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对老年人胃黏膜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的77例老年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诊断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对老年人胃黏膜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的77例老年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诊断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的78名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特点。结果原发性BRG患者Hp感染率为19.5%。胆汁反流组与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病理组织特征比较:轻、中、重慢性炎分别为32.5% vs 11.5%、58.4% vs 34.6%和9.1% vs 53.8%,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为83.1% vs 41.0%、11.7% vs 20.5%、5.2% vs 32.1%和0.0% vs 6.4%。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检出率分别为4.3%vs 26.9%、5.2%vs 17.9%和6.5%vs 25.6%;胆汁反流组中,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轻、中、重度慢性炎分别为:13.3% vs 37.1%、53.3% vs 59.7%和33.3% vs 3.2%,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为53.3%vs 41%、20.0%vs 9.7%、20.0%vs 0.0%和6.7%vs 0.0%,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检出率分别为53.3%vs 4.8%、0.0% vs 6.5%和0.0%vs 8.1%。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可引起老年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反应、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但其发生率低于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形成主要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并未增加原发性胆汁反流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不良结局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住院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153例老年患者。检查前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行走功能,并根据行走是否独立将患者分为行走正常...目的探讨老年人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住院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153例老年患者。检查前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行走功能,并根据行走是否独立将患者分为行走正常组82例及行走困难组71例。2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肠道准备方法,记录肠道清洁完成情况并计算清洁有效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与行走困难组比较,行走正常组患者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比例显著升高[87.8%(72/82) vs63.4%(45/71),P<0.01]。而在未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患者中,与行走困难组比较,行走正常组患者因不能忍受频繁排便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7/82) vs 30.99%(22/71),P=0.001],但因不良反应导致未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比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66%(3/82) vs 5. 63%(4/71),P=0.7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行走功能状态与肠道准备清洁质量呈正相关(r=0.333,P<0.01)。结论老年患者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相关,行走困难影响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对老年人胃黏膜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的77例老年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诊断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的78名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特点。结果原发性BRG患者Hp感染率为19.5%。胆汁反流组与Hp感染的非BRG慢性胃炎病理组织特征比较:轻、中、重慢性炎分别为32.5% vs 11.5%、58.4% vs 34.6%和9.1% vs 53.8%,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为83.1% vs 41.0%、11.7% vs 20.5%、5.2% vs 32.1%和0.0% vs 6.4%。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检出率分别为4.3%vs 26.9%、5.2%vs 17.9%和6.5%vs 25.6%;胆汁反流组中,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轻、中、重度慢性炎分别为:13.3% vs 37.1%、53.3% vs 59.7%和33.3% vs 3.2%,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无、轻、中、重)分别为53.3%vs 41%、20.0%vs 9.7%、20.0%vs 0.0%和6.7%vs 0.0%,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检出率分别为53.3%vs 4.8%、0.0% vs 6.5%和0.0%vs 8.1%。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可引起老年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反应、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但其发生率低于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形成主要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并未增加原发性胆汁反流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不良结局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人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住院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153例老年患者。检查前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行走功能,并根据行走是否独立将患者分为行走正常组82例及行走困难组71例。2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肠道准备方法,记录肠道清洁完成情况并计算清洁有效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与行走困难组比较,行走正常组患者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比例显著升高[87.8%(72/82) vs63.4%(45/71),P<0.01]。而在未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患者中,与行走困难组比较,行走正常组患者因不能忍受频繁排便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7/82) vs 30.99%(22/71),P=0.001],但因不良反应导致未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比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66%(3/82) vs 5. 63%(4/71),P=0.7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行走功能状态与肠道准备清洁质量呈正相关(r=0.333,P<0.01)。结论老年患者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相关,行走困难影响患者肠道准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