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泡沫驱用起泡剂BS-12的界面特性及泡沫性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汪庐山
于田田
+3 位作者
曹秋芳
曹嫣镔
曹嫣红
孟秋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了泡沫驱用阴离子起泡剂BS-12的界面特性及其与泡沫特性的关系。用扩张压缩界面张力仪测定,BS-12水溶液在饱和CO2气后,与正辛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弹性模量E*及其弹性分量E′明显降低,其黏性分量E″略有降低,损耗角减小,说明弹性...
研究了泡沫驱用阴离子起泡剂BS-12的界面特性及其与泡沫特性的关系。用扩张压缩界面张力仪测定,BS-12水溶液在饱和CO2气后,与正辛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弹性模量E*及其弹性分量E′明显降低,其黏性分量E″略有降低,损耗角减小,说明弹性变形在泡沫变形中起主导作用。讨论了泡沫携液系数(携液能力)和稳定系数的测定方法,用泡沫扫描仪在不同气液比下测定,CO2气/BS-12泡沫的稳定系数与携液系数之间有正相关性,携液系数在一定范围时对泡沫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加入不同量正辛烷改变N2气/BS-12泡沫的稳定性,求得泡沫稳定系数与界面弹性模量E*(即泡沫变形能力)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图11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起泡剂
泡沫
动态界面张力
界面弹性模量
携液系数
稳定系数
泡沫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区蒸汽驱工艺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
8
2
作者
邹斌
盖平原
+4 位作者
宋文芳
栾智勇
刘明
孟秋玉
杨琴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2,共3页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发,蒸汽吞吐产量占热采产量的95.5%,但由于蒸汽吞吐采收率低,亟需研究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1992—2005年,胜利油区单56块、单2块、乐安草20块、乐安草南、孤东九区西等多个区块进行过蒸汽驱现场试...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发,蒸汽吞吐产量占热采产量的95.5%,但由于蒸汽吞吐采收率低,亟需研究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1992—2005年,胜利油区单56块、单2块、乐安草20块、乐安草南、孤东九区西等多个区块进行过蒸汽驱现场试验,由于油藏条件复杂和前期配套技术不完善,导致蒸汽驱技术在胜利油区没有形成规模。截至2008年底,胜利油区蒸汽驱先导试验中已形成了注汽、汽窜调剖、动态监测等配套工艺,基本满足了常规稠油油藏蒸汽驱现场需要。为了在胜利油区推广蒸汽驱技术,满足各种稠油油藏对蒸汽驱配套工艺的要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分层监测、水平井监测、超稠油油藏汽窜调剖中存在的不足,并作为下步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注汽工艺
动态堵调
监测工艺
单56块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田陈371区块高钙镁油藏稠油降粘剂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杜永欣
王世虎
+5 位作者
曲丽
麻金海
祝瑞华
郭省学
孟秋玉
孙克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0,159,共5页
陈 371块稠油油藏温度约 6 5℃ ,所产原油粘度高 (6 5℃下 8.6Pa·s,5 0℃下 44Pa·s)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 ,地层水矿化度高 (~ 1.5× 10 4 mg/L) ,Ca2 + 、Mg2 + 含量高 (376 ,173mg/L) ,6 0℃时实验原油在含水率 36 .7...
陈 371块稠油油藏温度约 6 5℃ ,所产原油粘度高 (6 5℃下 8.6Pa·s,5 0℃下 44Pa·s)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 ,地层水矿化度高 (~ 1.5× 10 4 mg/L) ,Ca2 + 、Mg2 + 含量高 (376 ,173mg/L) ,6 0℃时实验原油在含水率 36 .7%时发生乳状液转相。在 6 0℃、油水体积比 7∶3条件下考察了影响降粘剂ONS 1(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乳化降粘效果的因素 :水相中NaCl浓度 ,ONS 1浓度 ,Ca2 + 浓度 (固定Mg2 + 浓度 )及增效剂三乙胺浓度 ,在水相中NaCl浓度为1.5× 10 4 ,Ca2 + 浓度为 6 0 0 ,Mg2 + 浓度为 2 0 0mg/L条件下 ,得到ONS 1与三乙胺的适宜质量比约为 10 0∶3。在上述条件下加入ONS 1+三乙胺 (2 .0× 10 4 +6 0 0mg/L)得到的实验原油乳状液 ,1s-1和 5 0s-1下的粘度 ,5 0℃时分别为 111和 41mPa·s,30℃时分别为 311和 12 0mPa·s,在 30~ 6 0℃范围内稠油乳化降粘率大于 99%。在矿化度和Ca2 + 、Mg2 + 含量较低的油田污水中加入ONS 1+三乙胺 (2 .0× 10 4 ~ 3.0× 10 4 +75 0mg/L)使实验原油乳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降粘
稠油
乳化降粘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乙胺
高钙镁油藏
采油化学剂
胜利油田
陈371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伴蒸汽注化学剂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曹嫣镔
郭省学
+3 位作者
唐培忠
吉树鹏
孟秋玉
祝瑞华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稠油区块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之后出现油汽比低、含水高的问题。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以调整注汽剖面、提高波及效率、降低井间汽窜 ;伴蒸汽注入驱油剂可以提高注入蒸汽的驱油效率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 ,筛选出适合...
稠油区块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之后出现油汽比低、含水高的问题。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以调整注汽剖面、提高波及效率、降低井间汽窜 ;伴蒸汽注入驱油剂可以提高注入蒸汽的驱油效率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 ,筛选出适合伴蒸汽注入的泡沫剂和驱油剂 ,对注入工艺和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室内实验表明 ,伴蒸汽注入化学剂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泡沫剂
驱油剂
伴蒸汽注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田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的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秋霞
尚跃强
+2 位作者
刘冬青
曹秋芳
孟秋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输水管道结垢严重的问题,研制合成了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以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其再和次磷酸钠、丙烯酸钠进行嵌段共聚,合成了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
针对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输水管道结垢严重的问题,研制合成了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以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其再和次磷酸钠、丙烯酸钠进行嵌段共聚,合成了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基团比例对阻垢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0~120℃,反应时间5 h,阻垢剂BR中n(磺酸基):n(羧酸基):n(磷酸基)=1:7:2。并且考察了阻垢剂BR用量、温度、矿化度等条件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垢剂BR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盐性。在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纯47—5井输水管道中进行阻垢剂BR的阻垢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阻垢剂BR能有效阻止硫酸钡锶垢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钡锶垢
胜利油田
阻垢剂
BR
烯丙基磺酸钠
顺丁烯二酸酐
低相对分子质量
最佳合成条件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阻垢性能
管道结垢
次磷酸钠
嵌段共聚
丙烯酸钠
阻垢效果
评价试验
输水管道
采油厂
共聚物
20℃
磷酸基
磺酸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在稠油热采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长
曹嫣镔
+3 位作者
宋丹
刘冬青
唐培忠
孟秋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93,共4页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磺酸盐复合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汽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热采
蒸汽
稠油
注汽压力
蒸气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乳化降粘剂QX的合成与特性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秋霞
范海涛
+1 位作者
刘冬青
孟秋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7期14-15,23,共3页
简要介绍了Geminis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稠油乳化降粘剂QX的合成方法。探讨了降粘剂QX的特性,重点是QX分子结构对乳状液的影响。由于QX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疏水基,都含有富电子的苯环和双键,使其与重油之间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重油的乳...
简要介绍了Geminis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稠油乳化降粘剂QX的合成方法。探讨了降粘剂QX的特性,重点是QX分子结构对乳状液的影响。由于QX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疏水基,都含有富电子的苯环和双键,使其与重油之间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重油的乳化;再加上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与水相中分子产生较强的分子缔合,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QX降粘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压力由1.5 MPa降到0.4 MPa,日产油量由2.4 t增加到7.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粘剂QX
合成
特性
Geminis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
亲水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研究及对策
8
作者
郭省学
曹嫣镔
+2 位作者
唐培忠
祝瑞华
孟秋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4-75,共2页
注蒸汽采油时 ,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会对油层造成较大的伤害。初步探讨了高温条件下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机理。通过室内研究 ,筛选出JJ- 8和JJ - 9降碱剂 ,并对其注入工艺及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室内研究表明 ,JJ- 8和JJ- 9降碱...
注蒸汽采油时 ,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会对油层造成较大的伤害。初步探讨了高温条件下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机理。通过室内研究 ,筛选出JJ- 8和JJ - 9降碱剂 ,并对其注入工艺及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室内研究表明 ,JJ- 8和JJ- 9降碱剂可有效降低蒸汽凝析液的碱度 ,减轻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程度 ,提高注汽效率。降碱剂在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伤害
稠油油藏
蒸汽凝析液
降碱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乳化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及增黏倍数的影响
被引量:
8
9
作者
贺文媛
郝清滟
+2 位作者
李美蓉
孟秋玉
于光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以胜利油田2种普通稠油和3种超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种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和增黏倍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稠油的含水率反相点增大;30%含水率的乳状液其增黏倍数先增大后减小;反相点时乳状液的增黏倍数逐渐增大。...
以胜利油田2种普通稠油和3种超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种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和增黏倍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稠油的含水率反相点增大;30%含水率的乳状液其增黏倍数先增大后减小;反相点时乳状液的增黏倍数逐渐增大。比较相同温度下5种稠油的含水率反相点以及增黏倍数发现,稠油净化油的黏度越小,乳化越容易进行,含水率反相点越高,30%含水率乳状液的增黏倍数越小,反相点时乳状液的增黏倍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黏度
反相点
增黏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沫驱用起泡剂BS-12的界面特性及泡沫性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汪庐山
于田田
曹秋芳
曹嫣镔
曹嫣红
孟秋玉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技攻关项目"泡沫驱替提高稠油开发效果研究"(项目编号P03024)
文摘
研究了泡沫驱用阴离子起泡剂BS-12的界面特性及其与泡沫特性的关系。用扩张压缩界面张力仪测定,BS-12水溶液在饱和CO2气后,与正辛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弹性模量E*及其弹性分量E′明显降低,其黏性分量E″略有降低,损耗角减小,说明弹性变形在泡沫变形中起主导作用。讨论了泡沫携液系数(携液能力)和稳定系数的测定方法,用泡沫扫描仪在不同气液比下测定,CO2气/BS-12泡沫的稳定系数与携液系数之间有正相关性,携液系数在一定范围时对泡沫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加入不同量正辛烷改变N2气/BS-12泡沫的稳定性,求得泡沫稳定系数与界面弹性模量E*(即泡沫变形能力)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图11参8。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起泡剂
泡沫
动态界面张力
界面弹性模量
携液系数
稳定系数
泡沫驱
Keywords
anionic surfactant
foaming agent
foam
dynamical interfacial tension
interfacial elastic modulus
entrainment coefficient
stability factor
foam flood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O648.2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区蒸汽驱工艺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
8
2
作者
邹斌
盖平原
宋文芳
栾智勇
刘明
孟秋玉
杨琴琴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2,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重大先导试验
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胜利单56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先导试验"(P08057)
文摘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发,蒸汽吞吐产量占热采产量的95.5%,但由于蒸汽吞吐采收率低,亟需研究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1992—2005年,胜利油区单56块、单2块、乐安草20块、乐安草南、孤东九区西等多个区块进行过蒸汽驱现场试验,由于油藏条件复杂和前期配套技术不完善,导致蒸汽驱技术在胜利油区没有形成规模。截至2008年底,胜利油区蒸汽驱先导试验中已形成了注汽、汽窜调剖、动态监测等配套工艺,基本满足了常规稠油油藏蒸汽驱现场需要。为了在胜利油区推广蒸汽驱技术,满足各种稠油油藏对蒸汽驱配套工艺的要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分层监测、水平井监测、超稠油油藏汽窜调剖中存在的不足,并作为下步攻关方向。
关键词
蒸汽驱
注汽工艺
动态堵调
监测工艺
单56块
胜利油区
Keywords
steam flooding
steam injection technology
injection profile control
testing techniques
Shan 56 Block
Shengli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田陈371区块高钙镁油藏稠油降粘剂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杜永欣
王世虎
曲丽
麻金海
祝瑞华
郭省学
孟秋玉
孙克己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0,159,共5页
文摘
陈 371块稠油油藏温度约 6 5℃ ,所产原油粘度高 (6 5℃下 8.6Pa·s,5 0℃下 44Pa·s)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 ,地层水矿化度高 (~ 1.5× 10 4 mg/L) ,Ca2 + 、Mg2 + 含量高 (376 ,173mg/L) ,6 0℃时实验原油在含水率 36 .7%时发生乳状液转相。在 6 0℃、油水体积比 7∶3条件下考察了影响降粘剂ONS 1(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乳化降粘效果的因素 :水相中NaCl浓度 ,ONS 1浓度 ,Ca2 + 浓度 (固定Mg2 + 浓度 )及增效剂三乙胺浓度 ,在水相中NaCl浓度为1.5× 10 4 ,Ca2 + 浓度为 6 0 0 ,Mg2 + 浓度为 2 0 0mg/L条件下 ,得到ONS 1与三乙胺的适宜质量比约为 10 0∶3。在上述条件下加入ONS 1+三乙胺 (2 .0× 10 4 +6 0 0mg/L)得到的实验原油乳状液 ,1s-1和 5 0s-1下的粘度 ,5 0℃时分别为 111和 41mPa·s,30℃时分别为 311和 12 0mPa·s,在 30~ 6 0℃范围内稠油乳化降粘率大于 99%。在矿化度和Ca2 + 、Mg2 + 含量较低的油田污水中加入ONS 1+三乙胺 (2 .0× 10 4 ~ 3.0× 10 4 +75 0mg/L)使实验原油乳化 。
关键词
乳化降粘
稠油
乳化降粘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乙胺
高钙镁油藏
采油化学剂
胜利油田
陈371区块
Keywords
emulsification/viscosity reduction
heavy crude oil
emulsificator/viscosity reducer
anionic surfactant
triethylamine
high calcium/magnesium reservoir
chemicals for oil production
block Chen-371 in Shengli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伴蒸汽注化学剂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曹嫣镔
郭省学
唐培忠
吉树鹏
孟秋玉
祝瑞华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文摘
稠油区块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之后出现油汽比低、含水高的问题。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以调整注汽剖面、提高波及效率、降低井间汽窜 ;伴蒸汽注入驱油剂可以提高注入蒸汽的驱油效率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 ,筛选出适合伴蒸汽注入的泡沫剂和驱油剂 ,对注入工艺和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室内实验表明 ,伴蒸汽注入化学剂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泡沫剂
驱油剂
伴蒸汽注化学剂
Keywords
heavy oil reservoir, steam, foam agent, oil displacement agent, alternating injection, laboratory experiment
分类号
TE357.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田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的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秋霞
尚跃强
刘冬青
曹秋芳
孟秋玉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文摘
针对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输水管道结垢严重的问题,研制合成了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以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顺丁烯二酸酐/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其再和次磷酸钠、丙烯酸钠进行嵌段共聚,合成了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基团比例对阻垢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0~120℃,反应时间5 h,阻垢剂BR中n(磺酸基):n(羧酸基):n(磷酸基)=1:7:2。并且考察了阻垢剂BR用量、温度、矿化度等条件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垢剂BR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盐性。在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纯47—5井输水管道中进行阻垢剂BR的阻垢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阻垢剂BR能有效阻止硫酸钡锶垢生成。
关键词
硫酸钡锶垢
胜利油田
阻垢剂
BR
烯丙基磺酸钠
顺丁烯二酸酐
低相对分子质量
最佳合成条件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阻垢性能
管道结垢
次磷酸钠
嵌段共聚
丙烯酸钠
阻垢效果
评价试验
输水管道
采油厂
共聚物
20℃
磷酸基
磺酸基
Keywords
scale inhibitor
scaling
barium and strontium sulfate
proper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在稠油热采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长
曹嫣镔
宋丹
刘冬青
唐培忠
孟秋玉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监理部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93,共4页
基金
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深层稠油开采配套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P03042
文摘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磺酸盐复合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汽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热采
蒸汽
稠油
注汽压力
蒸气吞吐
Keywords
petroleum sulfonate, thermal recovery, steam, heavy oil, steam injection pressure, steam huff and puff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乳化降粘剂QX的合成与特性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秋霞
范海涛
刘冬青
孟秋玉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稠油所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7期14-15,23,共3页
文摘
简要介绍了Geminis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稠油乳化降粘剂QX的合成方法。探讨了降粘剂QX的特性,重点是QX分子结构对乳状液的影响。由于QX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疏水基,都含有富电子的苯环和双键,使其与重油之间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重油的乳化;再加上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与水相中分子产生较强的分子缔合,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QX降粘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压力由1.5 MPa降到0.4 MPa,日产油量由2.4 t增加到7.1t。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粘剂QX
合成
特性
Geminis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
亲水基
Keywords
Geminis surfactant, heavy oil, emulsifier
分类号
TE8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研究及对策
8
作者
郭省学
曹嫣镔
唐培忠
祝瑞华
孟秋玉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4-75,共2页
文摘
注蒸汽采油时 ,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会对油层造成较大的伤害。初步探讨了高温条件下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机理。通过室内研究 ,筛选出JJ- 8和JJ - 9降碱剂 ,并对其注入工艺及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室内研究表明 ,JJ- 8和JJ- 9降碱剂可有效降低蒸汽凝析液的碱度 ,减轻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程度 ,提高注汽效率。降碱剂在单
关键词
地层伤害
稠油油藏
蒸汽凝析液
降碱剂
对策
Keywords
formation damage, heavy crude reservoir, steam condensed liquid, alkalinity-reducing agent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乳化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及增黏倍数的影响
被引量:
8
9
作者
贺文媛
郝清滟
李美蓉
孟秋玉
于光松
机构
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出处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基金
胜利油田分公司实验室项目"稠油乳化能力及乳状液稳定性的测试分析"(YKS1304)
文摘
以胜利油田2种普通稠油和3种超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种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和增黏倍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稠油的含水率反相点增大;30%含水率的乳状液其增黏倍数先增大后减小;反相点时乳状液的增黏倍数逐渐增大。比较相同温度下5种稠油的含水率反相点以及增黏倍数发现,稠油净化油的黏度越小,乳化越容易进行,含水率反相点越高,30%含水率乳状液的增黏倍数越小,反相点时乳状液的增黏倍数越大。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黏度
反相点
增黏倍数
Keywords
Heavy oil
Emulsification
Viscosity
Inverted point
Emulsion viscous multiples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泡沫驱用起泡剂BS-12的界面特性及泡沫性能
汪庐山
于田田
曹秋芳
曹嫣镔
曹嫣红
孟秋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胜利油区蒸汽驱工艺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
邹斌
盖平原
宋文芳
栾智勇
刘明
孟秋玉
杨琴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胜利油田陈371区块高钙镁油藏稠油降粘剂研究
杜永欣
王世虎
曲丽
麻金海
祝瑞华
郭省学
孟秋玉
孙克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伴蒸汽注化学剂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
曹嫣镔
郭省学
唐培忠
吉树鹏
孟秋玉
祝瑞华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胜利油田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的研究
王秋霞
尚跃强
刘冬青
曹秋芳
孟秋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在稠油热采领域的应用研究
刘长
曹嫣镔
宋丹
刘冬青
唐培忠
孟秋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稠油乳化降粘剂QX的合成与特性
王秋霞
范海涛
刘冬青
孟秋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研究及对策
郭省学
曹嫣镔
唐培忠
祝瑞华
孟秋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温度对乳化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及增黏倍数的影响
贺文媛
郝清滟
李美蓉
孟秋玉
于光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