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 被引量:40
1
作者 庄振业 刘冬雁 +5 位作者 杨鸣 李洪江 邱汉学 宁丕海 宋维华 徐至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141-147,共7页
莱州湾东、南沿岸平原的海(咸)水入侵是人为过量采取地下水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引发的灾害。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的地下水位负值区、淡水资源超采量和海(咸)水入侵面积等三标志划分灾害进程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缓解阶... 莱州湾东、南沿岸平原的海(咸)水入侵是人为过量采取地下水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引发的灾害。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的地下水位负值区、淡水资源超采量和海(咸)水入侵面积等三标志划分灾害进程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缓解阶段。给出了灾害发展模式。以此解释新区灾害,针对灾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适时而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平原 地下水位负值区 海水入侵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龙口-莱州地区的海水入侵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禹群 谢春红 +5 位作者 吴吉春 刘培民 王建基 姜清波 时洪文 宁丕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0-291,共12页
大面积海水入侵(83.7—238.3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18.6%—31.5%),宽1.5—6.0km过渡带的存在以及海水入侵区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所形成的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在分布上相互关联,是本区海水入侵的主要特点。阳离子交换则在海水入侵区地... 大面积海水入侵(83.7—238.3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18.6%—31.5%),宽1.5—6.0km过渡带的存在以及海水入侵区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所形成的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在分布上相互关联,是本区海水入侵的主要特点。阳离子交换则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入侵 山东 龙口地区 莱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与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吉春 薛禹群 +4 位作者 刘培民 王建基 姜清波 时洪文 宁丕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从大量的野外观测资料出发,总结龙口─莱州地区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发展、演化规律;分折该地区海水入侵的基本特征与其水化学特征.研究区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质因素对入侵地点、途径和方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从大量的野外观测资料出发,总结龙口─莱州地区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发展、演化规律;分折该地区海水入侵的基本特征与其水化学特征.研究区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质因素对入侵地点、途径和方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海水入侵的发展由孤立的点开始,最终成为连续的面状入侵,其发展和强抽水中心密切有关、有两种类型的界面。过渡带地下水化学成分不是淡水和海水的简单混合,阳离子交换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过渡带 水化学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河流域防治海水入侵的拦蓄补源及调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青勇 耿树德 +2 位作者 董广清 宁丕海 任丕其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8-20,32,共4页
山东省王河流域是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的典型区.文中对该流域拦蓄补源防治海水入侵的效果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模拟分析方法作了论述.在水资源联合调度模拟计算中,不同的计算任务是由不同的计算模块来执行,工作模块可划分为... 山东省王河流域是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的典型区.文中对该流域拦蓄补源防治海水入侵的效果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模拟分析方法作了论述.在水资源联合调度模拟计算中,不同的计算任务是由不同的计算模块来执行,工作模块可划分为4种类型.11个数学模型可根据要求进行多方案的演算和对比分析.通过各种控制指令,可以把各种工作模块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动态模拟系统,共同完成王河流域长时间系列水资源动态模拟演算的全过程,该运行程序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具有快速运算、多方案重复演算和便于修正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蓄补源 模拟分析 海水入侵 水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