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进高生物质高粱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宁亚明 王志方 +3 位作者 张玉霞 栾瑞涛 王建丽 王显国 《中国奶牛》 2018年第11期50-54,共5页
以2015年从国外引进的19份高生物质高粱(Sorghum bicolor L.)种质为研究材料,在河北省涿州市进行田间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及周边地区种植和推广的高生物质高粱材料。结果表明,引进的高生物质高粱材料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材... 以2015年从国外引进的19份高生物质高粱(Sorghum bicolor L.)种质为研究材料,在河北省涿州市进行田间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及周边地区种植和推广的高生物质高粱材料。结果表明,引进的高生物质高粱材料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材料;其中NP3、NP9、NP11、NP18材料的含水量与对照材料不构成显著性差异,其余引进的高生物质材料含水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材料;NP1、NP4、NP20、NP33材料的干草产量达到了30t/hm^2以上,其中NP20的干草产量最高,达到了40.66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生物质高粱 农艺性状 株高 含水量 鲜草产量 干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寒锻炼前土壤水分含量对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倩 王显国 +3 位作者 张尚雄 刘博文 金美艳 宁亚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即田间持水量(FC)为80%~90%、50%~60%、20%~30%,探究抗寒锻炼前水分对苜蓿(‘公农1号’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28d干旱处理后苜蓿的叶片变黄、植株变矮,并且随胁迫程度的增加... 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即田间持水量(FC)为80%~90%、50%~60%、20%~30%,探究抗寒锻炼前水分对苜蓿(‘公农1号’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28d干旱处理后苜蓿的叶片变黄、植株变矮,并且随胁迫程度的增加,根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及根水势呈下降趋势,而根系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经过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的苜蓿植株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抗寒锻炼后,经过中度胁迫的苜蓿植株相比其他两组能够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根水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较高的低温存活率,及较低的淀粉含量;而经过重度胁迫的苜蓿植株比对照的表现较差。综上,抗寒锻炼前进行适度节水灌溉将有利于苜蓿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 根系 抗寒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BMR饲用高粱在环渤海地区的田间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薛建国 刘忠宽 +9 位作者 王显国 智健飞 刘振宇 马鹏 韩云华 王正伟 李永祥 吴菲菲 宁亚明 赵利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9-13,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环渤海地区种植的BMR饲用高粱品种,2011年对来自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15个BMR品种与3个非BMR品种的饲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与生产性能有关的植株生长高度、分蘖数、茎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 为筛选出适宜环渤海地区种植的BMR饲用高粱品种,2011年对来自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15个BMR品种与3个非BMR品种的饲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与生产性能有关的植株生长高度、分蘖数、茎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和茎叶比。结果表明:15个BMR品种与3个对照品种在生长性状和产量方面差异显著;BMR Elite和26837高粱在该地区可以做青贮利用,BMR Enroma苏丹草、SS2苏丹草、22053高丹草、PAC F8423高丹草在该地区可以多次刈割做青饲或者干草。这几个品种可以作为该地区的优良品种,利用适宜的方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R饲用高粱 品种比较 生产性能 草产量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苜蓿品种越冬期根颈耐寒生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郝培彤 宁亚明 +5 位作者 高秋 刘芳 李玉龙 张尚雄 郑桂亮 王显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95,共9页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模拟越冬季不同水分条件对不同秋眠级苜蓿根颈的影响,通过对根颈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研究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根颈的耐脱水规律。结果表明:模拟越冬季不同水分显著影响各品种根颈越冬保护性...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模拟越冬季不同水分条件对不同秋眠级苜蓿根颈的影响,通过对根颈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研究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根颈的耐脱水规律。结果表明:模拟越冬季不同水分显著影响各品种根颈越冬保护性糖的积累及根颈的生理活性,尤其是蔗糖、棉子糖及水苏糖类寡糖的积累。抗寒级数较大的WL298、WL168根颈耐脱水较强,骑士T、公农一号根颈耐脱水性中等,而抗寒级数较小的巨能4015根颈耐脱水性较弱,WL363由于积累越冬保护性糖的含量高、再生恢复性较强表现出较强的越冬能力,根颈耐脱水性中等。越冬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90%时,WL298、WL168、骑士T、公农一号的越冬保护性糖及返青后生产性能均强于巨能4015。越冬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40%及以下各品种根颈收缩程度显著增加,WL298、WL168、WL363返青性能较好而骑士T、巨能4015则返青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颈 耐脱水性 耐寒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旱处理对科尔沁沙地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郝培彤 李玉龙 +5 位作者 宁亚明 高秋 刘芳 吉高 张尚雄 王显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68-1373,共6页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广泛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生长季刈割后维持不同干旱2周再复水,通过对株高和产量的观测,研究科尔沁沙地不同品种苜蓿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刈割后不同干旱处理条件对不同品种苜蓿的影响不同,‘WL29...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广泛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生长季刈割后维持不同干旱2周再复水,通过对株高和产量的观测,研究科尔沁沙地不同品种苜蓿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刈割后不同干旱处理条件对不同品种苜蓿的影响不同,‘WL298’品种的抗旱能力最强,只有在当田间持水量的15%~20%的干旱处理条件下,其干物质含量才显著的低于对照处理,最多比对照降低了53.5%。‘骑士T’根颈对水分变化最为敏感,水分充足时‘骑士T’表现出最佳的生长及再生能力,所有干旱处理后的干物质含量均显著的低于对照处理,降低值最高达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产量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苜蓿苗期除草剂的筛选 被引量:6
6
作者 荆照 曹倩 +5 位作者 宁亚明 常媛飞 张玉霞 周岩 达布希拉图 王显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9-267,共9页
本研究通过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四个不同叶期施用除草剂,来探索不同除草剂对苜蓿产量和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可以分别和咪唑乙烟酸、苯达松、辛酰溴苯腈安全混用,且不会显著降低对燕麦(Avena sativa ... 本研究通过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四个不同叶期施用除草剂,来探索不同除草剂对苜蓿产量和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可以分别和咪唑乙烟酸、苯达松、辛酰溴苯腈安全混用,且不会显著降低对燕麦(Avena sativa L.)的防效;咪唑乙烟酸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鲜重防效较好,为30%~90%。不同除草剂适宜施用时期不同,咪唑乙烟酸适宜在3叶期施用,苜蓿的产量高达1666 kg·hm-2;辛酰溴苯腈与高效氟吡甲禾灵在5叶期混用,苜蓿的产量高达1656 kg·hm-2。科尔沁沙地苜蓿苗期适宜化学除草方法为:针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并存地块,应在苜蓿3叶期,施用咪唑乙烟酸1050 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600 mL·hm-2;针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应在苜蓿3~5叶期,单独施用高效氟吡甲禾灵600 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苗期 除草剂 产量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除草剂对科尔沁沙地苜蓿杂草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荆照 田永雷 +6 位作者 张尚雄 张玉霞 周岩 冯博政 王国文 宁亚明 王显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在苜蓿三个叶龄期施用除草剂研究其对苜蓿产量和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对燕麦的防效随苜蓿叶期增加而降低,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咪唑乙烟酸和高效氟吡甲禾灵混用可以显著提高对燕麦的防效... 在苜蓿三个叶龄期施用除草剂研究其对苜蓿产量和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对燕麦的防效随苜蓿叶期增加而降低,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咪唑乙烟酸和高效氟吡甲禾灵混用可以显著提高对燕麦的防效,苜蓿产量提高100~1000kg/hm2;辛酰溴苯腈与高效氟吡甲禾灵混用会降低对反枝苋的防效,但可提升对燕麦的防效,同时显著提升苜蓿产量1000~2000kg/hm2。综合考虑除草剂对苜蓿的安全性、产量以及对燕麦、反枝苋的防控效果,科尔沁沙地苜蓿苗期化学除草可在苜蓿四叶期、五叶期选用咪唑乙烟酸1200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660ml/hm2或咪唑乙烟酸1800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660ml/hm2,也可采用辛酰溴苯腈1050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660ml/hm2和辛酰溴苯腈1500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660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苗期 除草剂 科尔沁沙地 杂草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胺鲜酯、黄腐酸、微肥为主要成分的苜蓿种衣剂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陆艳 吉高 +2 位作者 王显国 宁亚明 荆照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168-2175,共8页
本研究以黄腐酸、微肥及胺鲜酯为种衣剂活性成分,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与组合下包衣对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与苗期生长性状,研制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种衣剂配方。结果表明,0.2%黄腐酸、0.02%胺鲜酯和0.15%微肥包衣处... 本研究以黄腐酸、微肥及胺鲜酯为种衣剂活性成分,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与组合下包衣对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与苗期生长性状,研制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种衣剂配方。结果表明,0.2%黄腐酸、0.02%胺鲜酯和0.15%微肥包衣处理提高了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出苗率,并促进了苜蓿分枝。药种比试验结果表明,药种比1∶20的包衣处理下,苜蓿株高、根颈直径、干重相比未包衣对照提高效果最明显(P<0.05),分别提高25.2%、11.4%和30.6%。1∶20是此种衣剂的适宜药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衣剂 黄腐酸 微肥 胺鲜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