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被引量:6
1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1 位作者 薛俊 林炳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8-192,共5页
介绍了对映体药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的研究近况。对于光学异构体的分离,有直接拆分和间接拆分,色谱技术已早被人们所采用,而毛细管电泳法问世不久。本文对直接拆分的四种模式:主客体络合、配体交换络合、手性胶束包合及蛋白质亲... 介绍了对映体药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的研究近况。对于光学异构体的分离,有直接拆分和间接拆分,色谱技术已早被人们所采用,而毛细管电泳法问世不久。本文对直接拆分的四种模式:主客体络合、配体交换络合、手性胶束包合及蛋白质亲合等研究原理和进展进行了讨论;毛细管电泳间接拆分实为柱前衍生化,其关键在于衍生化试剂的选择,而在MECC中应用的试剂早已被HPLC法中广为采用,故可被参考。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尚有许多未尽事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体 毛细管电泳 分离 手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系统毛细管电泳分离麻黄碱类差向异构体 被引量:6
2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吴如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讨论了非水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麻黄碱类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并建立了最优的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 5 0mmol/L醋酸铵的甲醇溶液为介质 ,未加入任何其他添加剂 ,利用简单的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 5种麻黄碱类化合物。结果 :各麻... 目的 :讨论了非水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麻黄碱类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并建立了最优的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 5 0mmol/L醋酸铵的甲醇溶液为介质 ,未加入任何其他添加剂 ,利用简单的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 5种麻黄碱类化合物。结果 :各麻黄碱类异构体在 8min内均达基线分离。结论 :毛细管电泳 (CE)分离弱酸、碱类药物时 ,采用非水溶液作背景电解质 ,不但可以增强待测物质的酸碱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系统 毛细管电泳 麻黄碱类 差向异构体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手性药物的环糊精系统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 被引量:3
3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林炳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0-234,共5页
在β-环糊精(β-CD)系统毛细管电泳(CE)中,成功地实现了一组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对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系统产生手性识别的内在原因是由疏水包结和氢键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络合作用差异,而β-CD浓度和有... 在β-环糊精(β-CD)系统毛细管电泳(CE)中,成功地实现了一组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对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系统产生手性识别的内在原因是由疏水包结和氢键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络合作用差异,而β-CD浓度和有机添加剂则通过上述内在原因对手性拆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包结 环糊精系统 手性药物 毛细管 电泳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γ-环糊精用于手性药物毛细管电泳拆分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林炳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365,共3页
首次在毛细管电泳(CE)中分别用三种不同类型环糊精(CDs)作手性选择子对十种手性药物进行拆分,并拟通过不同药物的手性拆分情况比较。
关键词 环糊精 手性药物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砜手性膜的制备及其在色氨酸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季一兵 段飞飞 +1 位作者 郝单单 陈建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了研制新型聚砜手性膜,采用十二酰氯与β-环糊精反应,制备一种新型的十二酰基-β-环糊精,然后将其添加到聚砜铸膜液中,采用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十二酰基-β-环糊精/聚砜手性膜。分别考察十二酰基-β-环糊精的添加量对膜的纯水通量、... 为了研制新型聚砜手性膜,采用十二酰氯与β-环糊精反应,制备一种新型的十二酰基-β-环糊精,然后将其添加到聚砜铸膜液中,采用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十二酰基-β-环糊精/聚砜手性膜。分别考察十二酰基-β-环糊精的添加量对膜的纯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和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膜的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十二酰基-β-环糊精含量的增加,膜的孔径发生变化,膜的支撑层中出现指状孔结构。因此,膜的水通量显著上升而截留率略有降低。当十二酰基-β-环糊精的添加量在2%~3.5%范围内,随着十二酰基-β-环糊精添加量的增加,过滤次数相同时,对映体过量百分数(ee,%)逐渐增加。利用所制备的十二酰基-β-环糊精聚砜/手性膜,采用多级过滤装置最终实现了外消旋色氨酸的完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酰基-β-环糊精 聚砜膜 色氨酸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美沙芬片的毛细管电泳快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复方美沙芬片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讨论了硼酸盐浓度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方法 在 4 0 cm× 5 0μm的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上 ,以 1 0 mmol/L硼酸盐为缓冲液 ,2 1 4 nm为测定波长 ,1 0 min之内用内... 目的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复方美沙芬片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讨论了硼酸盐浓度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方法 在 4 0 cm× 5 0μm的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上 ,以 1 0 mmol/L硼酸盐为缓冲液 ,2 1 4 nm为测定波长 ,1 0 min之内用内标法测得伪麻黄碱和美沙芬的含量。结果 两组分含量在 98.0 %~ 1 0 1 %之间 ,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 3 .0 mg/ml和 0 .1~ 1 .0 mg/ml,RSD小于 3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复方美沙芬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美沙芬 片剂 毛细管电泳 快速分析 镇咳药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药材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敏 季一兵 陈玉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建立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 5 0 mmol/L硼酸盐 +1 0mmol/L磷酸盐为介质 ,内径 5 0μm,有效长度 5 0 cm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栀子中药材指纹图谱。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 目的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建立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 5 0 mmol/L硼酸盐 +1 0mmol/L磷酸盐为介质 ,内径 5 0μm,有效长度 5 0 cm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栀子中药材指纹图谱。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 (暂行 )》中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HPCE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的HPLC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朝华 季一兵 陈玉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3,共3页
AIM A RP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amide and vitamin B 6 in compound vitamin B injection. METHODS The sample was analysed on C 18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is acetonitrile 0.01 mol/L Na ... AIM A RP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amide and vitamin B 6 in compound vitamin B injection. METHODS The sample was analysed on C 18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is acetonitrile 0.01 mol/L Na 2SO 4 solution (5∶95) adjusted at pH 3.4 by sulfate acid and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is 254 nm. RESULTS A good linearity can be found in the range of 4.26~24.36 μg/ml and 40.26~240.1 μg/ml. The recovery of nicotinamide and vitamin B 6 was 97.53%, 97.87% respectively and the RSD (%) was not more than 1.0. CONCLUSION The method was found to be simple, rapid and reproduci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amide and vitamin B 6 in compound vitamin B in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维生素B6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维生素B6 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键合的液相手性整体柱制备及其蛋白柱载量的研究
9
作者 武苏 王伟 季一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6-181,共6页
蛋白质柱载量的测定对优化蛋白质类手性整体柱的制备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液相整体柱,而后采用环氧法直接键合手性选择剂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得高... 蛋白质柱载量的测定对优化蛋白质类手性整体柱的制备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液相整体柱,而后采用环氧法直接键合手性选择剂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得高效液相手性整体柱,并且建立考马斯亮蓝(CBB)法测定手性整体柱上的蛋白柱载量。结果显示,BSA最大的柱载量为11.90 mg/g,此时致孔剂组成为环己醇-十二烷醇(65∶35)。将制备的高效液相手性整体柱用于色氨酸和华法林的拆分,色氨酸的两个对映异构体达到基线分离。高效液相手性整体柱的蛋白柱载量与手性拆分的效果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手性整体柱 牛血清白蛋白 考马斯亮蓝法 蛋白柱载量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改性毛细管柱性能考察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陈玉英 季一兵 +1 位作者 肖海洁 李百荣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6-229,共4页
使用丙烯酰胺改性毛细管柱,生物大分子样品柱效达125000/m,小分子样品柱效达170000/m。峰形,选择性均较未改性柱有较大改善;连续5次操作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2%。在pH<7下进样282次,性能未见明显降... 使用丙烯酰胺改性毛细管柱,生物大分子样品柱效达125000/m,小分子样品柱效达170000/m。峰形,选择性均较未改性柱有较大改善;连续5次操作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2%。在pH<7下进样282次,性能未见明显降低。该改性柱可以用于拆分手性样品,并能对较复杂样品,如银环蛇毒素样品及中药提取液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改性柱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西替利嗪对映体杂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小娟 武苏 +1 位作者 王伟 季一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7-441,共5页
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中对映体杂质检查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50 cm×50μm,有效长度41.5 cm),以40 mmol/L磷酸二氢钠为背景缓冲液,85 mg/mL磺丁基-β-环糊精和85 mg/mL羟丙基-β-环糊精的二元体系为手性拆分剂,pH为5.5... 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中对映体杂质检查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50 cm×50μm,有效长度41.5 cm),以40 mmol/L磷酸二氢钠为背景缓冲液,85 mg/mL磺丁基-β-环糊精和85 mg/mL羟丙基-β-环糊精的二元体系为手性拆分剂,pH为5.5,运行电压20 kV,检测波长230 nm,压力进样(5 Pa,10 s)。盐酸左西替利嗪对映体杂质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μg/mL和5.0μg/mL。该方法可用于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和片剂的对映体杂质检查。并通过析因实验考察二元体系中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西替利嗪手性分离的影响,探讨发现负电性的环糊精与电中性环糊精所构成的二元体系的协同作用仅表现在表观淌度的影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西替利嗪 二元体系 磺丁基-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 对映体杂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修饰的手性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乐乐 李瑞军 季一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2-718,共7页
制备了粒径为15 nm的金纳米粒子(GNPs)并将其修饰到氨基衍生化的硅胶整体柱内,通过化学键合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载到GNPs的表面作为手性固定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NPs分散性良好,并被成... 制备了粒径为15 nm的金纳米粒子(GNPs)并将其修饰到氨基衍生化的硅胶整体柱内,通过化学键合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载到GNPs的表面作为手性固定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NPs分散性良好,并被成功地修饰到毛细管柱内,含量高达17.18%。优化了BSA手性柱的制备条件,最终确定了体积分数为10%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15 g/L BSA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模式下,对缓冲液pH值、电压等分离条件进行了考察,最终选择了10 mmol/L pH 7.4的磷酸缓冲液和15 kV运行电压作为最佳分离条件。手性柱对3种手性化合物(色氨酸、阿替洛尔和麻黄碱)有拆分效果,对色氨酸能实现基线分离。与物理吸附法相比,化学键合法制备的手性柱拆分效果好,分析物无需柱前衍生化,且色谱柱稳定性良好。该文的制备方法也为其他类型手性选择剂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硅胶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 手性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及其光学异构体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蕾 杨平 季一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449,共6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手性添加剂,建立埃索美拉唑对映体杂质检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并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法,通过研究埃索美拉唑及光学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焓熵驱动过程及蛋白构象变化对其拆分机理进行探讨。...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手性添加剂,建立埃索美拉唑对映体杂质检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并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法,通过研究埃索美拉唑及光学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焓熵驱动过程及蛋白构象变化对其拆分机理进行探讨。建立的电泳分离条件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 cm×50μm,有效长度41.5 cm),以pH 8.0的20mmol/L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含250μmol/L牛血清白蛋白和7%正丙醇)作为运行缓冲液,正向运行电压30kV,柱温25℃,检测波长302 nm,压力进样(5 kPa,5 s)。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埃索美拉唑与其对映体的分离度大于1.8,对映体杂质的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8和2.0μg/mL,在2-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小于2.0%。该方法可用于埃索美拉唑原料药的对映体杂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埃索美拉唑 手性拆分 牛血清白蛋白 对映体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蛋白酶亲和有机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池翠杰 王伟 季一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1-797,共7页
以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EDMA))毛细管整体柱,对整体柱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柱内部结构均匀、渗透性好;整体柱能... 以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EDMA))毛细管整体柱,对整体柱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柱内部结构均匀、渗透性好;整体柱能够实现苯等中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具有反相色谱特征,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利用整体柱环氧基团的活性,采用间接法,以戊二醛为连接臂制备胃蛋白酶亲和手性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进行了柱分离性能研究,并对缓冲液pH值和运行电压等分离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亲和整体柱对4种碱性手性药物(奈福泮、氨氯地平、西酞普兰、扑尔敏)有拆分效果,奈福泮、氨氯地平、西酞普兰能达到基线分离。本文为蛋白质亲和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 胃蛋白酶亲和手性整体柱 碱性药物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整体柱在牛血清白蛋白与奈福泮对映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玙 季一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2,共7页
利用胃蛋白酶键合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在电色谱中对手性药物奈福泮的拆分能力,采用前沿分析法同时对奈福泮的两个对映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经过优化后建立的电色谱条件为:胃蛋白酶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 利用胃蛋白酶键合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在电色谱中对手性药物奈福泮的拆分能力,采用前沿分析法同时对奈福泮的两个对映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经过优化后建立的电色谱条件为:胃蛋白酶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作为分离通道(32 cm×75μm,有效长度22 cm),运行缓冲液为pH 5.5的15 mmol/L醋酸铵,样品溶剂为pH 7.4的50 mmol/L醋酸铵,运行电压为5.0 kV,电压进样10 kV×6 s,检测波长为215 nm。此时奈福泮两个对映体平台峰彼此完全分离,结合体系中BSA对对映体在电色谱中的分离和检测均无影响,测得两个对映体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43和527 L/mol,结合位点数均为1.0,结合位点为Sudlow site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整体柱 手性药物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奈福泮 前沿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其性能考察
16
作者 王玺 何健 季一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以正丙醇和1,4-丁二醇为二元致孔剂,在毛细管内由热引发进行原位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以柱通透性为前提,柱效为优化指标,通过预实验和正交设计优化聚...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以正丙醇和1,4-丁二醇为二元致孔剂,在毛细管内由热引发进行原位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以柱通透性为前提,柱效为优化指标,通过预实验和正交设计优化聚合反应条件,并重点考察显著因素——二元致孔剂之间的比例对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4-丁二醇与正丙醇的质量比为1∶3时,柱通透性好,柱效达到最高水平。对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整体柱进行柱性能表征,柱内部结构均匀、渗透性佳,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8.5%,说明柱制备方法良好。将所制备的毛细管整体柱分离苯等中性小分子类化合物,表现出典型反相色谱特征,苯的理论塔板数达到22 400,分离度大于4.0,能够满足实际分离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 制备 柱效 1 4-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填充对聚砜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廖信侨 季一兵 陈建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7,共3页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超滤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制膜条件,并用活性炭填充制备了共混的聚砜超滤膜,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对膜的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及孔隙率的影响,以及操作条件对填充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超滤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制膜条件,并用活性炭填充制备了共混的聚砜超滤膜,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对膜的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及孔隙率的影响,以及操作条件对填充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化制膜条件为:添加剂聚乙二醇(PEG-400)含量为8%,蒸发时间为60s,纯水作为凝固浴,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膜水通量达到212.6L/(m2.h),BSA截留率为84.1%。活性炭填充对膜水通量和截留率有明显影响,在活性炭含量为0.5%~1.5%时,膜通量随操作压力增大而增大,而截留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活性炭 填充 膜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家强 朱开常 +4 位作者 王琳 季一兵 吴丹琦 谭联声 王金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827-830,共4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系统性疾病 调查 终末期肾衰竭 遗传性肾病 肾功能损害 颅内动脉瘤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柱的制备及电色谱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荣珍 徐树娟 +2 位作者 金灿 王伟 季一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1-1086,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聚合物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PLOT)柱固定相。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时间、致孔剂比例及交联剂比例获得了色谱性能良好的PLOT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毛细管柱内的多孔...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聚合物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PLOT)柱固定相。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时间、致孔剂比例及交联剂比例获得了色谱性能良好的PLOT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毛细管柱内的多孔涂层厚度适中且均匀。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PLOT柱以反相色谱分离机理有效分离了中性、酸性和碱性小分子。人血清白蛋白(HSA)共价结合的蛋白亲和PLOT柱对5对手性对映体实现了较好的分离,且其分离度远高于HSA修饰的单层聚合物毛细管开管柱。PLOT柱分离烷基苯的日内、日间和柱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7%、4.8%和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柱 毛细管电色谱 人血清白蛋白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