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免疫及肠道益生菌治疗在肝癌治疗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季国忠 王静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3-677,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3位致死性肿瘤,其中85%以上是肝细胞癌(HCC)。肝癌进展快、易转移,这为治疗带来较大困难。近年来,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及菌群治疗在中晚期HCC的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将总结...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3位致死性肿瘤,其中85%以上是肝细胞癌(HCC)。肝癌进展快、易转移,这为治疗带来较大困难。近年来,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及菌群治疗在中晚期HCC的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将总结肝癌的细胞免疫治疗及肠道益生菌治疗现状,旨在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细胞免疫治疗 肠道益生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DPC4基因小发夹RNA质粒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季国忠 张发明 +4 位作者 黄曙 缪林 刘政 喻容彬 王学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973-975,979,I0011,共5页
目的:构建Smad4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合成3对编码Smad4基因sh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分别将其克隆入pGCsi-H1/Neo/GFP质粒,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A干扰(RNA i)的抑制效果。结果... 目的:构建Smad4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合成3对编码Smad4基因sh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分别将其克隆入pGCsi-H1/Neo/GFP质粒,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A干扰(RNA i)的抑制效果。结果:在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分别鉴定三种重组载体后,DNA测序证实小干扰RNA(siRNA)序列正确,并被准确克隆入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三种重组载体psiSm ad4-1、psiSm ad4-2和psiSm ad4-3载体,分别对293细胞中Smad4基因mRNA表达的特异性抑制率为39.00%、8.80%和73.80%。结论:成功构建Sm ad 4 pGCsi-H1/Neo/GFP/shRNA质粒,为后期研究Smad4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和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MAD4 小发夹RNA 293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季国忠 王学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42-545,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揭示了TGFβ超家族配体、受体、Smad蛋白、上游和下游调节因子及多种信号通路间的交互对话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及其他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揭示了TGFβ超家族配体、受体、Smad蛋白、上游和下游调节因子及多种信号通路间的交互对话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及其他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作者比较和整理近年关于TGFβSmad信号通路及Smad4在肿瘤领域的体内外研究报道,并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通路 信号转导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性休克死亡47例分析
4
作者 季国忠 姜钰峰 程铁华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73-274,共2页
收集了1982年1月到1991年8月因上消化道出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的患者47例,男38例,女9例,≥60岁24例,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5.92%,症状以呕血为多共34例(72.3%)。原发病中肝硬化28例(59.6%)。各有23例Hb<60g/L及Bun>7.1mmol... 收集了1982年1月到1991年8月因上消化道出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的患者47例,男38例,女9例,≥60岁24例,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5.92%,症状以呕血为多共34例(72.3%)。原发病中肝硬化28例(59.6%)。各有23例Hb<60g/L及Bun>7.1mmol/L,且有15例Hb进行性下降,9例Bun进行性上升。血清白蛋白<30g/L28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1例,出现以上情况提示预后极差。处理应以内外科结合,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应列为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的角色定位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荣华 李云涛 +3 位作者 赵玲 欧婷 汤忠泉 季国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探讨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的角色定位、各角色间的联系、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发挥作用的条件等,有助于全科医生更好地认清自身的功能职责和医联体结构体系的完善。本文从基层首诊、健康管理、医疗...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探讨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的角色定位、各角色间的联系、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发挥作用的条件等,有助于全科医生更好地认清自身的功能职责和医联体结构体系的完善。本文从基层首诊、健康管理、医疗信息的平衡、医疗资源的枢纽、教学科研方面探讨基层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的角色定位及各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科医生在医联体内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基层全科医生综合素质不高和积极性不强、患者参与度低、医联体结构建设不完整等问题将影响基层全科医生作用的有效发挥。建议重视基层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与奖励,对各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标价及制定奖惩措施,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宣传内涵和细节,医联体按现代医学模式理念进行资源整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医联体 健康管理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留置导丝法和胰管支架法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仲恒高 缪林 +4 位作者 季国忠 蒋国斌 杨丽华 刘政 范志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留置导丝法和胰管支架法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困难性ERCP患者309例。其中228例放入胰管导... 目的探讨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留置导丝法和胰管支架法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困难性ERCP患者309例。其中228例放入胰管导丝或胰管塑料支架,或常规乳头预切开,胆管插管成功;剩余81例,行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留置导丝术(导丝组,37例)和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留置胰管支架术(支架组,44例),比较两种方法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81例患者中77例成功插入胆管,导丝组成功率91.89%(34/37),支架组97.73%(43/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患者中1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导丝组急性胰腺炎8例,出血3例,胆道感染1例;支架组急性胰腺炎3例,出血1例,胆道感染1例。两组比较,支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导丝组(11.36%vs 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P〈0.05)。其中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支架组低于导丝组(6.82%vs 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结论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可进一步提高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其中支架法较导丝法具有更高的胆管插管成功率,前者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意愿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荣华 李云涛 +5 位作者 汤忠泉 欧婷 陈先华 辛闻捷 安锦慧 季国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5-401,共7页
背景2016年我国开始在医联体内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期望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不清,了解当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推... 背景2016年我国开始在医联体内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期望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不清,了解当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推行。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我国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意愿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9-01-01至2018-06-01。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对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调查时间范围2011—2017年,包括32 326例居民,有签约意愿的居民人数为20 344例,签约意愿率为62.9%[95%CI(56.7%,68.6%)]。根据地区、调查时间、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知晓家庭医生服务及健康状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是否了解家庭医生服务是影响居民签约意愿的因素(P<0.05)。居民不愿签约的原因主要有:(1)不了解家庭医生服务;(2)不信任全科医生的能力;(3)怕自己就医受限;(4)担心社区设备差或药品受限;(5)不清楚签约的好处;(6)担心签约费用;(7)医生服务的态度差;(8)没有需求。结论我国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意愿率为62.9%,民族、是否了解家庭医生服务是影响居民签约意愿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意愿 META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 siRNA对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秀华 缪林 +2 位作者 季国忠 范志宁 刘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的趋势,5年生存期低于5%,因此亟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探讨针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RNA干扰对人胆管癌(CCA)QBC93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c-Met基因的小干... 目的: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的趋势,5年生存期低于5%,因此亟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探讨针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RNA干扰对人胆管癌(CCA)QBC93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c-Me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人CCA QBC939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c-Met、细胞周期素(Cyclin)D1和A表达以及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活化。结果:c-Met siRNA显著抑制c-Met蛋白表达,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加,c-Met蛋白表达逐渐下降,500 nmol/L c-Met siRNA对c-Met蛋白表达的抑制率达65%。HGF刺激24 h,细胞增殖是对照组的4.54倍,100 nmol/L c-Met siRNA预处理即显著抑制HGF诱导的细胞增殖,其抑制率达26%,且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0 nmol/L c-Met siRNA对HGF诱导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85%。HGF刺激4h,PI3K和Akt的活性即显著增强,分别是对照组的4.09和4.54倍,c-Met siRNA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GF诱导的PI3K/Akt活化,500 nmol/L c-Met siRNA几乎完全抑制HGF诱导的PI3K/Akt活化。HGF显著诱导人CCAQBC939细胞ERK1/2活化,50 ng/ml HGF刺激4 h,磷酸化ERK1/2表达是对照组的3.63倍,c-Met siRNA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GF诱导的ERK1/2活化。HGF显著诱导人CCA QBC939细胞细胞周期素D1和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2.83和3.16倍,c-Met siRNA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GF诱导的细胞周期素D1和A表达。结论:针对人c-Met基因的RNA干扰可有效阻断人CCA QBC939细胞c-Met表达,并通过阻断PI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活化而抑制HGF诱导的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胆管癌QBC939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晓丹 张秀华 +2 位作者 浦福兴 薛慧婷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26-29,共4页
目的已有较多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观察白藜芦醇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白藜芦醇(50、100μmol/L)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 目的已有较多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观察白藜芦醇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白藜芦醇(50、100μmol/L)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应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P21)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地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P<0.05)。1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48 h后,可使G0/G1期肝癌SMMC-7721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Cyclin D1和Cyclin E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受到抑制,同时P2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来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细胞肝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楠 伏杭江 +1 位作者 刘政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71-774,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G...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GERD治疗的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文中对近年GERD的治疗新进展组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徐伟 刘政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84-1087,共4页
在人类恶性肿瘤中,消化系肿瘤占相当大的比例,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新生血管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细胞能否转移并导致宿主死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分化,对于实... 在人类恶性肿瘤中,消化系肿瘤占相当大的比例,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新生血管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细胞能否转移并导致宿主死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分化,对于实体瘤中新生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的发展、转移、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现就VEGF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消化系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颐清 季国忠 +4 位作者 辛闻捷 黄光明 黄野 金朝晖 鲁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43,161,共5页
为探讨如何培养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实施临床见习、实习教学与临床技能培训交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全程临... 为探讨如何培养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实施临床见习、实习教学与临床技能培训交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全程临床能力培养模式;并采取医学生自主训练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同时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探索了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志宁 缪林 +7 位作者 季国忠 吴萍 文卫 蒋国斌 章爱春 李农 刘政 黄光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 评估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ERD)近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对经胃镜、上消化道X线钡餐、食管PH检测等确诊的GERD 1 6例在电子胃镜下采用美国BARD缝合器缝合胃食管部 ,缝合部位选择齿状线下 1cm ,2针间距 1 5cm ,2结间... 目的 评估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ERD)近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对经胃镜、上消化道X线钡餐、食管PH检测等确诊的GERD 1 6例在电子胃镜下采用美国BARD缝合器缝合胃食管部 ,缝合部位选择齿状线下 1cm ,2针间距 1 5cm ,2结间距 2 0cm。比较术前及术后 1月症状积分、食管 2 4hpH变化、食管炎程度变化。 结果  1 6例共缝合 4 2针 ,2 1个结 ;平均手术时间 30min。术前烧心总积分 39,平均 2 4 4 ;反流总积分 32 ,平均 2 0。术后烧心总积分 1 1 ,平均 0 6 8;反流总积分 1 0 ,平均 0 6 3。烧心及反流术前术后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 (χ2 =1 9 5 ,1 6 33;P <0 0 0 5 )。术后 1月病人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pH <4 0时间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减少 (P <0 0 0 1 )。术后 1月食管炎程度明显好转 (χ2 =2 5 78,P <0 0 0 5 )。本组总有效率 93 8% (1 5 / 1 6 ) ,完全缓解 6 2 5 % (1 0 / 1 6 ) ,部分缓解 31 3% (5 / 1 6 ) ,无效 6 3% (1 / 1 6 )。并发症主要有 :出血 ,胸骨后疼痛。 结论 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缝合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监测 疗效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通过fascin和cortactin影响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香 黄晓丹 +3 位作者 薛慧婷 黄曙 张发明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76-682,共7页
目的 Smad4是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蛋白,在TGF-β家族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缺失或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通过慢病毒载体技术,使肝癌细胞中Smad4低表达,观察Smad4对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可能... 目的 Smad4是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蛋白,在TGF-β家族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缺失或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通过慢病毒载体技术,使肝癌细胞中Smad4低表达,观察Smad4对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Smad4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经包装、浓缩及检测病毒滴度后感染肝癌细胞SMMC-7721,检测Smad4的表达;筛选出2组Smad4干扰效率高的细胞,RNAi-Smad4-2组和RNAi-Smad4-12组,对照组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感染慢病毒空载体的肝癌细胞(RNAi-NC);细胞划痕及三维(three-dimension,3D)培养方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fascin和cortactin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酶切、PCR结果表明Smad4的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RNAi-Smad4-2组和RNAi-Smad4-12组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较之SMMC-7721组和RNAi-NC组,RNAi-Smad4-2组及RNAi-Smad4-12组细胞的划痕愈合时间更快,3D培养环境中干扰组细胞边缘不规则,向周围凝胶渗透;RNAi-Smad4-2组和RNAi-Smad4-12组细胞中fascin和cortactin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SMMC-7721组和RNAi-NC组细胞(P<0.05)。结论低表达Smad4后可通过上调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scin和cortactin,进而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4 FASCIN CORTACTIN 肝癌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1例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锁林 缪林 +5 位作者 范志宁 季国忠 文卫 王翔 蒋国斌 吴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6年6月421例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临床资料(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112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9例). 结果 421例ERCP全部成功,其中27例深插管困难者...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6年6月421例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临床资料(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112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9例). 结果 421例ERCP全部成功,其中27例深插管困难者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剥脱开窗术而成功.所有病人均显示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46例),其中单发结石266例,2枚结石107例,3枚以上结石48例;取石网篮直接取石283例,碎石后取石122例,应急碎石10例,未取结石直接于胆总管放置塑料支架6例.一次取尽结石392例,放置鼻胆管引流后二次取石23例.20例术中乳头括约肌电切时渗血,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局部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或局部电针电凝后出血停止;6例术后48 h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出血,4例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2例钛夹止血.3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而无腹痛,10例发生术后轻症胰腺炎,均给予禁食、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炎补液等治疗.4例并发胆管炎,抗炎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对其中342例随访6~12个月,4例(1.2%)结石再发而再次内镜治疗,3例(0.9%)发生胆管炎而抗炎治疗,6例放置塑料支架者,半年后有2例结石消失. 结论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胆总管结石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涛 蒋伟(综述) +1 位作者 季国忠 冯振卿(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6-890,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趋势。CAR-T疗法在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治疗实体瘤的研究中仍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如CAR-T细胞低浸润性,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脱靶效...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趋势。CAR-T疗法在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治疗实体瘤的研究中仍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如CAR-T细胞低浸润性,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脱靶效应等等。为了克服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和想法整合进CAR-T细胞疗法中来。文章将就目前针对CAR-T治疗实体瘤靶向性、趋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型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发明 季国忠 +3 位作者 祝金泉 陈江 赵莉 唐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型的幽门螺杆菌(Hp)对胃黏膜k 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37例经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确诊的Hp(+)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和34例Hp(-)患者,用W estern b lot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 目的:探讨不同表型的幽门螺杆菌(Hp)对胃黏膜k 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37例经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确诊的Hp(+)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和34例Hp(-)患者,用W estern b lot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ase)及其亚型。评价Hp(+)CG中慢性炎症(C I)、多形核活动性(PA)、Hp定植密度(DH)的组织学等级。用免疫组化检测k i-67的表达。结果:①Hp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000CagA、116 000 CagA、95 000VacA、91 000VacA、30 000UreA的表达在轻度C I组的比例低于中、重度C I组(P<0.05),95 000VacA、91 000 VacA和30 000UreA表达在无PA组的比例低于有PA组(P<0.05)。②k i-67标记指数(LI)在慢性胃炎Hp(+)组高于Hp(-)组(P=0.041);在中、重度DH组高于轻度组(P=0.014);在Hp(+)CG中重度C I组高于轻度组(P=0.039),而在Hp(-)CG组则无此关系(P>0.05)。Hp(+)CG中,128 000 CagA、95 000VacA、30 000UreA表达组k i-67LI高于相应不表达组(P<0.05);Hp(+)胃癌者中,128 000 CagA表达组k i-67LI高于相应不表达组(P=0.02)。结论:Hp多种毒力因子对加重胃黏膜C I程度、PA的发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Hp感染及DH增加均促进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但可能对胃黏膜良恶性病变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有差异,更多毒力因子对慢性胃炎而不是胃癌的细胞增殖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表型 慢性胃炎 胃癌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昀 蒋永来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71-773,共3页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复杂的病理过程,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降解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ese,MMP)是一组Zn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在该环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MMP在大...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复杂的病理过程,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降解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ese,MMP)是一组Zn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在该环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MMP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文中就MMP与大肠癌侵袭与转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大肠癌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梭菌在肠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静静 季国忠 崔伯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661,共5页
普拉梭菌(F.prausnitzii)是健康人群肠道中最丰富的肠道微生物之一,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生物指标。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发现F.prausnitzii不仅在健康人群和肠道疾病患者肠道及粪便中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在肠道疾病中起到了肠道黏膜... 普拉梭菌(F.prausnitzii)是健康人群肠道中最丰富的肠道微生物之一,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生物指标。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发现F.prausnitzii不仅在健康人群和肠道疾病患者肠道及粪便中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在肠道疾病中起到了肠道黏膜屏障保护及炎症抑制等重要作用。因此,有人提出可将F.prausnitzii丰度作为肠道炎症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为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就F.prausnitzii在肠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菌 肠道疾病 临床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免疫毒素抗c-Met/PE38KDEL对人大肠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伟 朱晓娟 +4 位作者 蔡楠 张秀华 范志宁 刘政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胃肠道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文中观察重组免疫毒素(immunotoxin,IT)抗c-Met/PE38KDEL对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大肠癌的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IT处理大... 目的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胃肠道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文中观察重组免疫毒素(immunotoxin,IT)抗c-Met/PE38KDEL对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大肠癌的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IT处理大肠癌细胞系Colo205及SW480后,CCK-8试剂盒检测24、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IT对细胞5、24 h蛋白合成抑制的影响;caspase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8活性变化。结果经不同浓度IT作用后,2株大肠癌细胞的增殖率及蛋白合成都有明显的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当IT浓度为10ng/ml与100ng/ml时,对2株细胞的增殖率及蛋白合成抑制作用较强(P<0.01);caspase活性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T浓度为100 ng/ml时2株细胞caspase-3与caspase-8都有显著增高。结论重组IT抗c-Met/PE 38KDEL对大肠癌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为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大肠癌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