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比例尺铁路桥箱梁风洞试验涡振对比
1
作者 王骑 黄林 +2 位作者 高贵 李世文 宁伯伟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76,共6页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振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适宜缩尺比。研究结论:(1)铁路桥钝体箱梁的涡激振动试验结果受模型比例尺影响较大,其中1∶50节段模型试验中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最为显著,通过1∶25比例尺试验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较小,但该两种比例尺模型的主要涡振特性试验结果大致吻合;(2)1∶90节段模型试验在各风攻角下均没有测试到断面的涡振响应,采用小尺度模型试验无法有效反映钝体箱梁铁路桥实桥的涡振特性;(3)在不考虑节段模型系统满足与实桥间质量与质量惯性矩相似律的条件下,可以在小尺度(1∶90比例尺)模型试验中获得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激振动,虽无法借此判定实际铁路桥梁的涡振响应,但可借此对比断面涡振性能的高低,在主梁设计阶段初期辅助完成气动优化措施的研究;(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铁路桥箱梁的风洞试验比例尺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钝体箱梁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模型比例尺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夹层吸能结构冲击响应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锋 王维民 +4 位作者 潘晋 高贵 李世文 宁伯伟 许明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文中利用落锤仪对波纹夹层吸能结构进行横向低速冲击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冲击速度、填充情况等参数对波纹夹层结构冲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纹夹层吸能结构内部填充泡沫能显著减少结构变形,改变结构失效模式,在增大撞击力的同时... 文中利用落锤仪对波纹夹层吸能结构进行横向低速冲击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冲击速度、填充情况等参数对波纹夹层结构冲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纹夹层吸能结构内部填充泡沫能显著减少结构变形,改变结构失效模式,在增大撞击力的同时,也会增加撞击持续时间,显著提高了结构的吸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船舶 夹层结构 冲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结合梁斜拉桥桥面板剪力滞效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宁伯伟 戴慧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为研究钢板结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的剪力滞效应,以泸州河东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各阶段钢板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剪力滞系数,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桥面横坡对桥面板剪力滞系数的影... 为研究钢板结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的剪力滞效应,以泸州河东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各阶段钢板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剪力滞系数,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桥面横坡对桥面板剪力滞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桥塔根部截面施工阶段、通车阶段和运营阶段桥面板剪力滞系数分别约为1.4、1.203和1.46,剪力滞效应明显大于其余截面。现行《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和《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对桥塔根部截面剪力滞系数计算偏安全,对跨中截面,前者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不符,后者通车阶段、徐变后期及运营阶段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接近,但施工阶段最大悬臂状态计算结果偏小。桥面横坡每增加1%,桥面板剪力滞系数约增大5%,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建桥条件选择合理的桥面横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板结合梁 混凝土桥面板 剪力滞系数 剪力滞效应 桥面横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30
4
作者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新建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 km/h高铁及两线200 km/h客货共线标准建设。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672 m双塔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2×140 m独塔竖琴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鳊鱼洲及北汊非通航孔区采用4... 新建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 km/h高铁及两线200 km/h客货共线标准建设。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672 m双塔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2×140 m独塔竖琴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鳊鱼洲及北汊非通航孔区采用48 m简支梁桥,跨北岸大堤采用主跨100 m变高连续梁桥,南、北岸引桥除连续梁外均采用32 m、24 m铁路标准梁,基础均采用桩基础。其中南、北汊航道桥采用整幅修建,其余采用分幅修建。桥址区基岩为灰岩,岩溶发育,设计采用了预注浆及抛填片石粘土法或灌注低标号片石混凝土措施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桥 交叉索 混合箱梁 岩溶处理 刚度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河东长江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为满足地方交通路网衔接和功能需求,泸州河东长江大桥主桥采用主跨520 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全长936 m,桥面总宽28.5 m(不含锚索区),近期按双向4车道布置,远期可改造为双向6车道。主桥中跨采用钢-混结合梁,由工字形钢板边主梁+混... 为满足地方交通路网衔接和功能需求,泸州河东长江大桥主桥采用主跨520 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全长936 m,桥面总宽28.5 m(不含锚索区),近期按双向4车道布置,远期可改造为双向6车道。主桥中跨采用钢-混结合梁,由工字形钢板边主梁+混凝土桥面板组成,边跨采用π形混凝土边主梁;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斜拉索及其锚具分别采用PVF胶带和氧化聚合型防腐蚀技术进行长效防护,显著增强主桥的耐久性;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塔,塔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主桥边跨混凝土梁采用支架现浇,中跨结合梁采用单悬臂拼装架设。引桥长270 m,为与主桥桥面宽度布置保持一致,采用9孔30 m整幅混凝土连续箱梁。对主桥、引桥结构及混凝土桥面板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主桥、引桥的静力和动力性能及桥面板纵、横向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结合梁 工字形钢边主梁 门形塔 桥面布置 耐久性 受力分析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宁伯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km/h高铁及两线客货共线Ⅰ级标准,主航道桥主跨为672m。四线铁路桥常见桥型有悬索桥和斜拉桥,鳊鱼洲属于行洪区,不宜设置体量较大的锚碇,因此不采用悬索桥方案。对斜拉桥方案进行了研究。... 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km/h高铁及两线客货共线Ⅰ级标准,主航道桥主跨为672m。四线铁路桥常见桥型有悬索桥和斜拉桥,鳊鱼洲属于行洪区,不宜设置体量较大的锚碇,因此不采用悬索桥方案。对斜拉桥方案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主梁以桁式主梁居多;该桥为单建铁路,边跨在陆地及洲上,如采用钢桁梁斜拉桥,经济性较差,而且景观效果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在钢箱混合梁斜拉桥方案中,通过设置跨度较小的混凝土边跨、增加钢箱梁部分恒载、主跨跨中区段设置交叉索等措施,弥补了钢箱梁刚度小的缺点,最终选定(2×50+224+672+174+3×50)m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为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混合箱梁 刚度 主梁恒载 斜拉索布置优化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长江铁路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宁伯伟 朱旭初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泸州长江铁路大桥为单线铁路桥,主桥为五跨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温度力是设计控制因素,桥墩采用有所创新的墩中剖缝的结构,解决了设计计算的难题。主要介绍大桥的总体设计特点。
关键词 铁路桥 单线 刚构桥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桥邻近沉井基础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3,共3页
黄河某特大二线铁路桥与既有桥沉井基础净距仅 16 .8m。介绍了从既有桥施工经验及地质条件研究分析入手 ,通过模拟试验进行科学验证 。
关键词 铁路桥 沉井基础 模拟试验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151-153,157,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现状概述,说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必要性。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设计前期所落实的建桥环境条件及对黄河水、地下水的水质分析结果并结合耐久性设计有关规定中环境类别及侵蚀作用等级划分标准... 通过对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现状概述,说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必要性。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设计前期所落实的建桥环境条件及对黄河水、地下水的水质分析结果并结合耐久性设计有关规定中环境类别及侵蚀作用等级划分标准,判断该桥各部分的环境侵蚀作用等级,并结合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及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该桥耐久性设计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菏线增建二线长东黄河大桥总体设计
10
作者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新菏线增建二线长东黄河大桥是并行于 1985年建成的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的又一座黄河铁路大桥 ,由东、西引桥和正桥组成 ,全长 12 748.5 m。经桥位比选的结果 ,采用了并行于既有桥和利用桥上黄河桥会让站站线作为二线桥梁一部分的桥位方... 新菏线增建二线长东黄河大桥是并行于 1985年建成的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的又一座黄河铁路大桥 ,由东、西引桥和正桥组成 ,全长 12 748.5 m。经桥位比选的结果 ,采用了并行于既有桥和利用桥上黄河桥会让站站线作为二线桥梁一部分的桥位方案。修建在邻近既有桥 3 0 .0 m至 6.0 m线间距处。介绍了桥位比选、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和总体设计。特别是邻近既有桥的基础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建二线 长东黄河大桥 铁路桥 桥位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洲 贾文涛 +3 位作者 宁伯伟 石建华 李世文 张巨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6,共10页
为研究4线高速铁路混合梁斜拉桥新型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为背景,开展局部缩尺静力和疲劳模型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分布、滑移开裂及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不... 为研究4线高速铁路混合梁斜拉桥新型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为背景,开展局部缩尺静力和疲劳模型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分布、滑移开裂及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不利工况下,结合段钢构件应力沿横向分布不均且边箱处最大,沿纵向在承压板处产生突变,承压板传力作用显著;最大负弯矩工况下,钢构件的实测应力在1.8倍逐级加载过程中均呈线性变化。钢混间最大滑移仅为0.065 mm,结合段钢混间协同变形良好;挠度结果反映结合段具有良好的刚度并整体呈弹性受力状态;混凝土段顶板于1.4倍最大负弯矩加载时开裂,1.8倍加载下裂缝纵向分布形态表明结合段受力优于钢过渡段。活载最不利工况下,边箱顶板处为主要疲劳敏感区域,钢过渡段水平隔板在疲劳165万次后发生开裂,其余钢结构未开裂;混凝土在疲劳50万次后即开裂,但裂后劣化并不显著;剪力钉和PBL连接件抗疲劳性能良好。钢混结合段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及抗疲劳性能,传力合理,可为类似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混合梁斜拉桥 钢混结合段 模型试验 受力特性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钢桁结合梁设计 被引量:25
12
作者 胡辉跃 刘俊锋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8,共6页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84+9×108+84)m的11跨连续钢桁结合梁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下层桥面通行4线铁路(双线蒙西通道+双线运三铁路),上层桥面通行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该桥主梁采用密横梁体系钢桁结合梁,横向布置3片主桁,主...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84+9×108+84)m的11跨连续钢桁结合梁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下层桥面通行4线铁路(双线蒙西通道+双线运三铁路),上层桥面通行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该桥主梁采用密横梁体系钢桁结合梁,横向布置3片主桁,主桁采用三角形桁式。下层铁路桥面采用密横梁体系的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钢轨处设置倒T形小纵梁;上层公路桥面采用C60的钢筋混凝土结合板,通过湿接缝和剪力钉与钢主桁上弦杆及横梁结合为整体;主桁横向未设置联结系,仅在两端的公路横梁底设置板式桥门架。采取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板结合及顶落梁工序、选择合适的预制板存放龄期、湿接缝处理和加强预制板配筋等措施改善结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受拉开裂的问题。主桥钢桁梁采用拖拉式顶推的方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结合梁桥 钢桁梁 密横梁体系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混凝土结合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施洲 姜兴洪 +2 位作者 高贵 宁伯伟 喻明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70,共9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与传力特性,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主梁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性,以及钢-混结合段长度对其受力性能... 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与传力特性,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主梁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性,以及钢-混结合段长度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负弯矩工况作用下,边箱顶板与承压板焊接处存在应力集中及一定的局部拉应力;钢-混结合段混凝土在预应力作用下基本处于全截面受压状态;钢-混结合段内剪力钉和PBL剪力键受力并不均匀;钢-混结合段承压板直接向混凝土梁体传递约47.3%的轴力,是钢-混结合段传力的主要构件;钢-混结合段竖向位移及转角变化平缓,无明显的突变现象;钢-混结合段长度在1.50~3.50 m范围内时受力、传力差异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受力特性 传力特性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安九铁路长江大桥主航道桥设计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巨生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2,共6页
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采用(2×50+224+672+174+3×50)m双塔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半飘浮体系。该桥主梁主跨及辅助跨采用钢箱梁,总长1 056m;边跨及次边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总长264m;钢-混结合段均设在辅助... 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采用(2×50+224+672+174+3×50)m双塔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半飘浮体系。该桥主梁主跨及辅助跨采用钢箱梁,总长1 056m;边跨及次边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总长264m;钢-混结合段均设在辅助跨内。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塔高252m,上塔柱设内嵌式钢锚箱。全桥共设152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7mm的镀锌铝合金平行钢丝,按平行双索面扇形布置,主跨跨中72m范围内斜拉索交叉设置。桥塔基础采用45根3.0m的钻孔灌注桩;边墩及辅助墩采用n形空心截面框架墩,3.0m和2.5m钻孔灌注桩基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钢箱梁九江侧174m辅助跨采用顶推施工,其余部分采用节段吊装施工。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受力、变形及运营安全、舒适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桥 混合梁 斜拉索 交叉索 桥塔 基础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约束反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晓民 孙立山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约束反力的特性,以力法方程、三弯矩方程为基础,推演单跨曲线梁桥和连续曲线梁桥的约束反力(扭矩)表达式,并采用推导出的表达式和有限元程序PCBP分别对某六跨连续曲线梁桥的内力与约束反力进行计算分析。... 为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约束反力的特性,以力法方程、三弯矩方程为基础,推演单跨曲线梁桥和连续曲线梁桥的约束反力(扭矩)表达式,并采用推导出的表达式和有限元程序PCBP分别对某六跨连续曲线梁桥的内力与约束反力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点支承抗扭约束条件下,受竖向荷载作用的单跨曲线梁桥,其曲线内侧的约束反力小于曲线外侧的;受竖向荷载作用的连续曲线梁桥,梁端曲线内侧的约束反力小于曲线外侧的,而在中间支承处会出现曲线内侧的约束反力大于曲线外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 约束反力 力法方程 三弯矩方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鳊鱼洲长江大桥矩形钢箱梁涡振性能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志国 黄林 +2 位作者 高贵 李世文 宁伯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0-1797,共8页
鳊鱼洲长江大桥为铁路斜拉桥,其矩形钢箱梁主梁在常遇风速下会发生涡激振动。为了抑制其主梁涡激振动,通过一系列风洞试验,研究减小栏杆透风率、增设裙板、导流板及风嘴等气动措施对矩形钢箱梁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小栏... 鳊鱼洲长江大桥为铁路斜拉桥,其矩形钢箱梁主梁在常遇风速下会发生涡激振动。为了抑制其主梁涡激振动,通过一系列风洞试验,研究减小栏杆透风率、增设裙板、导流板及风嘴等气动措施对矩形钢箱梁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小栏杆透风率、增设裙板、导流板不能有效提高矩形钢箱梁的涡振性能;三角形风嘴能够适当降低主梁的竖弯涡振,但对扭转涡振无明显作用。提出了一种带平台的三角形下行风嘴,可完全消除矩形钢箱梁的涡振现象,并通过1:25大尺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措施的有效性。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铁路斜拉桥钢箱梁的涡振制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箱梁 涡激振动 气动措施 下行风嘴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减隔震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俊锋 阮怀圣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5,共5页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84+9×108+84)m连续钢桁结合梁结构,主梁恒载1030kN/m,墩高60~72m,桥址区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8g,场地类别为Ⅲ类。为了达到抗震设防目标,主墩墩顶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支...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84+9×108+84)m连续钢桁结合梁结构,主梁恒载1030kN/m,墩高60~72m,桥址区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8g,场地类别为Ⅲ类。为了达到抗震设防目标,主墩墩顶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支座球心距7m,摩擦系数0.03。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动力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桥墩与基础验算。验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均保持在弹性工作范围内;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墩底可能进入塑性屈服阶段,墩柱按延性构件设计。根据地震动力分析结果和桥墩、基础验算结果,确定双曲面支座抗剪栓水平承载力按1.4倍的多遇地震响应值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公路两用桥 结合梁 钢桁梁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减隔震设计 延性设计 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雾凇大桥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伟 唐贺强 宁伯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5,共4页
吉林市雾凇大桥主桥为(35+68+150+68+35)m五跨连续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综述该桥主桥设计与计算。该桥塔梁间设置横、竖向支座和纵向阻尼器;加劲梁采用单箱三室混凝土截面,标准段梁高2.5 m,在边跨锚固段渐变至6.5 m;桥塔采用门形框架混... 吉林市雾凇大桥主桥为(35+68+150+68+35)m五跨连续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综述该桥主桥设计与计算。该桥塔梁间设置横、竖向支座和纵向阻尼器;加劲梁采用单箱三室混凝土截面,标准段梁高2.5 m,在边跨锚固段渐变至6.5 m;桥塔采用门形框架混凝土结构,高54 m,塔身及横梁均采用矩形空心截面;桥塔墩下部采用分离式承台,单个承台布置9根2.0 m钻孔灌注桩;主缆采用5.1 mm镀锌高强钢丝,吊索采用7.0 mm低松弛镀锌高强平行钢丝。设计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06、悬索桥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及SCDS平面程序对该桥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各项检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箱形梁 桥塔 主缆 桥梁设计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总体设计及创新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俊锋 宁伯伟 李华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9,共5页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通行双线重载铁路、双线Ⅰ级铁路及6车道高速公路,全长5 663. 754 m,其中公铁合建段长1 762. 733 m。主桥采用(84+9×108+84) m连续钢桁结合梁,钢桁梁为3...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通行双线重载铁路、双线Ⅰ级铁路及6车道高速公路,全长5 663. 754 m,其中公铁合建段长1 762. 733 m。主桥采用(84+9×108+84) m连续钢桁结合梁,钢桁梁为3片主桁结构,中边桁中心距13. 6 m,每片主桁均采用无竖杆的三角形桁架,桁高15 m,节间长12 m。下层铁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上层公路桥面采用混凝土板与主桁结合的组合结构。钢梁材质采用Q370qE。设计活载合计473. 2 k N/m。桥墩采用圆端形门式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主桥采用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及合理的构造处理有效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施工,公路桥面板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连续钢桁结合梁 顶推法施工 桥面板结合 减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港高铁鳊鱼洲长江大桥北汊航道桥设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秋贵 宁伯伟 +1 位作者 石建华 王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7,共6页
京港高铁鳊鱼洲长江大桥北汊航道桥设计为双主跨140 m独塔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斜拉桥,4线铁路整幅布置,客运专线和客货共线分别采用无砟、有砟轨道。大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六室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梁高4 m,主跨全宽32.5... 京港高铁鳊鱼洲长江大桥北汊航道桥设计为双主跨140 m独塔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斜拉桥,4线铁路整幅布置,客运专线和客货共线分别采用无砟、有砟轨道。大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六室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梁高4 m,主跨全宽32.5 m,边跨主梁因不设斜拉索,梁宽缩减为28 m;桥塔采用双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塔柱间设置1道半圆拱形横梁,主梁通过横梁与桥塔固结,上塔柱设置横桥向预偏,以抵消索力引起的塔柱横桥向往主梁曲线内侧产生的位移;全桥共设32对斜拉索,按竖琴式双索面布置在主跨;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的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塔采用爬模施工,主梁分区段采用牵索挂篮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施工。该桥设计验算和成桥荷载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塔墩梁固结 预应力混凝土 曲线箱梁 双柱式桥塔 竖琴式索面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