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输入对Q345R和2205双相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莉 李猛 季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94-196,共3页
采用SMAW和GTAW焊接方法对Q345R和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从Q345R母材到2205母材,硬度整体呈上升趋势,GTAW焊缝硬度高于SMAW焊缝;在2205母材近熔合线附近出现硬度峰值,SMAW接头的峰宽大于GTAW... 采用SMAW和GTAW焊接方法对Q345R和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从Q345R母材到2205母材,硬度整体呈上升趋势,GTAW焊缝硬度高于SMAW焊缝;在2205母材近熔合线附近出现硬度峰值,SMAW接头的峰宽大于GTAW接头;碳迁移区从母材→脱碳层→增碳层→焊缝,硬度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的波动过程,且热输入越大,波动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 双相不锈钢 热输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斗齿高锰钢堆焊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莉 党向盈 +1 位作者 季男 李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针对高锰钢堆焊材料工艺性的不足,采用药皮过渡合金元素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设计,试制了一种高锰钢堆焊焊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抗热裂试验、静载及动载加工硬化试验和摩擦磨损试验,评价了焊条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结... 针对高锰钢堆焊材料工艺性的不足,采用药皮过渡合金元素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设计,试制了一种高锰钢堆焊焊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抗热裂试验、静载及动载加工硬化试验和摩擦磨损试验,评价了焊条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焊条熔渣活度大,熔点较低,熔敷金属成分与母材接近;焊条熔敷金属的抗热裂性能良好,加工硬化效果显著,耐磨性优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堆焊 正交试验 加工硬化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FeO-MnO渣系ZGMn13堆焊焊条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莉 李猛 季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6-198,共3页
为设计一种ZGMn13堆焊焊条,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FeO-MnO渣系焊条配方优化设计方法。利用试验采集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以加工硬化后的硬度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的焊条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熔敷金属的动载加工硬化性能和静... 为设计一种ZGMn13堆焊焊条,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FeO-MnO渣系焊条配方优化设计方法。利用试验采集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以加工硬化后的硬度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的焊条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熔敷金属的动载加工硬化性能和静载加工硬化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优化设计 堆焊焊条 ZGMN13 FeO—MnO渣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DSS/Q345R钢SMAW接头组织的研究
4
作者 杨莉 黄传辉 +1 位作者 李猛 季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9-171,共3页
以2205DSS/Q345R的SMAW接头为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Q345R侧及2205DSS侧熔合区的组织形态和焊缝区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采用E309和E309Mo焊条焊后Q345R侧熔合线附近的母材组织较为细小,采用E2209焊条焊后碳迁移程度最小;3种焊材焊... 以2205DSS/Q345R的SMAW接头为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Q345R侧及2205DSS侧熔合区的组织形态和焊缝区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采用E309和E309Mo焊条焊后Q345R侧熔合线附近的母材组织较为细小,采用E2209焊条焊后碳迁移程度最小;3种焊材焊后2205DSS侧熔合区附近组织相似,熔合区过渡缓和,没有出现突变界面,过热区组织为无方向性的粗大条状;3种接头的焊缝区组织均为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铁素体含量与[Creq/Nieq]存在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焊条电弧焊 组织 熔合区 相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在KCl-LiCl-Li_(2)O熔盐中的电解 被引量:2
5
作者 季男 彭浩 +4 位作者 蒋锋 黄卫 朱铁建 佘长锋 龚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4-532,I0002,共10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Li_(2)O在KCl-Li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卷积伏安法计算了923 K下O_(2)-在KCl-LiCl熔盐中的扩散系数(D),得到D=0.5×10^(-5) cm^(2)/s。以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Li_(2)O在KCl-Li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卷积伏安法计算了923 K下O_(2)-在KCl-LiCl熔盐中的扩散系数(D),得到D=0.5×10^(-5) cm^(2)/s。以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为阴极,在KCl-LiCl-Li_(2)O(w=1%)熔盐中进行电解(恒电压3.40 V、电解温度923 K、电解时间25 h)。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证实稀土氧化物被部分还原为金属,并分析了电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同时利用PRS模型(该模型可将固态阴极内离子的极限扩散速率与固态氧化物孔隙P、金属/氧化物摩尔体积R、阴极还原后的体积收缩率S等参数关联)分析了这些稀土氧化物的电解还原模型,得到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的最优孔隙率分别为18.7%、24.2%、30.6%、16.7%,最短电解时间分别为133、157、143、119 h,将这些结果与电解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阴极的孔隙率和电解时间均不满足金属氧化物完全被还原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O KCl-LiCl熔盐 电化学行为 稀土氧化物 电解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KCl熔盐体系中AlF_(3)氟化Tb_(4)O_(7)电化学制备Al-Tb合金(英文)
6
作者 韩伟 季男 +4 位作者 李梅 王珊珊 杨晓光 张密林 颜永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8-2544,共7页
在NaCl-KCl-Tb_4O_7-AlF_3体系中为了制备Al-Tb合金,首先对熔盐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XRD)结果确定了Tb_4O_7能被AlF_3氟化生成TbF_3。采用一系列的电化学方法对NaCl-KCl-AlF_3-Tb_4O_7体系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 在NaCl-KCl-Tb_4O_7-AlF_3体系中为了制备Al-Tb合金,首先对熔盐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XRD)结果确定了Tb_4O_7能被AlF_3氟化生成TbF_3。采用一系列的电化学方法对NaCl-KCl-AlF_3-Tb_4O_7体系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循环伏安、方波伏安、计时电位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电化学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T b(III)在预先沉积的Al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恒电流电解制备了Al-Tb合金,并对所得合金样品进行XRD和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SEM-EDS)表征。结果表明在-2.5A进行恒电流电解得到的Al-Tb合金是由Al和Al_3Tb两相组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实验所得沉积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电解条件对合金组成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在电流强度为-1.5A进行恒电流电解2h,电流效率可达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行为 Tb4O7 共还原 NaCl-KCl熔盐 Al-Tb合金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