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冷不同时间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群 宁密密 舒楠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1±0.5)℃下预冷不同时间(0、2、4、8、12、16、20、24 h)后再在(-1±0.5)℃下进行贮藏,对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采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组织细胞的能量物质ATP含量总体下降,呼...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1±0.5)℃下预冷不同时间(0、2、4、8、12、16、20、24 h)后再在(-1±0.5)℃下进行贮藏,对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采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组织细胞的能量物质ATP含量总体下降,呼吸强度减弱,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脂氧合酶(LO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下降,褐变指数增加,腐烂率升高,硬度下降;葡萄采后预冷一定时间再贮藏,可维持较高的ATP水平,延缓PPO活性峰的出现,并降低其峰值,抑制MDA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SOD活性降低,抑制葡萄果皮褐变和腐烂;预冷时间以8~12 h为宜,其果实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均最低,腐烂率最低,可较好地维持葡萄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预冷处理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宁密密 张群 +2 位作者 舒楠 覃正玉 彭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69-177,共9页
为探讨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硬度品质的影响,对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处理的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cellulase,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 为探讨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硬度品质的影响,对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处理的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cellulase,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β-gal)]活力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硬度与Cx、PME、PG活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β-gal活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Cx、PME和PG对果实硬度的贡献大于β-gal。贮藏0~60 d,3种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处理均能有效减缓硬度的下降、延缓原果胶的降解。贮藏第60天时,与初期相比,硬度分别降低了32.58%(SO_(2)粉剂)、30.20%(SO_(2)片剂)和26.62%(SO_(2)胶囊贴片);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处理组果实内原果胶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05%、30.81%和40.62%。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对细胞壁降解酶的抑制效果依次为:SO_(2)胶囊贴片>SO_(2)片剂>SO_(2)粉剂>对照。不同形式的SO_(2)保鲜剂处理可较好地保持贮藏期间葡萄的硬度品质,其中以SO_(2)胶囊贴片形式的保鲜剂处理葡萄,其贮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 贮藏品质 硬度 细胞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群 舒楠 +1 位作者 宁密密 李绍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80-85,共6页
为了比较不同采果方法对猕猴桃贮藏性的影响,选用东红猕猴桃品种,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探讨了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2种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柄采摘处理的果实软化和腐烂程度均比去果柄... 为了比较不同采果方法对猕猴桃贮藏性的影响,选用东红猕猴桃品种,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探讨了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2种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柄采摘处理的果实软化和腐烂程度均比去果柄采摘处理轻,贮藏15 d时,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处理的软化率分别为75%和100%,到贮藏18 d时,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处理的腐烂率分别为34.6%和65.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果实组织的SOD、CAT、P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表现为先升后降,MDA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说明猕猴桃果实组织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也逐渐被破坏,在猕猴桃果实的表现上是其硬度下降、软化率和腐烂率升高;留果柄采摘处理由于保护了果蒂处的组织,降低了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维持果实较高的活性氧清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能够有效减少因活性氧在体内的积累而对膜造成的损伤,从而能明显改善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果方法 品质劣变 抗氧化能力 贮藏性 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保鲜剂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宁密密 张群 +2 位作者 刘伟 舒楠 覃正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3,共9页
为研究SO_(2)保鲜剂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在贮藏期间褐变的影响及机制,该实验分别使用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3种形式的保鲜剂对其进行处理,分析贮藏过程中腐烂率、失水率、色泽参数、致褐变因子及抗氧化酶的变化。... 为研究SO_(2)保鲜剂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在贮藏期间褐变的影响及机制,该实验分别使用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3种形式的保鲜剂对其进行处理,分析贮藏过程中腐烂率、失水率、色泽参数、致褐变因子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SO_(2)保鲜剂处理均能有效减慢果实的腐烂及失水进程,减缓维生素C、总酚和还原糖含量在贮藏过程中的下降,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抑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提高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从而有效减轻‘阳光玫瑰’葡萄的褐变;3种SO_(2)处理褐变抑制效果依次为:对照组<粉剂组<片剂组<胶囊贴片组。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色泽参数与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MDA含量和LOX活性、PPO活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第一主成分中维生素C和总酚的载荷量最高,说明维生素C氧化和多酚自氧化对葡萄褐变的影响最大。另外,所有处理葡萄中残留SO_(2)均远低于国标,不存在残留量超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SO_(2)保鲜剂 褐变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