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伶仃洋潮不对称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1
作者 庄誉伟 季小梅 +2 位作者 张蔚 王晓光 黄黎明 《水道港口》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基于Delft3D FM软件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T_Tide对模型结果的时间序列进行调和分析,并引入偏度概念对潮位历时不对称(TDA)、潮流流速不对称(FVA)和潮流历时不对称(FDA)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开展伶仃洋由于航道疏浚和海床采砂引起的地形... 基于Delft3D FM软件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T_Tide对模型结果的时间序列进行调和分析,并引入偏度概念对潮位历时不对称(TDA)、潮流流速不对称(FVA)和潮流历时不对称(FDA)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开展伶仃洋由于航道疏浚和海床采砂引起的地形变化对潮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伶仃洋的TDA呈湾口为落潮主导,湾顶为涨潮主导,涨落潮历时沿程逐渐变化的趋势;航道疏浚会增大伶仃洋的落潮优势,削弱涨潮优势;海床采砂会增大伶仃洋涨潮优势和削弱落潮优势。伶仃洋的FVA主要呈落潮流主导,有利于粗颗粒沉积物向海输移,航道疏浚和海床采砂都会削弱伶仃洋FVA的落潮流优势,但后者会局部增强湾顶附近水域的不对称强度。伶仃洋的FDA整体呈落憩历时更短,航道疏浚会使得伶仃洋的落憩历时增加,而海床采砂对伶仃洋的FDA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伶仃洋 地形变化 潮不对称 航道疏浚 海床采砂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潮汐不对称特征对岸线演化的响应规律研究
2
作者 尧红成 徐龑文 +4 位作者 张蔚 季小梅 黄黎明 王晓光 吴尧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河口地区的潮汐不对称性影响着近岸物质运输和地貌演变。基于Delft 3D FM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伶仃洋在1 970 s、2 010 s和2016年治导线岸线条件下的潮汐运动。通过非稳态调和分析和偏度计算方法,量化了该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对于岸线变... 河口地区的潮汐不对称性影响着近岸物质运输和地貌演变。基于Delft 3D FM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伶仃洋在1 970 s、2 010 s和2016年治导线岸线条件下的潮汐运动。通过非稳态调和分析和偏度计算方法,量化了该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对于岸线变化的响应,并通过分析不同分潮组合的贡献,探讨潮汐不对称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伶仃洋的大小潮涨落潮的潮高不对称性不同,岸线向海推进会增强潮汐不对称性的涨潮优势。岸线向海推进会增大浅水文分潮的潮汐振幅,减小天文分潮的潮汐振幅,同时加快潮波传播速度。天文分潮组合对潮汐不对称性的贡献向上游逐渐减弱,而浅水分潮组合的贡献则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大规模围垦 潮汐不对称 分潮组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箭羽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齐昉 刘根尚 +6 位作者 佘靖 季小梅 郑虎占 龚慕辛 杨文斌 王学信 邢华旭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7期19-20,共2页
实验观察了鬼箭羽的五个提取部位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及总胆固醇的影响。结果五个提取部位均有降血糖、提高糖耐量的作用,其中乙醇提取后所余残渣水煎部位作用最强,该部分又具降血脂作用。提示鬼箭羽含有多种降血糖成分。
关键词 鬼箭羽 血糖 糖耐量 总胆固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床下切对珠江三角洲峰值水位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郑金海 鲍仕昱 +1 位作者 张蔚 季小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峰值水位对采沙造成的河床下切响应过程,通过调和分析方法去除水位时间序列中潮汐节点调制波动的影响,并提出概率密度函数法诊断河网内峰值水位的历史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角洲上游峰值水位随着河床的下切而显著降低;...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峰值水位对采沙造成的河床下切响应过程,通过调和分析方法去除水位时间序列中潮汐节点调制波动的影响,并提出概率密度函数法诊断河网内峰值水位的历史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角洲上游峰值水位随着河床的下切而显著降低;河网中腹部地区,峰值水位随着河床的下切出现显著的上升,从而增加了中腹部地区的防洪风险;在下游地区,峰值水位的变化与海平面上升或其他人类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河床下切 概率密度函数法 峰值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研究Ⅰ:模型结构与设置 被引量:3
5
作者 汤立群 申锦瑜 +2 位作者 刘大滨 季小梅 陈洁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共7页
以POM为基础,采用Semi-prognostic方法对POM动量方程的压力项进行修正,以减少模型运行过程中的漂移问题;采用三重双向嵌套技术,在中国的河口及沿海建立了三重嵌套的风暴潮及三维海流、温盐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对三维内模态基本方... 以POM为基础,采用Semi-prognostic方法对POM动量方程的压力项进行修正,以减少模型运行过程中的漂移问题;采用三重双向嵌套技术,在中国的河口及沿海建立了三重嵌套的风暴潮及三维海流、温盐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对三维内模态基本方程、初边值条件、模型驱动力,特别是多河流入海的淡水径流和温盐边界设定、模型求解方法以及模型参数设置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 风暴潮 海洋动力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研究Ⅱ:模型验证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汤立群 申锦瑜 +2 位作者 陈洁 刘大滨 季小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14,共6页
简述了在我国珠江口应用实测潮位过程、海表温度以及冬、夏季盐度分布资料对模型的验证与参数率定。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对我国沿海冬季东北季风作用下的环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 简述了在我国珠江口应用实测潮位过程、海表温度以及冬、夏季盐度分布资料对模型的验证与参数率定。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对我国沿海冬季东北季风作用下的环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模型被进一步用来模拟在9316号台风影响下珠江口的风暴潮位、海流过程及分布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COAST 珠江口 东北季风 风暴潮 环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潮流不对称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婷 张蔚 +2 位作者 季小梅 郁夏琰 傅雨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1,18,共6页
河口地区的潮流不对称特性对近岸的泥沙输运、地貌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但由于长期且高频的流速或流量数据较难获取,潮流不对称特性的研究较少。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长江大通以下感潮河段1 a的动力过程,研究长江口潮流不对称的... 河口地区的潮流不对称特性对近岸的泥沙输运、地貌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但由于长期且高频的流速或流量数据较难获取,潮流不对称特性的研究较少。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长江大通以下感潮河段1 a的动力过程,研究长江口潮流不对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非稳态调和方法和偏度方法,分析长江口涨落潮流速不对称和涨落憩历时不对称趋势,并进一步分析长江口的粗、细颗粒泥沙运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落憩历时更短,有利于细颗粒泥沙向陆运动;径流对落潮流流速的增强作用导致长江口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有利于粗颗粒泥沙向海运动。研究成果对于明确长江口泥沙运动趋势及潮流不对称的影响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不对称 非稳态调和分析 潮流偏度 泥沙输运 长江口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调节对长江口潮流不对称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安琪 张蔚 +2 位作者 诸裕良 陈婷 季小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长江上游人类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口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河口地区洪枯季径流量,并进一步影响潮流不对称特性。而潮流不对称对河口近岸的泥沙输运及地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感潮河段进行水动力模... 长江上游人类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口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河口地区洪枯季径流量,并进一步影响潮流不对称特性。而潮流不对称对河口近岸的泥沙输运及地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感潮河段进行水动力模拟,研究洪枯季流量调节对潮流不对称的影响。采用非稳态调和方法(NS_TIDE)并结合偏度指标分析长江口涨落潮流速不对称和涨落憩历时不对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潮波在河口的上溯过程中,潮流不对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河口枯季径流的提高在加强中下游区域落潮流占优的趋势同时也延长河口大部分区域落憩的历时。主汛期洪峰的削弱加快了中上游区域的落潮流速,缩短了上游区域落憩历时,而潮流流速和涨落憩历时不对称在下游区域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调节 潮流偏度 潮流不对称 径流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河网咸潮上溯机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周荣香 季小梅 +1 位作者 张蔚 徐龑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41,共9页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珠江三角洲的咸潮灾害日趋严重,分析咸潮上溯主要动力因素及响应趋势非常必要。构建珠江河口河网一、三维耦合水流盐度模型,对地形、上游主要节点流量以及海平面上升高度进行敏感性试验,利...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珠江三角洲的咸潮灾害日趋严重,分析咸潮上溯主要动力因素及响应趋势非常必要。构建珠江河口河网一、三维耦合水流盐度模型,对地形、上游主要节点流量以及海平面上升高度进行敏感性试验,利用通量机制分解方法分析不同情况下西江、北江干流的沿程盐通量,探讨河口河网咸潮上溯对主要动力因素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各口门的盐通量均以平流运输项为主导;地形变化与上游径流量对盐通量影响远大于海平面上升;上游主要节点的径流量在大潮时主要控制平流运输项和剪切扩散项来调节盐通量,小潮时潮泵运输项变化相对较大;海平面上升对潮控口门(如洪奇门)的影响大于径控口门(如磨刀门),但短期内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河网 咸潮上溯 盐通量分解 人类活动 海平面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对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景瑞 季小梅 +2 位作者 张蔚 郁夏琰 杨琰 《水道港口》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以往河流极值水位的研究往往选取年最大和最小水位开展分析,但这容易忽略了小概率因素带来的随机性的影响。为了更合理揭示长江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三峡工程对其影响,文章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法及NS_TIDE调和分析,分析了长... 以往河流极值水位的研究往往选取年最大和最小水位开展分析,但这容易忽略了小概率因素带来的随机性的影响。为了更合理揭示长江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三峡工程对其影响,文章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法及NS_TIDE调和分析,分析了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流量调节对长江下游高水位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位的变化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由上升变为下降趋势,但三峡工程对于低水位的影响较小;而在三峡工程流量调控的影响下,分潮振幅变化趋势与概率密度函数法得到的水位变化趋势相反,即对极值水位影响也相反,表明长江口感潮河段由于三峡工程流量调节后,导致潮汐振幅的改变对极值水位的影响较小,极值水位的变化直接对流量条件的响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水位 概率密度函数 NS_TIDE调和分析 分潮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线变化和海平面抬升对珠江河口水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文治 季小梅 +1 位作者 张蔚 徐龑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6,52,共9页
水体交换能力是评价河口水域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为研究岸线变化下珠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海平面抬升对其的影响,建立珠江河口二维水动力-保守物质运输模型,并将模型模拟的水位、流速、流向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运用... 水体交换能力是评价河口水域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为研究岸线变化下珠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海平面抬升对其的影响,建立珠江河口二维水动力-保守物质运输模型,并将模型模拟的水位、流速、流向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运用欧拉法,分别计算洪枯季、高低潮位下不同年代岸线变化和海平面抬升不同高度时珠江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岸线围垦对珠江河口各水域水体交换的影响不尽相同,如从20世纪70年代—2010年,伶仃洋水域的平均水体滞留时间先保持几乎不变后略微减小,而黄茅海和磨刀门水域则因状况而异;海平面抬升不利于水体交换,珠江各水域平均水体滞留时间随海平面抬升而增长,且枯季增加的时间大于洪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变化 海平面抬升 水体滞留时间 珠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下洪枯季余水位变化
12
作者 翟玮 张蔚 +1 位作者 季小梅 陈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4,共6页
余水位即潮周期内的平均水位,是河口径潮动力非线性作用的典型结果。为探究径流、潮汐及其相互作用对余水位的影响,对摩阻项进行分解,通过潮平均摩阻的各分量对余水位的变化展开研究。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得到长江口余水位时空... 余水位即潮周期内的平均水位,是河口径潮动力非线性作用的典型结果。为探究径流、潮汐及其相互作用对余水位的影响,对摩阻项进行分解,通过潮平均摩阻的各分量对余水位的变化展开研究。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得到长江口余水位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和摩阻计算公式,分析长江口潮平均摩阻的主要来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潮平均摩阻各分量的变化解释余水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余水位具有明显的洪枯季变化和大小潮变化特征,洪季余水位沿程增幅更大,大潮时余水位较小潮时更高;长江口潮平均摩阻以径流作用和径潮相互作用产生的摩阻为主,因径流量巨大,前者对潮平均摩阻的贡献始终更大;潮平均摩阻控制余水位,长江口余水位的变化由径流作用控制,在下游站点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水位 径潮相互作用 潮平均摩阻 连续小波变换 线性回归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床下切影响下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时空变化规律
13
作者 郭威 季小梅 +1 位作者 陈婷 张蔚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4,58,共9页
潮流不对称对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净输运和地貌演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大规模采砂活动引起河床大幅下切,因此研究河床下切后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的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9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河口河网地形数据... 潮流不对称对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净输运和地貌演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大规模采砂活动引起河床大幅下切,因此研究河床下切后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的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9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河口河网地形数据,建立珠江口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珠江河口河网枯季水动力过程。结合非稳态调和分析方法分解流速信号,用偏度方法量化分潮组合、余流及分潮和余流相互作用对潮流不对称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受余流影响呈现出落潮占优的特性;2)河床下切后,各分潮组合的不对称性增大,潮流不对称在下游河道有所减弱、中上游河道有所增强,且珠江三角洲中上游河道变化大于下游河道;3)分潮和余流相互作用的变化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潮流不对称 河床下切 非稳态调和分析 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