜椒 脂溶性成分 中性脂和色素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对冷冻罗非鱼片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蒙健宗 秦小明 +2 位作者 赵文报 宁恩创 韦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以冷冻鱼片盐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蛋白Ca2+-ATP酶活性以及液滴损失为指标,探讨了在冷冻罗非鱼片冷藏过程中添加海藻糖对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影响。经过海藻糖浸渍处理后,盐溶性蛋白含量和肌原纤维蛋白Ca2+-ATP酶活性保持分别比空白组高2... 以冷冻鱼片盐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蛋白Ca2+-ATP酶活性以及液滴损失为指标,探讨了在冷冻罗非鱼片冷藏过程中添加海藻糖对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影响。经过海藻糖浸渍处理后,盐溶性蛋白含量和肌原纤维蛋白Ca2+-ATP酶活性保持分别比空白组高25.2%和23.0%;自由液滴损失和加热液滴损失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35%和75%。结果表明,添加海藻糖能有效地防止蛋白质变性,提高冷冻罗非鱼片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海藻糖 蛋白质 冷冻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在冷冻罗非鱼鱼糜中的抗冻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秦小明 蒙健宗 +2 位作者 宁恩创 赵文报 韦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81,共3页
以盐溶性蛋白的溶解度、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以及凝胶性能的变化为指标,初步探讨了海藻糖在罗非鱼鱼糜的冷冻加工及冻藏过程中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8周后,添加5%和10%海藻糖组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 以盐溶性蛋白的溶解度、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以及凝胶性能的变化为指标,初步探讨了海藻糖在罗非鱼鱼糜的冷冻加工及冻藏过程中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8周后,添加5%和10%海藻糖组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8.02%和33.31%;Ca2+-ATPase的活性保持分别比对照高出26%和22%;凝胶强度分别比对照高37.75%和42.82%。结论:添加5%以上的海藻糖能有效地抑制冷冻罗非鱼鱼糜冻藏过程中的蛋白质变性,减缓凝胶强度的降低,提高鱼糜制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糜 海藻糖 抗冻作用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秦小明 余娟 +1 位作者 宁恩创 林华娟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初步探讨了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成分的分离与纯化。采用热水抽提、三氯乙酸法脱蛋白、乙醇沉淀获得金针菇子实体粗多糖,然后经DEAE 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柱(B2O74-型)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金针菇粗多糖是一个以葡聚糖为主、由数个多糖组... 初步探讨了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成分的分离与纯化。采用热水抽提、三氯乙酸法脱蛋白、乙醇沉淀获得金针菇子实体粗多糖,然后经DEAE 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柱(B2O74-型)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金针菇粗多糖是一个以葡聚糖为主、由数个多糖组分构成的混合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实体多糖 金针菇 成分 阴离子交换柱 分离与纯化 热水抽提 氯乙酸法 乙醇沉淀 分离纯化 DEAE 多糖组分 粗多糖 脱蛋白 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金娘果实多糖的构造研究(I) 被引量:13
8
作者 秦小明 隋亚君 宁恩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2,共4页
对新鲜和自然干燥后桃金娘的果实中的水溶性多糖进行了分离和化学构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多糖是木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AG)或者阿拉伯半乳聚糖糖蛋白(AGP)和果胶等构成的混合多糖。通过鲜果与干果实验数据的比较,其水溶性多糖的... 对新鲜和自然干燥后桃金娘的果实中的水溶性多糖进行了分离和化学构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多糖是木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AG)或者阿拉伯半乳聚糖糖蛋白(AGP)和果胶等构成的混合多糖。通过鲜果与干果实验数据的比较,其水溶性多糖的构成以及各组分含量均有明显变化。水溶性多糖分离纯化所得到的H3和H4组分的构成单糖分析表明,它们可能是含有较多毛发区域(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为主链)的果胶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 多糖 阿拉伯兰乳聚糖糖蛋白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龙果甜菜苷色素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小玲 宁恩创 +1 位作者 林莹 颜栋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7,共4页
研究红龙果色素的色相、吸收光谱及色素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红龙果甜菜苷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不受pH值影响,色相随pH增大而彩度增大。红龙果甜菜苷色素稳定性强烈受pH、温度、光及氧的影响,在pH5时色素稳定性最好,光照、氧等因素能加快... 研究红龙果色素的色相、吸收光谱及色素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红龙果甜菜苷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不受pH值影响,色相随pH增大而彩度增大。红龙果甜菜苷色素稳定性强烈受pH、温度、光及氧的影响,在pH5时色素稳定性最好,光照、氧等因素能加快火龙果色素的降解;火龙果色素的热降解遵循Arrhenius定律,热降解反应活化能为97.9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龙果 甜菜苷 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提取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秦小明 宁恩创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对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浸出率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茶多酚和总皂甙作为浸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从金花茶叶中提取药用保健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组合为超声波频率为25kHz,提取温度8... 目的探讨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对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浸出率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茶多酚和总皂甙作为浸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从金花茶叶中提取药用保健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组合为超声波频率为25kHz,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中试生产的实际效果表明,新工艺与现行的生产工艺相比,茶多酚、总黄酮和总皂甙的浸提率分别提高了17.3%、13.2%和9.3%,抽提工序时间缩短了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药用保健成分 酶处理 超声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浓缩果汁中2-氨基苯并咪唑、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文雯 刘晓松 +1 位作者 郑玲 宁恩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6-59,62,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浓缩果汁中2-氨基苯并咪唑、噻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LC-MS/MS检测法。选取苹果、芒果、菠萝、梨、橙、荔枝、西番莲7种浓缩果汁进行了研究,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PSA(乙二胺基N-丙基柱)柱净化后用LC-MS/MS测定。色谱... 建立了同时测定浓缩果汁中2-氨基苯并咪唑、噻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LC-MS/MS检测法。选取苹果、芒果、菠萝、梨、橙、荔枝、西番莲7种浓缩果汁进行了研究,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PSA(乙二胺基N-丙基柱)柱净化后用LC-MS/MS测定。色谱条件是以甲醇-10mmol/L的乙酸铵(含0.1%体积浓度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待测物经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最后用电喷雾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MS测定。结果表明,当2-氨基苯并咪唑添加水平为2、4、20μg/kg,噻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添加水平为1、2、10μg/kg时,回收率为70.3%~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9%,方法的检出限:2-氨基苯并咪唑2μg/kg、多菌灵1μg/kg、噻菌灵1μg/kg、甲基硫菌灵1μg/kg。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浓缩果汁中四种杀菌剂的残留量,且稳定性好,结果可靠,为监控浓缩果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MS 浓缩果汁 2-氨基苯并咪唑 噻菌灵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速溶茶的研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韦璐 宁恩创 +3 位作者 刘志新 杨继柱 唐妮 陈智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8-240,共3页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均为质量体积比)。所得的产品呈浅黄棕色,颗粒细腻均匀,溶解速度快,具有金花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速溶茶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的微细构造研究(I)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小明 宁恩创 林华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4-40,共7页
对从枸杞子水溶性粗多糖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主要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Cp-2-B的微细构造进行了研究.通过高碘酸氧化和缓和Smith分解,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一个分子量为1.8万的半乳糖聚糖 (Cp-2-B-SD)。 甲基化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Cp-2-... 对从枸杞子水溶性粗多糖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主要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Cp-2-B的微细构造进行了研究.通过高碘酸氧化和缓和Smith分解,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一个分子量为1.8万的半乳糖聚糖 (Cp-2-B-SD)。 甲基化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Cp-2-B-SD为典型的梳状构造:它的主链是由(1→3)结合的半乳糖残基组成,其中约30%的半乳糖残基带有取代基。另外,还通过蛋白质水解酶反应以及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AGP)与β-galactosylYariv试剂的特有免疫反应等手段,探讨了Cp-2-B的微细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阿拉伯半乳糖聚糖 糖蛋白 微细构造 高碘酸氧化 缓和Smith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甜椒、枸杞复合蔬菜汁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小明 宁恩创 林华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8-130,共3页
以红甜椒、枸杞为原料,研制出了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复合蔬菜汁饮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运用超声波处理和酶解工艺提高原料的出汁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该工艺生产复合蔬菜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一些影响产品组织状态和风味的因素进行... 以红甜椒、枸杞为原料,研制出了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复合蔬菜汁饮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运用超声波处理和酶解工艺提高原料的出汁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该工艺生产复合蔬菜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一些影响产品组织状态和风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甜椒 枸杞子 复合蔬菜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龙果肉茎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玲 宁恩创 +1 位作者 尹秀华 林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红龙果这一植物原料,对红龙果肉茎的常规成分、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及矿物元素,以及一些特殊的功能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龙果肉茎干物质以多糖含量较高,为5.21g/100g鲜肉茎,SOD酶活高达84000U/100g鲜肉茎,尼克酸...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红龙果这一植物原料,对红龙果肉茎的常规成分、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及矿物元素,以及一些特殊的功能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龙果肉茎干物质以多糖含量较高,为5.21g/100g鲜肉茎,SOD酶活高达84000U/100g鲜肉茎,尼克酸含量高达8.05mg/100g鲜肉茎,还含有多种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龙果 肉茎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复合乳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璐 宁恩创 +3 位作者 杨媚 吴钰涓 黄卫萍 郑博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90,共5页
以香蕉汁、纯奶为主要原料,通过酶解、调配、包装、杀菌、检验等工序研制果味复合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香蕉复合乳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汁7%,纯奶80%,白砂糖5%,山梨糖醇5%,纯水补足至100%时,产品品质最优... 以香蕉汁、纯奶为主要原料,通过酶解、调配、包装、杀菌、检验等工序研制果味复合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香蕉复合乳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汁7%,纯奶80%,白砂糖5%,山梨糖醇5%,纯水补足至100%时,产品品质最优;在以上配方中添加卡拉胶0.04%,分子蒸馏单甘脂0.10%、蔗糖脂肪酸脂0.15%时,产品稳定性最好。研制的香蕉复合乳饮料色泽呈浅乳黄色,口感柔和,营养丰富,香蕉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纯奶 复合乳饮料 配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的微细构造研究(Ⅱ)
17
作者 秦小明 宁恩创 林华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6-32,共7页
按照Taylor法(还原剂为NaBD4)将从枸杞子中分离出来的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Cp-2-B中含有的半乳糖醛酸还原成重氢标记的半乳糖,对还原前后的样品进行甲基化处理后供GC-MS。 结果发现Cp-2-B分子中存在着非还原末端,(1→3)- 结合以及(1→... 按照Taylor法(还原剂为NaBD4)将从枸杞子中分离出来的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Cp-2-B中含有的半乳糖醛酸还原成重氢标记的半乳糖,对还原前后的样品进行甲基化处理后供GC-MS。 结果发现Cp-2-B分子中存在着非还原末端,(1→3)- 结合以及(1→4)- 结合等3种半乳糖醛酸残基。核磁共振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另外,从Cp-2-B与果胶粗酶以及果胶内切酶的反应结果可以推测出,半乳糖醛酸残基以分散状态或者短链形式存在,分子中不存在类似果胶物质那样的、由连续的(1→4)结合的半乳糖醛酸组成的Smooth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阿拉伯半乳糖聚糖糖蛋白 微细构造 药理作用 核磁共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唐榕 宁恩创 林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81-185,199,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桑葚花色苷,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从大孔树脂HPD600、D101、LX1180、AB-8、DA201-C中筛选出性能较优的树脂对其进行纯化,最后对纯化后花色苷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40%乙醇溶液(含0.1%HCl)为提取剂,料... 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桑葚花色苷,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从大孔树脂HPD600、D101、LX1180、AB-8、DA201-C中筛选出性能较优的树脂对其进行纯化,最后对纯化后花色苷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40%乙醇溶液(含0.1%HCl)为提取剂,料液比1∶10,超声时间90 min,花色苷得率为2.9 mg/g。HPD600是纯化花色苷较为理想的树脂,除糖率67.6%,纯化后样品总花色苷含量为16.7%,色价为46.1,产品为紫黑色粉末,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含有约41.2%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随着温度、p H、光照强度的上升,花色苷的稳定性降低。Na^+、Mg^(2+)、Al^(3+)对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不大,Cu^+、Cu^(2+)、Fe^(2+)、Fe^(3+)对花色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应在25℃、低p H、避光条件下对桑葚花色苷进行加工与保存,同时避免接触铜离子和铁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花色苷 提取 大孔树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体外抗氧化性 被引量:19
19
作者 龚雯 唐婕 +2 位作者 韦雅渊 宁恩创 韦璐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4-190,共7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花茶叶多糖,并采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法对其进行分级纯化,获得TPS1、TPS2、TPS33个级分;通过凝胶色谱法、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TPS1、TPS2、TPS3的分子量、单糖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分...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花茶叶多糖,并采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法对其进行分级纯化,获得TPS1、TPS2、TPS33个级分;通过凝胶色谱法、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TPS1、TPS2、TPS3的分子量、单糖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TPS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构成,而且是由两种不同分子量(1.55×105,1.05×104 Da)多糖组成的杂多糖;TPS2与TPS3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构成,而且二者为单一组分的均一多糖,平均分子量分别为4.21×105,6.67×105 Da;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金花茶多糖级分的异头碳连接方式均为β-构型;各级分金花茶多糖均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其中糖醛酸含量最高的酸性多糖TPS3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说明金花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组成相关。综上,金花茶多糖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β-乳球蛋白为载体的复合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枭鹏 江虹锐 +1 位作者 刘小玲 宁恩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6,共5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脂质运载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结合脂溶性维生素、脂肪酸及多酚类化合物等疏水小分子的能力。β-LG与活性配体结合成β-LG-配体复合物后,能显著提高配体的生物利用度。综述了β-LG与配体的结合位...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脂质运载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结合脂溶性维生素、脂肪酸及多酚类化合物等疏水小分子的能力。β-LG与活性配体结合成β-LG-配体复合物后,能显著提高配体的生物利用度。综述了β-LG与配体的结合位点,讨论了所形成的β-LG-配体复合物对配体和载体的作用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疏水分子 结合位点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