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 被引量:37
1
作者 金菊良 徐新光 +4 位作者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周玉良 吴成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为定量分析评价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和空间差异,采用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关系,构建了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2个系统、15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水资... 为定量分析评价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和空间差异,采用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关系,构建了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2个系统、15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了基于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以安徽省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较为合理,能弥补传统耦合协调度无法体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缺陷,准确反映系统间的协调作用和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联系数 耦合协调度 承载支撑力 承载压力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偏减法集对势在区域旱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金菊良 赵行玥 +3 位作者 崔毅 周玉良 陈梦璐 宁少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深入挖掘旱灾风险动态评估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用半偏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建立区域旱灾风险动态评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并应用于宿州市2007—2017年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脆弱... 为深入挖掘旱灾风险动态评估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用半偏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建立区域旱灾风险动态评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并应用于宿州市2007—2017年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脆弱性因子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市旱灾风险综合等级基本在2级以上,处于偏危险状态,通过半偏减法集对势值可判别2009、2010及2011年处于偏反势,为高危险年份。通过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识别出了宿州市旱灾风险脆弱性指标有: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土壤类型、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耕地率、农业人口比例、水库调蓄率、单位面积现状供水能力、单位面积应急浇水能力、灌溉指数、节水灌溉率,这11个指标是宿州市降低旱灾风险等级进一步需要调控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动态评估 脆弱性指标 诊断识别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半偏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金菊良 郭涵 +4 位作者 李征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吴成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动态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变化趋势,识别、诊断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方法】综合考虑五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所论集对系统态势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的思想,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五元引力... 【目的】动态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变化趋势,识别、诊断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方法】综合考虑五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所论集对系统态势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的思想,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将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应用于四川省、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中,并与现有的五元减法集对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态势向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对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其中连续处于反势、偏反势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是脆弱性子系统,相关指标是需要密切关注和调控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状况整体较好,可以支撑承载客体,其中指标“降水量”“第三产业占比”处于反势,“产水能力”“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占比”处于偏反势,是需要调控的指标,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判别的系统集对势值和态势与五元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在诊断、识别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上更为敏感、有效。【结论】所构建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物理意义更为符合,且计算简单、解释性强,为多等级集对系统动态分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集对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趋势分析 联系数 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 四川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引力减法集对势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金菊良 刘鑫 +4 位作者 周戎星 张浩宇 宁少尉 何君 崔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5,共8页
为动态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状况、准确识别脆弱性指标,采用万有引力和阻尼系数的思想,构造了用以反映集对事件的联系程度及态势的引力减法集对势。将引力减法集对势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评价中,并与现有的减法集对势进行对比分... 为动态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状况、准确识别脆弱性指标,采用万有引力和阻尼系数的思想,构造了用以反映集对事件的联系程度及态势的引力减法集对势。将引力减法集对势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评价中,并与现有的减法集对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力减法集对势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及态势分析的结果与现有的减法集对势结果相一致,这两种集对势之间的相关系数接近1.0;引力减法集对势诊断出以下指标—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入河污水排放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生态用水率是安徽省2005—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脆弱性指标,需重点调控,其他指标需注意做好改善工作。因此,引力减法集对势方法运用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与诊断是可行的;该方法解释性强、计算简便、结果符合实际、适用性强,为判断集对事件的当前状态及发展趋势提供了新途径,在系统动态分析评价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态评价 诊断分析 联系数 引力减法集对势 万有引力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减法集对势方法在旱灾风险动态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菊良 刘鑫 +4 位作者 周戎星 崔毅 张浩宇 陈梦璐 宁少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1,28,共6页
为合理判别区域旱灾风险的动态状态和脆弱性指标,提出用引力减法集对势、风险矩阵、属性识别和级别特征值法相结合构建旱灾风险动态分析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山东省,与已有的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在山... 为合理判别区域旱灾风险的动态状态和脆弱性指标,提出用引力减法集对势、风险矩阵、属性识别和级别特征值法相结合构建旱灾风险动态分析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山东省,与已有的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在山东省旱灾风险系统中的应用结果是一致的,1999—2005年山东省旱灾风险等级总体有所降低,但在2002年旱灾风险等级突增为3级;引力减法集对势和级别特征值法的结合对各指标分析更具解释性、更精细,结果符合实际;属性识别法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风险矩阵合成旱灾风险等级简便直观、结果符合实际,但在评价等级只有3级时属性识别法及风险矩阵的结果易偏粗略;引力减法集对势诊断出森林覆盖率、第三产业产值比率、污水达标排放率和降水量是需要山东省重点调控与监测的指标;这4种方法的结合为评估区域旱灾风险及发展趋势、识别脆弱性指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动态分析评价 引力减法集对势 风险矩阵 属性识别法 级别特征值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梅雨监测指标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识别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平 周玉良 +3 位作者 金菊良 宁少尉 崔毅 吴成国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共7页
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规定的入梅和出梅条件,识别了安徽省江淮地区1957—2020的梅雨过程及其特征量,对比分析了国标与其发布前其他研究在雨日、出梅条件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对梅雨过程识别和特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据国标识别的安徽江... 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规定的入梅和出梅条件,识别了安徽省江淮地区1957—2020的梅雨过程及其特征量,对比分析了国标与其发布前其他研究在雨日、出梅条件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对梅雨过程识别和特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据国标识别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和特征量与其他现有研究方法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以日降水量大于气候平均6—7月日降水量的1/2为雨日,比据国标规定的雨日识别的空梅年增多,识别的部分年份入梅偏晚;1957—2020年中有13个空梅年,约占1/5,非空梅年平均于6月19日入梅,7月13日出梅,梅雨期长23.7 d,梅雨期和降水集中期的降水量分别为270.7和263.0 mm,约占年降水量的1/4,占6—7月降水量的3/4;当研究区域较小时,应据环流和雨日条件确定区域的出梅日,不宜以最后一个雨期结束日的次日为出梅日;安徽江淮地区在空、枯梅容易出现较重旱情,尤其是连续的空、枯梅年,而梅雨量大且集中的年份易发生洪涝,尤其是梅雨量大于400 mm的年份(如20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副高脊线 区域雨日 雨期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投影寻踪法在水问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戎星 陈梦璐 +3 位作者 金菊良 崔毅 周玉良 宁少尉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投影寻踪法因其良好的高维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问题导向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目的】系统分析投影寻踪的研究现状、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投影寻踪中文文献为基础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借助VOSviewer可视化... 投影寻踪法因其良好的高维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问题导向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目的】系统分析投影寻踪的研究现状、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投影寻踪中文文献为基础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借助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了研究热点聚类分析。从理论研究、水质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水安全、水资源系统脆弱性5个方面综述了投影寻踪在水问题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投影寻踪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水利工程、环境、数量经济是投影寻踪法应用较多的学科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有投影寻踪评价、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投影寻踪方案优选和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相对其他学科,投影寻踪在水问题中的应用较多。【结论】在理论研究方面,需要继续深化投影寻踪思想,进一步探讨投影指标函数和窗宽半径的确定方法,深化投影寻踪与其他方法的耦合;在应用研究方面,需在预测、动态评价、诊断识别、预警、决策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研究进展 水问题 文献计量方法 可视化分析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山东省旱情动态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金菊良 李征 +3 位作者 陈梦璐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8,83,共7页
为深入剖析和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信息,进行区域旱情动态评价,以山东省1972—2003年历史资料作为评价样本,选取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4个旱情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 为深入剖析和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信息,进行区域旱情动态评价,以山东省1972—2003年历史资料作为评价样本,选取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4个旱情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计算评价样本的指标数联系数、指标值联系数并用最小相对熵原理得到样本的平均联系数,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五元联系数的区域旱情评价模型,从而判定山东省旱情等级,并将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方法应用于山东省旱情动态评价分析,诊断识别山东省旱情的主要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五元联系数旱情评价模型的旱情等级计算值与有关研究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在时间尺度上,山东省总体干旱频率和强度在提高,1981年、1989年、2002年发生特旱且1977—1979年、1981—1984年、1986—1989年、1991—1994年和1997—2002年均发生连续干旱;五元减法集对势诊断和识别出了导致山东省出现严重旱情的主要指标为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呈波动下降趋势也是引起旱情趋于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元联系数减法集对势克服了常用集对势处理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时出现的失真现象,内涵更加丰富,能更好地刻画系统的不确定性趋势,且计算简单、操作方便,为准确判别区域旱情动态评价等集对系统所处状态及总体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动态评价与分析 集对分析 五元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方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金菊良 杨通竹 +3 位作者 郦建强 陈梦璐 宁少尉 张浩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6,共7页
为解决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指标数据高维、非线性的问题,构建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评价中;最后对2005—2015年安徽省全省水资源承载... 为解决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指标数据高维、非线性的问题,构建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评价中;最后对2005—2015年安徽省全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将该评价结果与灰色GM(1,1)模型结合,对2018—2020年安徽省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空间分布状况整体表现为皖南地区优于皖中地区,皖中地区优于皖北地区;2005—2015年期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虽基本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但年际间承载状况逐年好转。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向可载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投影寻踪 信息熵 加速遗传算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系数伴随函数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金菊良 张浩宇 +3 位作者 崔毅 宁少尉 周玉良 吴成国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相对于集对分析偏向于宏观层次上研究确定不确定性问题,联系数的伴随函数揭示集对事件在微观层次上确定不确定性的问题,可更深刻地挖掘联系数自身隐含的重要信息以有效解决集对事件包含的不确性问题,是目前运用联系数这一新颖方法解决... 相对于集对分析偏向于宏观层次上研究确定不确定性问题,联系数的伴随函数揭示集对事件在微观层次上确定不确定性的问题,可更深刻地挖掘联系数自身隐含的重要信息以有效解决集对事件包含的不确性问题,是目前运用联系数这一新颖方法解决确定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定量处理复杂系统确定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联系数为出发点,立足于其伴随函数的概念、内涵、函数形式等,对集对势、偏联系数、邻联系数、联系熵等联系数的伴随函数进行综述,并提出联系数的伴随函数现有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定量化描述伴随函数,以及完善多种伴随函数在概念内涵上的定义;同一伴随函数具有多种函数式,需进一步规范函数表达式;伴随函数的应用领域及适用方向需进一步考量,每种伴随函数的适用性各有特点;新的伴随函数原始创新力不足,发展较为缓慢;伴随函数的发展应立足于联系数自身,并适当与其他方法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数 伴随函数 集对势 偏联系数 邻联系数 联系熵 关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应全偏联系数及其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金菊良 张浩宇 +3 位作者 宁少尉 郦建强 蒋尚明 何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为准确描述偏联系数的数学表达形式,揭示偏联系数的物理内涵,采用偏正联系数与偏负联系数相互综合比较分析的研究思路,归纳提出了用于评价集对事件发展趋势的效应全偏联系数。与现有的2种偏联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偏联系... 为准确描述偏联系数的数学表达形式,揭示偏联系数的物理内涵,采用偏正联系数与偏负联系数相互综合比较分析的研究思路,归纳提出了用于评价集对事件发展趋势的效应全偏联系数。与现有的2种偏联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偏联系数计算方法的理论差别,并将3种计算方法进行实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效应全偏联系数方法计算的某医院1997年、2000年的医疗质量偏联系数与方法二(覃杰等提出)、方法三(陆广地等提出)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效应全偏联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将效应全偏联系数方法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效应全偏联系数方法与减法集对势方法计算判别的各年份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比较一致,相关系数接近1. 0,表明效应全偏联系数方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是适用的。上述2个实例的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效应全偏联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合理可靠,可为集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判断分析提供新途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联系数 偏负联系数 效应全偏联系数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干旱识别及基于Copula的特征值重现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平 周玉良 +3 位作者 金菊良 沈捷 宁少尉 吴成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共5页
以合肥市月降水量为干旱指标,以轻旱等级的上下限值为干旱发生阈值,并以月水面蒸发量与土壤耕作层有效含水率之和为干旱解除阈值,采用三阈值游程理论法识别干旱,以干旱烈度和峰值强度为干旱事件的特征值,利用适于描述具有上尾相关性的GH... 以合肥市月降水量为干旱指标,以轻旱等级的上下限值为干旱发生阈值,并以月水面蒸发量与土壤耕作层有效含水率之和为干旱解除阈值,采用三阈值游程理论法识别干旱,以干旱烈度和峰值强度为干旱事件的特征值,利用适于描述具有上尾相关性的GH Copula函数构建特征值的联合分布,计算干旱事件特征值的各种重现期,辨析各种重现期的内涵及其对实际旱情的反映。结果表明,基于月降水量和月水面蒸发量识别的干旱能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旱情;合肥市干旱始于10、7月的可能性最高,严重干旱绝大多数均始于或包含7月;发生于2019年7~12月的干旱烈度、峰值强度的重现期分别为27.4、42.9年,烈度和峰值强度的"AND"、"OR"联合重现期分别为48.0、25.7年;联合重现期越大的干旱不代表其对承灾体造成的损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识别 重现期 干旱烈度 干旱峰值强度 COPULA函数 干旱阈值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元联系数的效应全偏联系及其在水问题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菊良 许继荣 +3 位作者 陈梦璐 张浩宇 宁少尉 陈鹏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101,共9页
【目的】阐明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定义,确定其表达公式,刻画其物理内涵,明确其用于解决相关水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三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已有成果,确定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计算公式,借助偏联系数... 【目的】阐明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定义,确定其表达公式,刻画其物理内涵,明确其用于解决相关水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三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已有成果,确定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计算公式,借助偏联系数趋势曲线的面积进一步解释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物理内涵,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水问题分析中。【结果】①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与五元四阶全偏联系数用于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具有评价对象发展趋势更加清晰、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评价结果更合理和更符合偏联系数物理内涵的优势;②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对农业旱灾脆弱性指标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诊断出的4个评价指标年际变化较大,且对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的提出扩展了效应全偏联系数的研究广度,应用在不同实例中得出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在解决自然风险研究中的类似问题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问题 趋势分析 联系数 五元效应全偏联系数 偏正联系数 偏负联系数 趋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关联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白露 吴成国 +2 位作者 金菊良 周立洋 宁少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49,共7页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分解为承载支撑力、承载压力和承载调控力3个子系统,采用Logistic关联模型计算了不同子系统与不同承...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分解为承载支撑力、承载压力和承载调控力3个子系统,采用Logistic关联模型计算了不同子系统与不同承载等级之间的联系数,再用风险矩阵综合各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形成基于Logistic关联分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结果表明:①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变好的发展趋势,皖北大部分地区呈现超载状态,皖中处在临界超载状态,皖南处在可载状态,水资源承载状况由北往南逐渐好转;②安徽省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子系统皖南地区优于皖中和皖北地区,压力子系统皖北地区优于皖中和皖南地区,调控力子系统皖中和皖南地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水资源承载力 Logistic灰关联分析 风险矩阵 联系数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函数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征 崔毅 +2 位作者 周戎星 宁少尉 周玉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3,53,共5页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评价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强弱,以集对分析为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联系函数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两次集对过程全面深刻地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复杂的关系信息,将其应用于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评价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强弱,以集对分析为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联系函数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两次集对过程全面深刻地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复杂的关系信息,将其应用于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2001~2003年的脆弱性等级值分别为4.15、3.99、3.97,在等级值4左右波动,而2004~2010年的脆弱性等级值在3左右波动,这说明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在2001~2010年间逐渐变弱;农业系统抵御干旱的能力在逐渐增强,这与已有的研究成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联系函数模型对促进农业旱灾风险定量评估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可为实现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脆弱性评价 联系函数 集对分析 蚌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台风降水气候特征及台风降水事件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黎洋 周玉良 +2 位作者 周平 金菊良 宁少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基于安徽省15个站1957~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梅雨期和伏期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台风降水异常年的大气环流特征;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安徽省台风降水事件的前期环流指数,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梅雨期和伏... 基于安徽省15个站1957~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梅雨期和伏期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台风降水异常年的大气环流特征;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安徽省台风降水事件的前期环流指数,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梅雨期和伏期台风降水事件发生与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60年中有32年在梅雨期发生了台风降水,有40年在伏期发生了台风降水,对应梅雨期、伏期的多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别为123.7、126.8mm;台风降水偏多和偏少年的环流背景具有明显差异,降水偏多年欧亚大陆以经向环流为主,副高偏强、偏北;降水偏少年欧亚大陆以纬向环流为主,副高偏弱、偏东;台风降水事件发生与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率定期内梅雨期、伏期准确率分别为98%、100%,验证期内梅雨期、伏期准确率均为90%,其中1976、2013年预测错误,可能是这两年台风降水分别受ENSO和西太平洋海温异常事件的影响,台风降水机制异于常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降水 气候特征 环流异常 影响因子 BP神经网络预测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GSMap-gauged与GPM-IMERG卫星降水产品性能评估及其在长江流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震宇 宁少尉 金菊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13,共5页
为提高卫星降水产品在区域尺度的应用性,通过长江流域量化分析两种最新GPM计划卫星降水产品(GSMap-gauged和GPM-IMERG)的性能,根据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时空分辨率为0.25°/天、0.25°/月的卫星降水数据,与地表观测数据进行对... 为提高卫星降水产品在区域尺度的应用性,通过长江流域量化分析两种最新GPM计划卫星降水产品(GSMap-gauged和GPM-IMERG)的性能,根据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时空分辨率为0.25°/天、0.25°/月的卫星降水数据,与地表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卫星降水产品的总误差在空间尺度上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分布特点。在时间尺度上,夏季降水观测效果明显优于冬季。同时,GSMap-gauged高估了不足8mm/d的降水,低估了超过16mm/d的降水;GPM-IMERG低估了4~32mm/d的降水,高估了超过64mm/d的降水。通过极端降水指数发现GSMap-gauged低估了RRR99P、RR20TOT;而GPM-IMERG则略有高估。通过对比子流域上相关系数、平均误差、检测概率和假报警比率四项指标,发现GSMap-gauged明显优于GPM-IM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降水产品 GSMap-gauged GPM-IMERG 长江流域 误差分析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分割法的年降水阶段划分--以合肥站降水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冰洁 周玉良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平 沈捷 宁少尉 《人民珠江》 2020年第12期21-26,共6页
基于合肥站1953—2019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最优分割法对合肥站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序列进行阶段初步划分,结合降水阶段的大气环流背景分析,识别了合肥的降水阶段。结果表明:合肥全年降水有6个阶段,分别是冬季少雨阶段(11月29日至次年2月1... 基于合肥站1953—2019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最优分割法对合肥站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序列进行阶段初步划分,结合降水阶段的大气环流背景分析,识别了合肥的降水阶段。结果表明:合肥全年降水有6个阶段,分别是冬季少雨阶段(11月29日至次年2月12日),早春雨阶段(2月13日至4月4日),春夏雨阶段(4月5日至6月19日),梅雨季(6月20日至7月12日),盛夏雨季(7月13日至9月4日)和秋雨阶段(9月5日至11月28日)。梅雨季和盛夏雨季是其主雨季,日降水量均值分别为6.9、4.3 mm,对应夏季风盛行期和夏季风极盛期;冬季少雨阶段和秋雨阶段降水最少,日降水量均值分别为1.1、2.0 mm,对应冬季风极盛期和夏冬季风转换交替期;早春雨阶段和春夏雨阶段的日降水量均值分别为2.3、3.2 mm,对应冬夏季风转换交替期和夏季风影响期。合肥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各降水阶段对应着相对稳定的天气气候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阶段划分 最优分割 季风雨带 大气环流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多源数据图层叠置法研究山东省干旱分区
19
作者 葛鲁亮 金菊良 +3 位作者 宁少尉 周戎星 周玉良 陈梦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3,共7页
为揭示山东省干旱孕灾环境的自然背景和干旱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基于GIS的图层叠置方法对山东省干旱分布进行区域划分。首先根据山东省干旱成因选取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植被指数NDVI和气温4个干旱因子进行GIS栅格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干... 为揭示山东省干旱孕灾环境的自然背景和干旱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基于GIS的图层叠置方法对山东省干旱分布进行区域划分。首先根据山东省干旱成因选取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植被指数NDVI和气温4个干旱因子进行GIS栅格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干旱因子图层;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干旱因子的权重,把上述归一化后的4个干旱因子图层进行加权叠置,得到综合干旱因子图;最后,将综合干旱因子图与山东省高程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得到山东省5个干旱分区,即鲁西北平原北部的农业重旱区、鲁西北平原的南部和胶莱平原农业轻旱区、胶东半岛较湿润区、鲁中南山地丘陵湿润区、山东南部沿海区域的平原湿润区,并提出了各分区的适宜干旱指标。该研究可为山东省干旱监测预警提供孕灾环境方面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分区 孕灾环境 GIS图层叠置 空间分布格局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重力卫星云南陆地水储量变化的降尺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洁 张建梅 +1 位作者 宁少尉 王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共5页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得到陆地水储量变化,可监测大尺度区域水储量变化,但该数据空间分辨率低,在中小尺度上很难应用。基于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和其他水文要素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即将GRACE...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得到陆地水储量变化,可监测大尺度区域水储量变化,但该数据空间分辨率低,在中小尺度上很难应用。基于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和其他水文要素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即将GRACE反演得到的空间分辨率为1°的水储量变化数据降尺度到0.25°,并运用地下水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总量来验证降尺度之后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方法成功应用于云南中部地区,降尺度后的水储量变化和实测的水储量变化的时间序列在三个验证监测点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82,而相对误差低于5.5%,并利用降尺度的结果分析了2009年7月~2010年6月西南大干旱期间水储量及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统计降尺度方法可有效提高GRACE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但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陆地水储量变化 统计降尺度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