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高义 陈劲草 +2 位作者 孟肖利 王正峰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通过制造大鼠缺血模型,探讨缺血及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假手术组、盐水组、依达拉奉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应用微透析技术观察... 目的通过制造大鼠缺血模型,探讨缺血及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假手术组、盐水组、依达拉奉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应用微透析技术观察大鼠脑内谷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30min及再灌注20min盐水组和依达拉奉组皮质内谷氨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以盐水组最明显;两者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其余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依达拉奉组在以上时间内测得谷氨酸含量低于盐水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氧自由基及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谷氨酸 微透析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脑血管病后新生颅咽管瘤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孟肖利 张鸿祺 +1 位作者 鲍遇海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患者男,51岁。2008年3月,患者因视力下降、右侧上眼睑下垂、左侧视野同向偏盲,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自1997开始出现颈枕部疼痛,未行治疗。2005年10月,出现饮水呛咳、左侧肢体无力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部MRI检查... 患者男,51岁。2008年3月,患者因视力下降、右侧上眼睑下垂、左侧视野同向偏盲,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自1997开始出现颈枕部疼痛,未行治疗。2005年10月,出现饮水呛咳、左侧肢体无力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部MRI检查,提示延髓前方球形占位,可疑动脉瘤,鞍区及周围结构正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颅内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中高流量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7
3
作者 孟肖利 万经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7-243,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中高流量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5例患者均为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经鼻蝶和唇下-上颌窦入路行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中发生高流量脑脊液鼻漏并首次颅底重建失败而行二次修补的病例,通过自体脂... 目的探讨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中高流量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5例患者均为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经鼻蝶和唇下-上颌窦入路行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中发生高流量脑脊液鼻漏并首次颅底重建失败而行二次修补的病例,通过自体脂肪片+自体鼻中隔黏膜瓣、自体脂肪片+自体阔筋膜+自体鼻中隔黏膜瓣、自体脂肪片+自体阔筋膜等修补材料重建颅底。结果二次修补术分别采用硬膜下覆盖自体脂肪片+自体鼻中隔黏膜瓣(1/5例)、硬膜下覆盖自体脂肪片+硬膜外覆盖自体阔筋膜(1/5例),以及硬膜下覆盖自体脂肪片+硬膜外覆盖自体阔筋膜+自体鼻中隔黏膜瓣(3/5例)修补漏口,颅底创面愈合良好;平均随访20个月,无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高流量脑脊液鼻漏修补和颅底重建是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成败之关键。修补失败原因包括人工硬膜完全吸收、未以脂肪组织封堵术区残腔或脂肪片液化、中鼻甲黏膜瓣与硬脑膜愈合不佳、未以阔筋膜封堵硬脑膜缺损、阔筋膜移位或鼻中隔黏膜瓣缺血坏死。多层组织重建联合带蒂组织瓣的修复方式安全、可靠,术前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严格按照手术规程操作,可避免修补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内窥镜 脑脊液鼻漏 神经外科手术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