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自燃预测参数指标体系的研究
1
作者 谢小利 段少飞 宁建平 《陕西煤炭》 2025年第4期57-60,66,共5页
陕西有色榆林煤业3号煤层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防灭火压力较大。榆林煤业利用程序升温实验模拟得出3号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为CO、C_(2)H 4、C_(2)H_(6)、C_(3)H_(8);通过CO产生速率数学模型对30201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CO指... 陕西有色榆林煤业3号煤层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防灭火压力较大。榆林煤业利用程序升温实验模拟得出3号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为CO、C_(2)H 4、C_(2)H_(6)、C_(3)H_(8);通过CO产生速率数学模型对30201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CO指标临界值进行预测,确定了30201工作面上隅角CO安全管理浓度为35×10^(-6),并且根据矿井实际生产条件构建了3号煤层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标志气体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代谢紊乱与腹膜透析置管大网膜包裹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义雄 宁建平 +1 位作者 周巧玲 金永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3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收集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15例,以同期未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30例为对照,对比二组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差异。同时,以是否存...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收集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15例,以同期未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30例为对照,对比二组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差异。同时,以是否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分组,对比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大网膜包裹的发生率。结果大网膜包裹组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非大网膜包裹组;大网膜包裹组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则低于非大网膜包裹组。结论血脂代谢紊乱与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相关,可能是易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置管术 大网膜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若华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伦志 宁建平 +1 位作者 蔡先娇 刘峻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66-467,共2页
目的 :观察爱若华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剂量泼尼松 (0 .5m·kg-1·d-1)和爱若华口服 12周 ,以中剂量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为对照 ,在治疗的第 4、8、12周测... 目的 :观察爱若华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剂量泼尼松 (0 .5m·kg-1·d-1)和爱若华口服 12周 ,以中剂量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为对照 ,在治疗的第 4、8、12周测定患者 2 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等 ,并观察 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观察结束时的总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爱若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要明显低于环磷酰胺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爱若华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且适合于对应用环磷酰胺有禁忌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若华 治疗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泼尼松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表达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椹 宁建平 +2 位作者 曾莹晖 刘伦志 刘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199-201,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氯沙坦组;另设正常组腹腔注射缓冲液。第8周、第16周测24h尿蛋白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氯沙坦组;另设正常组腹腔注射缓冲液。第8周、第16周测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ILK表达增高,与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一致;同时TGF-β1表达亦增高,并与ILK表达呈正相关性。氯沙坦组大鼠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有ILK的高表达,ILK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一致,并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氯沙坦能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损伤 整合素连接激酶转化生长因子-β1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故障隐患排查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宁建平 白恩强 +1 位作者 贺鹏飞 崔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9期204-206,210,共4页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其故障隐患会直接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工人的生命安全。针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常见故障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排查方法和应对措施。通过加强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故...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其故障隐患会直接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工人的生命安全。针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常见故障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排查方法和应对措施。通过加强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故障预防和处置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故障隐患 排查方法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UUO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春 宁建平 +2 位作者 周巧玲 刘伦志 刘纪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7期379-381,i001,共4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模型组和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氟伐他汀2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模型组和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氟伐他汀20mg·kg-1·d-1)。于术后第1、4、7、10、14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结果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MCP-1与ED-1表达较SOR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UUO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但/仍高于SOR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MCP-1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氟伐他汀 UUO 表达及 单侧输尿管梗阻 MCP-1 Masson染色 肾小管-间质 免疫组织化学法 抗纤维化机制 SD雌性大鼠 肾脏病理变化 肾间质纤维化 动态观察 细胞抗原 间质胶原 治疗组 模型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人工肾小管构建及其对ARF-MODS猪血清IL-6、TNF-α、IL-10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伦志 宁建平 +1 位作者 卜凡 文锐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AD),观察其对急性肾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F-MODS)猪炎症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肾近曲小管细胞,以滤器AV-400S作支撑,构建RAD。用双肾肾动脉钳闭法加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ARF-MODS猪模型,随机分... 目的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AD),观察其对急性肾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F-MODS)猪炎症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肾近曲小管细胞,以滤器AV-400S作支撑,构建RAD。用双肾肾动脉钳闭法加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ARF-MODS猪模型,随机分为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组(n=6)和CVVH+RAD治疗组(n=6),观察其生存时间,并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治疗12h和治疗24h等时点取血标本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①抽样检测RAD,其菊粉复原率为(0.965±0.027),显微镜下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基本覆盖了空心纤维内壁;②CVVH+RAD组与CVVH组生存时间分别为(36.82±10.78)h,(28.46±9.82)h,前者明显长于后者(P<0.05);③CVVH+RAD组与CVVH组治疗24h时血清IL-10浓度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其上升幅度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二组治疗24h时血清IL-6、TNF-α浓度较同组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CVVH+RAD治疗ARF-MODS疗效优于单纯CVVH治疗;CVVH+RAD可提升抗炎因子IL-10水平,改善致炎-抗炎因子间的平衡,这可能是RAD治疗ARF-MOD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肾小管 急性肾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纪实 宁建平 +1 位作者 张浩 欧阳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572-575,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和干预组(缬沙坦30mg.kg-1.d-1,n=10)。第8、16周...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和干预组(缬沙坦30mg.kg-1.d-1,n=10)。第8、16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K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1)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与TGF-β1同向表达增高,随病程进展递增;(2)缬沙坦干预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1)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与TGF-β1同向表达增高,提示ILK是肾间质纤维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缬沙坦可能通过下调ILK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病变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整合素连接激酶 缬沙坦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_1、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伦志 宁建平 +2 位作者 汪莲开 张明霞 方呈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 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氯沙坦组;给予一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40mg/kg.d-1灌胃...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 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氯沙坦组;给予一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40mg/kg.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清水灌胃。第8周测定各组大鼠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p38MAPK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间质损害明显;氯沙坦组24 h尿蛋白排泄、肾间质纤维化均较糖尿病组减轻;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p38MAPK阳性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为0.2209±0.0405和0.1942±0.0857,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调(P<0.01);氯沙坦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p38MAPK阳性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为0.0873±0.0176和0.1284±0.0571,较糖尿病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氯沙坦能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p38MAPK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氯沙坦 转化生长因子-Β1 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伦志 宁建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探讨ARB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中与TEMT有关的新机制。方法5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n=40只);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内一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探讨ARB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中与TEMT有关的新机制。方法5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n=40只);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内一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氯沙坦组。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20mg/kg.d-1一次灌胃。于干预后第16周测定尿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光镜观察肾小管间质损害及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V im entin和α-SMA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 im entin和TGF-β1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0.3690±0.0587,0.1546±0.0141和0.3716±0.0657;氯沙坦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较糖尿病组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其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 im entin及TGF-β1表达较糖尿病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氯沙坦能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 im entin和TGF-β1表达,阻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氯沙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附85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建章 周巧玲 +4 位作者 宁建平 肖湘成 成小苗 张军 陈湘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64-1166,117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3月对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腹腔镜直视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观察术后腹膜透析管功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腹腔镜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操作经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3月对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腹腔镜直视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观察术后腹膜透析管功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腹腔镜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操作经验及腹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优势。结果 8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45min(35~60min),平均出血量5mL(2~10mL),术中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2例发生腹膜透析管引流不畅,1例透析管末端移位,3例出现透析管周围组织渗液,1例出现阴囊水肿。结论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安全可靠,能直视下将透析管末端置入并固定于盆腔准确位置,且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管 腹腔镜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辨识与应急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志强 谢小利 +2 位作者 段少飞 宁建平 崔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0期37-39,45,共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做好风险辨识与应急响应工作至关重要。基于对煤矿生产中各类主要风险的分析,从加强风险辨识与评估、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入手,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和相关数据,系统探讨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做好风险辨识与应急响应工作至关重要。基于对煤矿生产中各类主要风险的分析,从加强风险辨识与评估、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入手,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和相关数据,系统探讨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表明,建立健全风险辨识评估机制、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安全投入等,是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研究成果可为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对于推动煤炭行业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风险辨识 应急响应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短复用透析器消毒时间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昌英 邓轲 宁建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03年第6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2%甲醛溶液 透析器消毒 消毒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中碳原子在碳氢薄膜表面再沉积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成利 孙伟中 +8 位作者 刘华敏 张浚源 吕晓丹 秦尤敏 宁建平 贺平逆 潘宇东 苟富均 Cheng-li Wei-zhong Hua-min Jun-yuan L(U) Xiao-dan You-min Jian-ping Ping-li Yu-dong Fu-jun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式主要为Csp2-Csp2和Csp2-Csp3,随入射能量的增加,碳原子键价结合形式从Csp2-Csp2向Csp2-Csp3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碳原子 碳氢 薄膜表面 沉积行为 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研究 fusion REACTOR dynamics simulation 入射能量 碳薄膜 作用过程 结合形式 相互作用 模拟结果 薄膜作用 薄膜厚度 原子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酸浸法从烟化炉冰铜中提取铜镍
15
作者 柯兆华 许来平 +3 位作者 路永锁 吴金宝 宁建平 王平 《矿冶》 CAS 2020年第5期74-78,83,共6页
烟化炉冰铜主要是采用烟化炉处理低品位铜、锡、镍、锌等物料时产生的中间产物,主要含铜、镍、铁、硫等。采用加压酸浸法浸出烟化炉冰铜中的铜和镍,研究了工艺参数粒度、温度、时间、氧分压、液固比等因素对铜、镍、铁浸出率的影响。结... 烟化炉冰铜主要是采用烟化炉处理低品位铜、锡、镍、锌等物料时产生的中间产物,主要含铜、镍、铁、硫等。采用加压酸浸法浸出烟化炉冰铜中的铜和镍,研究了工艺参数粒度、温度、时间、氧分压、液固比等因素对铜、镍、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化炉冰铜粒度-75μm、温度433K、时间3h、氧分压为0.6 MPa、液固比4、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用量2‰的最佳条件下,铜、镍和铁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8.18%、98.42%和2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化炉冰铜 加压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祛瘀消肿膏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2例
16
作者 李治国 冯仓怀 +2 位作者 宁建平 张少锋 沈作军 《现代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祛瘀消肿膏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治疗组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前以及术后1-3天内应用... 目的观察加味祛瘀消肿膏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治疗组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前以及术后1-3天内应用加味祛瘀消肿膏在骨折部位外敷。结果观察治疗组患者疗效以及术后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加味祛瘀消肿膏外敷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祛瘀消肿膏 经皮穿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